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不起诉制度研究

刑事不起诉制度研究

论文摘要

刑事不起诉制度是刑事诉讼中的一项重要制度,自近代控审分离原则确立,现代意义上的公诉制度诞生以来,世界各主要国家大多都在立法上建立了刑事不起诉制度,并在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论文共分为七章,对不起诉制度中相关概念的涵义、不起诉制度的历史发展轨迹、类型和适用条件、理论基础和价值、不起诉处分的效力以及对不起诉权的制约机制等问题进行了研究。第一章“不起诉制度概述”主要探讨了不起诉制度中相关概念的含义,包括不起诉、不起诉权和不起诉制度。本章首先结合不起诉的分类阐明不起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不起诉是指国家控诉机关对于不符合起诉条件、不适宜起诉的案件所作出的不申请实质审判而终止诉讼程序,以及撤回指控、终止诉讼程序的所有处分决定;而狭义上的不起诉则仅指国家公诉机关对于不符合起诉条件或者不适宜起诉的案件不请求法院进行任何审判而终止诉讼程序的诉讼处分,并在此基础上明确了本论文的研究对象为狭义不起诉。在第二部分中,笔者研究了刑事不起诉权的含义及其特征,最后一部分简单探讨了不起诉制度的基本内容。 第二章“不起诉制度的历史发展”追溯了不起诉制度的历史发展轨迹,在对大陆法系国家和英美法系国家的不起诉制度的历史沿革作了考察后,得出域外不起诉制度的发展历程呈现出连续性和稳健性的特征,并探讨了其成因。相比而言,我国的不起诉制度则经历了一个产生、缓慢发展、畸形发展、正态回归、限制发展的过程,明显呈现出不连续、不发达、不独立的特征,并分析了此种特征得以形成的观念原因、制度原因以及司法实践层面的原因。 第三章“不起诉的类型和适用条件”主要是从适用条件的角度对不起诉的类型作了细化考量,将域外不起诉制度粗分为法定不起诉和裁量不起诉两大类型,并将法定不起诉细分为因证据原因而为的不起诉和因欠缺其他诉讼条件而为的不起诉,将裁量不起诉划分为不附条件的裁量不起诉和附条件的裁量不起诉,前者又包括传统意义上的便宜不起诉以及污点证人不起诉。在分析域外不起诉类型和适用条件的基础上,对我国立法上规定的不起诉类型以及立法上未规定但实践中现实存在的不起诉类型进行了梳理,并对其立法化问题作了研究。 第四章和第五章从不起诉制度的理论基础和价值两方面论证不起诉制度的正当性,论证扩大不起诉权、完善不起诉制度的必然性。第四章“不起诉制度的理论基础”中,先探讨了不起诉制度的基础性理论基础,包括控审分离原则、程序主体性理论以及诉讼及时性理论,而后又研究了裁量不起诉制度的特有理论基础,

