反扩散与不扩散:当前国际防止核武器扩散中的争论

反扩散与不扩散:当前国际防止核武器扩散中的争论

论文摘要

半个多世纪以来,为了防止核武器扩散,国际社会进行了不懈努力。其中最典型的是建立了国际核不扩散体制。然而,冷战后,核武器及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扩散面临新的形势,核不扩散体制也面临新的挑战。在此背景下,美国开始不断强化其反扩散战略。因此,在国际防止核武器扩散的实践中,出现了一股无法忽视的力量——反扩散。“不扩散”与“反扩散”,前者是国际社会建立起的防扩散机制,后者是美国政府推出的新的防扩散战略。本论文试图将两者结合起来进行观察和分析,因为美国反扩散战略的发展是国际防扩散进程中的重要事件,并它有可能成为当前防止核武器扩散的另一途径。现有的国际核不扩散机制和美国反扩散战略都是当前国际防扩散努力的现实。而且,这两者之间的互动也许将深刻影响国际防扩散努力的前景。“反扩散”与“不扩散”的比较分析主要涉及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从理论层面出发,第一探讨合理性问题,探究反扩散与不扩散在观念上的异同以及是否有共同的目标。就观念而言,在反扩散与不扩散的背后反映的是制度主义与霸权主义的碰撞。虽然反扩散与不扩散体现了不同观念指导下的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模式,但它们在所要达成的目标上存在共通点,它们都不愿意看到国际社会增加新的核武器拥有者,这也为两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补充提供了可能性。第二探讨合法性问题,审视两者谁更符合国际规范。以国际法基本原则为依据,不扩散体制具有不容置疑的合法性,是个多边法治的核安全机制。而美国的反扩散战略目前则存在较多的合法性争议,其具体实施行动中的强制手段有违国际法基本原则,有单边主义倾向,本质上只是多边参与的单边强制。从实践层面出发,探讨两者的有效性问题,着重观察两者在实践中的效果。理论与实践都说明,当前国际防止核武器扩散中的这两种途径间的摩擦曲折在所难免。然而,对美国的简单批判无助于认清反扩散战略与国际核不扩散体制之间的关系,我们既要看到它们冲突的一面,也要看到它们相互补充的可能性,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国际防扩散体制的发展方向。分析表明,国际核不扩散体制虽然面临冲击,但其在可预见的将来并不至于走向崩溃,强化和完善国际防止核武器扩散体制是国际努力的主要方向。美国反扩散战略虽然是防止核扩散的另一途径,但是,由于这一战略仅从美国利益出发,它对国际防扩散的促进作用相当有限。对于当前的国际防止核武器扩散进程来说,现行国际制度与美国霸权的互动影响着国际防扩散的前景。美国反扩散战略对不扩散体制的影响从某种程度上说是由霸权与国际制度的结构性矛盾所决定的,它对不扩散体制会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首先,美国反扩散战略中的“双重标准”弱化了不扩散体制的作用;其次,美国式的体制创新可能对不扩散体制产生冲击。总之,只有不断完善与强化国际核不扩散体制,才能对防扩散领域的美国霸权形成制度性制约;美国在推行反扩散战略的同时,也必须兼顾对国际不扩散体制的维护,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增加其行动的合法性,获得国际社会的认可,更好地发挥其战略有效性。国际防扩散不得不在加强和完善现行不扩散体制的基础上,找到与美国反扩散战略的平衡点。新的国际防扩散形势对我国的防扩散政策提出了新的要求,不扩散与反扩散已经成为中美关系中的重要因素。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作为国际核不扩散体制的重要成员和积极参与者,我国必须在国际核不扩散制度改革以及如何应对美国反扩散战略等问题上提出有建设性、有预见性的看法。正确认识国际核不扩散体制与美国反扩散战略之间的互动关系必将有助我国在相应问题上采取更具前瞻性、能更好地维护我国利益的政策。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相关研究现状
  • 二、选题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 三、主要观点及研究思路
  • 第一部分 国际核不扩散体制
  • 一、历史来源
  • 二、内涵与构成
  • 三、主要挑战
  • 第二部分 美国反扩散战略
  • 一、形成背景
  • 二、具体内容与主要特点
  • 三、理论支撑
  • 第三部分 反扩散与不扩散在理论和实践上的争论
