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超临界条件下煤对CO2吸附量测定影响因素的理论研究

高压超临界条件下煤对CO2吸附量测定影响因素的理论研究

论文摘要

本文针对注CO2提高煤层气采收率和CO2封存等研究领域,有关煤吸附CO2的测定条件混乱、吸附等温线异常和煤在实验中可能的变化等状况,对影响煤吸附CO2等温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理论研究和实例分析。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CO2压缩因子的求算的程序化、变化规律和对吸附等温线的影响;(2)实验参数对吸附等温线影响的实例误差分析和理论研究;(3)煤吸附膨胀和煤中水分对吸附等温线的影响。研究表明:(1)利用气体通用状态方程或CO2经验状态方程,通过迭代法可以得到不同压力下CO2的压缩因子,不同状态方程所计算的压缩因子值在低压下差异性不大但在高压下却有显著差异。CO2压缩因子随压力的变化呈现开口向上的不对称抛物线形状,即在某一压力时呈现最低值,但压力与压缩因子的比值和密度却随着压力的增大而增大;(2)利用不同状态方程获得的压缩因子所测得的吸附等温线具有明显的差异,利用某些状态方程得到的压缩因子所获得的吸附量,可能出现吸附量随压力的增大而降低,甚至出现负吸附;(3)吸附量测量误差的主要来源为样品缸、参比缸压力和容积的测量误差,样品缸和参比缸的压力所处的范围是压力对吸附量影响的关键因素;(4)煤吸附膨胀导致样品缸有效容积的改变,并最终导致所测定的吸附量降低。在中高压条件下,若忽略煤吸附膨胀可导致较大的误差,并可造成吸附量的负值;(5)样品缸中来自于平衡水分煤样(湿煤样)中的游离相中的水分使样品缸气相密度发生变化,从而使计算的吸附量值与纯CO2体系存在明显差异;(6)压缩因子值、实验参数误差、煤吸附膨胀和煤中水分等实验条件可对吸附量测定值造成较大的影响,甚至出现吸附等温线的非规律性变化和负吸附量。本文的研究结论为注CO2提高煤层气采收率和CO2封存(埋藏)的技术评价、预测埋藏潜力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前景。影响吸附量测量条件的研究,不仅有利于准确获取的煤吸附等温线,而且有利于其它吸附领域的相关研究。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言
  • 1.1 课题背景
  • 1.2 课题来源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
  • 2压缩因子'>2 CO2压缩因子
  • 2.1 气体状态方程
  • 2.2 迭代法及各状态方程的计算
  • 2.3 压缩因子计算值的比较
  • 2.4 压缩因子计算值的可靠性
  • 2压缩因子变化规律'>2.5 CO2压缩因子变化规律
  • 2.6 小结
  • 3 压缩因子值对吸附量测定值的影响
  • 3.1 吸附量计算方法及实验参数
  • 3.2 不同状态方程吸附量的计算
  • 3.3 小结
  • 4 吸附量测定误差分析
  • 4.1 吸附量测定影响因素
  • 4.2 吸附量测定不确定度
  • 4.3 吸附量误差分析
  • 4.4 小结
  • 5 吸附量测定影响因素的理论研究
  • 5.1 理论基础
  • 5.2 影响分析
  • 5.3 小结
  • 6 煤吸附膨胀和煤中水分对吸附量测定的影响
  • 6.1 煤吸附膨胀对吸附量测定的影响
  • 6.2 煤中水分对吸附量测定的影响
  • 6.3 小结
  • 7 结论
  • 7.1 主要结论
  • 7.2 存在的问题
  • 7.3 创新点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成果
  • 参考文献
  • 相关论文文献

    • [1].电厂中CO_2捕集技术的成本及效率[J].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网络.预览 2009(09)
    • [2].应用CO_2超临界萃取苋菜红色素的工艺研究[J]. 粮食与食品工业 2019(06)
    • [3].纳米流体强化CO_2水合物生成的研究进展[J]. 现代化工 2019(12)
    • [4].稠油油藏蒸汽驱后期CO_2辅助蒸汽驱技术[J].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9(06)
    • [5].曲安奈德局部封闭结合CO_2点阵激光治疗增生性瘢痕[J]. 中外医学研究 2019(34)
    • [6].CO_2响应性高分子乳化剂的制备与性能评价[J]. 油田化学 2019(04)
    • [7].铝酸盐水泥在高温和CO_2气氛的水化机理研究[J]. 水泥工程 2019(06)
    • [8].CO_2驱集输管道内腐蚀机理研究[J]. 化学工程与装备 2020(01)
    • [9].CO_2-环烷烃/芳香烃界面张力的测定与估算[J]. 化工学报 2020(01)
    • [10].超临界CO_2放空特性分析与装置设计[J]. 流体机械 2019(12)
    • [11].高焓CO_2气流壁面两步催化机制对非平衡气动加热影响的数值模拟[J].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2020(01)
    • [12].铅基堆超临界CO_2复合循环发电系统热力学分析[J]. 工程热物理学报 2020(01)
    • [13].CO_2浓度升高对宁夏枸杞果实发育期形态指标及糖分积累影响[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1)
    • [14].设施甜椒土垄和垄嵌基质栽培方式CO_2排放通量日变化比较[J]. 华北农学报 2019(S1)
    • [15].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CO_2点阵激光治疗瘢痕疙瘩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2019(06)
    • [16].试验模拟包气带CO_2变化及对水化学的影响[J]. 水文 2020(01)
    • [17].基于超临界CO_2抗溶剂技术的姜黄素固体脂质纳米粒研究[J]. 中药材 2019(07)
    • [18].微通道反应器内CO_2传质反应行为研究[J]. 化学工程 2020(01)
    • [19].环氧乙烷装置循环气中CO_2浓度对催化剂选择性的影响[J]. 石油和化工设备 2020(02)
    • [20].氢氧化钙的固碳功能性研究-CO_2浓度与碳化时间的影响[J]. 功能材料 2020(01)
    • [21].胜利油田特低渗透油藏CO_2驱技术研究与实践[J].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20(01)
    • [22].CO_2-原油混相带形成机理与表征方法[J].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20(01)
    • [23].高温高盐油藏聚合物微球-CO_2复合驱的适应性[J]. 油田化学 2020(01)
    • [24].15%CO_2胁迫下雨生红球藻积累油脂制生物柴油[J]. 太阳能学报 2020(03)
    • [25].CO_2泄漏对稻田水基础水质指标的影响研究[J]. 环境科学学报 2020(04)
    • [26].供暖用CO_2空气源热泵变频运行性能研究[J]. 太阳能学报 2020(03)
    • [27].光子嫩肤联合超脉冲CO_2点阵激光治疗光老化皮肤的临床疗效[J].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2020(01)
    • [28].超脉冲CO_2激光联合自体表皮移植治疗白癜风的近期和中期效果分析[J]. 中国处方药 2020(03)
    • [29].运用手持技术绘制CO_2浓度变化地图——以上海市地铁2号线为例[J]. 化学教学 2020(03)
    • [30].2019年全球生物质燃烧CO_2排放研究[J]. 科技风 2020(12)

    标签:;  ;  ;  ;  ;  ;  

    高压超临界条件下煤对CO2吸附量测定影响因素的理论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