论文目录

  •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不起诉制度概述
  • 一、不起诉的含义
  • (一) 有关不起诉含义的观点之争
  • (二) 不起诉的分类
  • (三) 不起诉概念的界定
  • 二、刑事不起诉权及其特征
  • (一) 刑事不起诉权的含义
  • (二) 刑事不起诉权的特征
  • 三、刑事不起诉制度
  • 第二章 不起诉制度的历史发展
  • 一、域外不起诉制度的历史沿革
  • (一) 大陆法系国家不起诉制度的历史进程
  • (二) 英美法系国家不起诉制度的历史发展
  • (三) 域外不起诉制度的共性及其成因
  • 二、我国不起诉制度的历史沿革及特征
  • (一) 我国不起诉制度的历史沿革
  • (二) 我国不起诉制度的特征及其成因
  • 第三章 不起诉的类型及其适用条件
  • 一、域外不起诉的类型及其适用条件
  • (一) 法定不起诉的类型及其适用条件
  • (二) 裁量不起诉的类型及其适用条件
  • 二、我国的不起诉类型及适用条件
  • (一) 我国有关不起诉类型的学说
  • (二) 我国的法定不起诉及其适用条件
  • (三) 我国的裁量不起诉及其适用条件
  • 第四章 不起诉制度的理论基础
  • 一、不起诉制度的基础性理论基础
  • (一) 控审分离原则
  • (二) 程序主体性理论
  • (三) 诉讼及时性理论
  • 二、裁量不起诉制度的特有理论基础——起诉便宜原则
  • (一) 起诉便宜原则的含义
  • (二) 起诉便宜原则与裁量不起诉
  • 第五章 不起诉制度的价值
  • 一、不起诉制度的人权价值
  • (一) 刑事诉讼中的人权涵义
  • (二) 不起诉制度对人权的实现及保障
  • 二、不起诉制度的正义价值
  • (一) 刑事诉讼中的正义涵义
  • (二) 不起诉制度的正义价值
  • 三、不起诉制度的诉讼经济价值
  • (一) 诉讼经济价值的含义
  • (二) 不起诉制度与诉讼经济价值
  • 第六章 不起诉处分的法律效力
  • 一、不起诉处分的法律效力之一——终止诉讼程序
  • (一) 终止诉讼程序的性质
  • (二) 终止诉讼程序的具体要求
  • 二、不起诉处分的法律效力之二——确定力问题
  • (一) 对域外不起诉处分确定力的考察
  • (二) 我国不起诉处分的确定力问题
  • 第七章 不起诉权的制约机制
  • 一、不起诉权的滥用形态
  • 二、制约不起诉权的域外经验
  • (一) 美国的不起诉权制约途径
  • (二) 法国的不起诉权制约机制
  • (三) 德国的不起诉权制约机制
  • (四) 日本的不起诉权制约经验
  • (五) 两大法系不起诉权制约机制差异之原因分析
  • 三、我国的不起诉权制约机制
  • (一) 我国不起诉权制约机制的现状
  • (二) 我国不起诉权制约机制存在的问题
  • (三) 我国不起诉权制约机制的完善
  • 主要参考书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未成年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完善路径研究[J]. 法制与经济 2019(11)
    • [2].附条件不起诉制度二元化刍议[J]. 法制与社会 2020(07)
    • [3].论暂缓不起诉对在校大学生的适用[J]. 法制博览 2020(17)
    • [4].我国建立企业犯罪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探讨[J].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20(03)
    • [5].我国特殊不起诉制度的审视与构想[J]. 唐山学院学报 2020(05)
    • [6].我国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完善[J].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9(07)
    • [7].刑事不起诉制度的适用探讨[J]. 法制博览 2017(34)
    • [8].论未成年人司法体系的完善——以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为视角[J]. 法制博览 2018(14)
    • [9].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研究综述[J]. 法制与社会 2018(30)
    • [10].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缺陷与完善[J]. 法制与社会 2016(32)
    • [11].论未成年人犯罪附条件不起诉制度[J]. 法制博览 2016(34)
    • [12].附条件不起诉制度中未成年人犯罪考察帮教问题的研究[J]. 北京青年研究 2017(01)
    • [13].附条件不起诉制度若干问题及完善建议[J]. 中外企业家 2016(29)
    • [14].附条件不起诉制度适用情况调查[J]. 人民检察 2016(17)
    • [15].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研究[J]. 法制与社会 2017(10)
    • [16].谈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完善[J]. 公安学刊(浙江警察学院学报) 2017(03)
    • [17].新时期完善我国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思考[J]. 法制博览 2017(14)
    • [18].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社会学思考[J]. 法制与社会 2017(17)
    • [19].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应用现状及发展[J]. 法制与社会 2017(23)
    • [20].附条件不起诉制度之所附条件研究[J]. 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7(04)
    • [21].浅析我国附条件不起诉制度[J]. 法制博览 2016(05)
    • [22].未成年人保护视角下的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完善[J]. 广州市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6(01)
    • [23].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完善[J]. 鸡西大学学报 2016(04)
    • [24].我国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条件”考察[J]. 法制博览 2016(12)
    • [25].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研究[J]. 法制博览 2016(12)
    • [26].完善我国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思考[J]. 青少年犯罪问题 2016(05)
    • [27].大学生犯罪适用附条件不起诉制度之探析[J].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6(08)
    • [28].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建议[J]. 人民检察 2014(11)
    • [29].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研究[J]. 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14(06)
    • [30].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理论与实践[J]. 法制博览 2015(01)

    标签:;  ;  ;  ;  ;  

    刑事不起诉制度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