  • 一、合理性问题
  • 二、合法性问题
  • 三、有效性问题
  • 第四部分 中国对不扩散和反扩散的看法
  • 一、中国与不扩散
  • 二、中国与反扩散
  • 三、中美关系中的不扩散与反扩散因素
  • 结论国际防止核武器扩散之前景
  • 一、不扩散的前景
  • 二、反扩散的前景
  • 三、防止核扩散国际制度的前景
  • 附录 英文缩略语一览表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印度对国际核不扩散机制的政策现状及前景[J]. 江南社会学院学报 2020(01)
    • [2].国际核不扩散机制的建立及其局限性研究[J]. 南方论刊 2017(11)
    • [3].核不扩散机制还有多大约束力[J]. 党员文摘 2018(01)
    • [4].国际核不扩散机制的遵约动力分析——以联邦德国遵守《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为例[J]. 理论界 2015(04)
    • [5].奥巴马政府对伊反核扩散政策遗产评介[J]. 美国问题研究 2016(01)
    • [6].核不扩散机制的危机[J]. 党政论坛(干部文摘) 2009(06)
    • [7].攻击利比亚重创西方核不扩散政策[J]. 党政论坛(干部文摘) 2011(05)
    • [8].核不扩散,前景何在?[J]. 社会观察 2013(04)
    • [9].中国参与核不扩散机制的实践进程分析[J]. 国际论坛 2012(03)
    • [10].核不扩散机制为何“如此受伤”[J]. 法制与社会 2011(19)
    • [11].论冷战后核不扩散体制发展的回应模式[J]. 学理论 2010(12)
    • [12].论核不扩散机制的缺陷[J]. 法制与社会 2010(22)
    • [13].伊朗对核不扩散机制的认知及其根源[J]. 阿拉伯世界研究 2010(05)
    • [14].国际核不扩散体制的困境与朝核问题[J]. 和平与发展 2010(03)
    • [15].美国国内对核不扩散政策的反思[J]. 理论界 2009(01)
    • [16].冷战后国际核不扩散体制危机研究[J].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9(04)
    • [17].国际核不扩散机制的现状、挑战与前景[J]. 当代世界 2009(06)
    • [18].美国政府核不扩散政策的变化及对国际安全的影响[J].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09(03)
    • [19].从国家身份视角看中国参与国际核不扩散机制[J]. 理论视野 2009(09)
    • [20].试析美国奥巴马政府的核不扩散政策[J]. 当代亚太 2009(06)
    • [21].论核不扩散体制[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6)
    • [22].核不扩散机制的缺陷及面临的挑战[J].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6)
    • [23].浅析美国核不扩散政策的深层悖论——以美印核关系为案例[J]. 国际论坛 2008(01)
    • [24].美国的核不扩散政策研究综述[J]. 太平洋学报 2008(01)
    • [25].美国与核不扩散机制的建立、危机及对策[J].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1)
    • [26].印度对国际核不扩散机制的政策演变及根本动因[J]. 南方论刊 2019(10)
    • [27].中国与国际核不扩散机制(1978—1992)[J]. 中共党史研究 2018(06)
    • [28].试析福特政府对韩国的核不扩散政策——兼与卡特政府对巴基斯坦的核政策比较[J].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研究 2019(01)
    • [29].试析核不扩散机制的长久维持[J]. 国际政治研究 2008(04)
    • [30].美国地区战略与核不扩散政策[J].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8(02)

    标签:;  ;  ;  ;  ;  

    反扩散与不扩散:当前国际防止核武器扩散中的争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