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DF-1/CXCR4与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病机制的相关性研究

SDF-1/CXCR4与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病机制的相关性研究

论文摘要

目的探讨基质细胞衍生因子(SDF-1)及其受体CXCR4 在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病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方法(1)用ELISA 法检测再障与正常骨髓及外周血上清液SDF-1α的浓度。(2)免疫荧光双标记法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再障及正常外周血T 淋巴细胞CD3+CXCR4+细胞所占CD3+细胞的比例。(3)用3H-TdR 渗入法测定不同浓度的SDF-1α与用抗CD3 单抗活化的T 淋巴细胞相互作用后的T 细胞的增殖情况,且用anti-CXCR4 单抗阻断后测定活化T 细胞的增殖情况。(4)用体外微孔隔离室迁移实验方法比较再障外周血T 淋巴细胞与正常外周血T 淋巴细胞在相同浓度的SDF-1α作用下的迁移能力的变化,并运用抗CXCR4 的单抗阻断T 淋巴细胞表面CXCR4 受体,用正常骨髓上清液对其进行趋化,观察T 淋巴细胞的迁移能力是否受到影响。结果(1)再障组骨髓、正常组骨髓上清液SDF-1α(pg/ml)分别为1057±284.33和587.5±62.27,再障组、正常组血浆SDF-1α(pg/ml)分别为583.3±219.27 和606.6±234.32,再障组骨髓上清液的SDF-1α浓度显著高于正常组骨髓上清液SDF-1α浓度及再障组血浆的SDF-1α浓度(p<0.05)。而再障组血浆SDF-1α浓度,正常组骨髓上清液及外周血血浆SDF-1α浓度之间无明显差异。(2)双色免疫荧光双标记流式细胞计数结果显示在外周血淋巴细胞中,CD3+CXCR4+双阳性细胞占CD3+单阳性细胞的比例,在再障和正常组分别为10.89%和3.74%,前者明显高于后者。(p<0.05)(3)当外周血T 淋巴细胞用anti-CD3 活化后,进而用不同浓度的SDF-1α处理后用3H-TdR 标记, 3H-TdR 的整合量(用放射性核素每分钟闪烁计数值,CPM)与SDF-1α的浓度成正相关(p<0.05),且SDF-1α这种诱导增殖作用可以被anti-CXCR4 抗体所阻断(4)外周血T 淋巴细胞SDF-1α体外趋化实验显示,正常和再障组平均迁移率分别为9.7%和18.1%,前者明显降低(p<0.05)。且anti-CXCR4 阻断实验显示对

论文目录

  • 前言
  • 正文
  • 材料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结论
  • 综述
  • 缩略词表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硕士专业学位论文详细摘要
  • 相关论文文献

    • [1].用再障生血汤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效果分析[J]. 当代医药论丛 2015(14)
    • [2].小儿再障的治疗与护理[J]. 东方药膳 2008(06)
    • [3].再障生血颗粒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分析[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06)
    • [4].自拟再障宁辅助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观察[J]. 中国中医药科技 2017(03)
    • [5].小儿再障中西医结合治疗前后VEGF的表达及意义[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12(06)
    • [6].人体造血的“种子”和“土壤”异常引发再障[J]. 健康生活 2012(12)
    • [7].中西医联合治疗再障30例临床分析[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0(25)
    • [8].苯中毒致再生障碍性贫血病人的整体护理[J]. 中外医疗 2011(35)
    • [9].补肾中药辅助抗胸腺细胞球蛋白治疗急性再障疗效分析[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0(07)
    • [10].一例肝母细胞瘤合并再障患儿围手术期的护理[J].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13(01)
    • [11].再障生血颗粒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观察[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0(03)
    • [12].自制“再障速康胶囊”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临床举隅[J]. 井冈山医专学报 2008(05)
    • [13].苯、X射线、环磷酰胺联合复制小鼠再障模型实验研究[J].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10(06)
    • [14].抗胸腺细胞球蛋白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研究进展[J]. 世界临床药物 2015(05)
    • [15].蒙药治疗再障380例[J]. 求医问药(下半月) 2012(07)
    • [16].类风湿性关节炎并溶血再障危象、左下肢静脉血栓形成1例[J]. 甘肃医药 2011(09)
    • [17].再障生血汤联合康力龙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78例疗效分析[J]. 中医药信息 2009(06)
    • [18].再障生血合剂治疗化疗后骨髓抑制临床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35)
    • [19].试论毒邪与再生障碍性贫血[J].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08(12)
    • [20].儿童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病因研究[J].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2009(02)
    • [21].再生障碍性贫血患儿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生物学特性及其与免疫抑制疗效的关系[J].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08(01)
    • [22].儿童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细胞因子变化临床观察[J].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14(03)
    • [23].单味中药及中成药治疗再障机理研究进展[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03)
    • [24].儿童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中西医临床研究进展[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7(42)
    • [25].《儿童获得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诊疗建议》的理解与实践[J].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2015(04)
    • [26].中医解毒法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概况[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08(05)
    • [27].获得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药物治疗选择[J].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1(10)
    • [28].儿童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规范诊治现状及研究进展[J]. 临床儿科杂志 2008(08)
    • [29].再障煎剂治疗肾阳虚型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临床观察[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9(03)
    • [30].柯微君主任医师对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证治经验[J]. 中国中医急症 2014(07)

    标签:;  ;  ;  ;  

    SDF-1/CXCR4与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病机制的相关性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