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标下的体育教学

浅谈新课标下的体育教学

◆胡延亮孙艳玲山东省宁阳县东疏中学271401

为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教育部决定在原有课程建设成就的基础上,构建新的基础课程体系,制定了适应时代发展需要、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它突出强调了要尊重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性,注重教学评价的多样性,使课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养成坚持锻炼的习惯,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

一、面对新课程教学改革的对策及建议

1、把握新的课程理念。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在原体育课程的基础上重新构建的具有综合性特点的课程。因此,新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2、体育教育思想从“唯生物体育观”向“三维体育观”转变。

体育具有多功能性是当今的体育教学模式区别于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基本观念。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生活发生了深刻变化。体育作为一种文化,对于人们追求在运动过程中的心理愉悦和满足,提高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形成了包括生物、心理、社会三个方面因素的“三维体育观”。“三维体育观”以人为本,注重学校体育在心理、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功能,是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新型体育观、教育观。学校体育思想必须适应新形势,更新观念,致力于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发挥学生个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要注意体育教育的文化性、娱乐性和健身性,不必追求面面俱到。

3、积极改革教学方法。

新课程标准对教学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观点是“以人为核心”,强调教师的促进作用,认为只有采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每个学生才能自由发挥自己的潜能。在教学中要改变过去教师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方法,广泛运用发现法、诱导法、问题法等现代教学手法,加强对学生学法的指导,给学生营造合作学习的氛围,为学生提供机会,培养他们的创造力、竞争力以及迎接挑战的能力。

为了不断适应新的社会环境、新的教学观念、体育知识体系的不断更新、教学条件的不断改善,体育教学方法也必须有新的发展。教学方法创新的根本宗旨在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会学生如何学习。面对不断改革的主客观环境,必然会有更多的教学方法涌现,教师应及时吸收、大胆创新,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体育课程与其他课程相比,具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即命令式的口气比较多,学生必须按照教师的意志和口令来完成教师的要求,完全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既然师生同是影响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就应该形成一种平等合作和相互促进的关系,形成一种和谐、自然、默契的氛围。

4、课程内容多样化。

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应根据体育教学的目标、学生的特点,从体育和其他有关方面选取的素材中选取适用的教材,从而为实现体育的教学目标和任务服务,建立以人为本、淡化竞技、注重健身、增强体育意识、发展学生个性、培养体育能力、养成锻炼习惯为中心的新的内容体系。总之,教学内容要全面、多样,应突出健身性、娱乐性、终身性、全民性、实用性和主动性的特点,吸收学生主动参与体育锻炼,满足个体与群体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5、体育教学组织形式体现层次化、多样化。

体育教学的组织方式影响了体育教学的效果,适宜的教学组织方式,能培养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实现体育教学目标,因此在教学组织方式上应突破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束缚,应从体育教学的客观实际出发,变体育教学的被动灌输为主动学习,营造轻松、活泼、欢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与锻炼中体验体育的乐趣,学会用运动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6、改革考评方法。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传统的体育课程考核偏重于结果性评价。新课程应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树立符合体育健康课程特点并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评价观念,建立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方法多样化的评价体系。

总之,不论从内容和方法上都应力求综合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既考虑学习态度,又注重学习效果,把掌握体育健康知识、运动能力和健康水平的评价结合起来,使教学评价能够客观反映教师的教学能力以及学生的体育能力和健康水平。

二、结论与建议

1、把握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培养良好的合作精神和体育道德。

2、新课程标准要求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了坚持锻炼的习惯。

3、采用“以人为本”的体育教学体现了新课程的要求,对增进学生身体健康、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增强社会适应能力、获取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起着积极的作用。

4、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标签:;  ;  ;  

浅谈新课标下的体育教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