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调查分析

甘肃省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调查分析

论文题目: 甘肃省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调查分析

论文类型: 硕士论文

论文专业: 养殖

作者: 方宝华

导师: 罗玉柱,李国林

关键词: 农技推广体系,结构分析,体制,创新

文献来源: 甘肃农业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甘肃发展最快的是农业,变化最大的是农村和农民。从农业来看,农业生产的组织形式由改革开放前的以生产队为组织形式的集体生产转变为以农户为组织形式的家庭生产,农业生产突破了以粮为主的旧格局,结构趋向多样化、区域化、特色化和专业化,农业生产的目的也已由追求产量解决吃饭转变为追求效益解决收入。从农村来看,农村市场逐步发育完善,农民作为农村市场主体的地位已经确立,与此同时,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日益发展壮大,整个农村发展对城镇和国民经济的依赖程度加深,农村不仅要繁荣经济,更要加快社会事业的发展。从农民来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确立和城乡经济的交汇融合,农民的传统的文化价值观念被市场化的竞争意识和开放的社会文化意识所取代。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是为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服务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架构和功能设计必须围绕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来进行。农业技术推广单位的运行机制、推广的内容、推广的方式方法和推广的目标都必须适应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变化。但是从甘肃省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现状来看,无论是这个体系的组织结构、管理体制,还是它的人员的存量、人员的分布和人员的素质,都不适应这个变化。加之基层政府机构改革和农业税费改革都对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必须借鉴国际上农业推广体系建设发展的成功经验,对甘肃省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进行体制创新和制度创新。首先要明确发展甘肃省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思路,积极推进政府农技推广机构的改革。政府的农技推广机构要“有所为,有所不为”,确保公益性职能的履行,逐步退出经营性服务领域。其次要通过政策扶持,为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农民合作组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开展为农服务营造良好的环境,大力发展多元化的农技服务组织。第三,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配置农业科技推广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逐步淡化相关主体之间的行政隶属和指挥服务关系,密切和优化相关主体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第四,要改进政府农业技术推广单位的推广方式,实施农业技术推广项目课题制,完善技术承包方式,加强政府财政支持力度,加强农民和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培训。第五,要建立和发展农业技术市场,逐步建立农业科技推广服务市场化供给制度。第六,要充分重视农业技术推广的负面影响,逐步构筑完善的农业技术推广评价体系。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

SUMMARY

一、调查的背景

(一) 农业的变化

1. 农业生产的组织形式

2. 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

3. 农业生产的结构

(1) 种植业结构

(2) 畜牧水产结构

4. 农业与世界农业和外省农业的关联程度

5. 农业生产的目的

(二) 农村的变化

1. 农村的产业结构

2. 农村市场的发育

(1) 市场主体

(2) 市场客体

(3) 市场构成

3.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

4.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三) 农民的变化

1. 农民的价值追求和就业格局

2. 农民的收入

3. 农民获取信息和技术的方式

二、调查方案设计

(一) 调查方案的指导思想

(二) 调查方案的内容

(三) 研究的方法

三、调查经过

四、调查的结果

(一) 甘肃省农业推广体系组织结构

(二) 甘肃省农业专业技术人员及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存量及结构

1. 农业专业技术人员总量

2. 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结构

3. 县乡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总量

4. 县乡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结构

(三) 农业专业技术人员和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分布

1. 农业专业技术人员工作单位性质分布

2. 农业专业技术人员垂直分布

3. 农业专业技术人员水平分布

4. 乡镇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工作单位性质分布

5. 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管理体制

6. 县乡(镇)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水平分布

(四) 农业专业技术人员和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工资收入情况

(五)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专业技术人员

(六) 农业的发展与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作用的发挥

1. 推广先进适用的农业新技术新品种

2. 开展技术培训进行职业技能鉴定

3. 参与农业执法和监督管理

五、调查分析

(一) 不同地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差异

(二) 农民接受农业新技术的差异

1. 农民学习采用新技术的差异

(1) 领先者

(2) 积极分子

(3) 谨慎者

(4) 迟钝者

2. 农民学习采用新技术的过程

(1) 感知阶段

(2) 兴趣阶段

(3) 盘算阶段

(4) 试验阶段

(5) 取舍阶段

(三) 基层政府机构改革的影响

(四) 税费改革对农技推广体系的影响

1. 机构与队伍得到了较大幅度的精简

2. 乡镇农技推广管理体制发生了明显变化

3. 乡镇农技推广机构组织形式由单一转向综合

4. 乡镇推广经费供给渠道由县下放到乡

5. 各级财政支持农技推广的力度增强

6. 部分地方加强了对农技推广内部管理机制的改革

7. 跨区域专业性农技推广站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五) 目前存在的问题

1. 农业推广资金投入不足

2. 农业推广的内容不适应

3. 农业推广的方法不适应

4. 推广机构的运行机制不适应

5. 基层推广人员综合素质不高

6. 农业科技推广的技术市场和科技企业发展缓慢

7. 农民整体文化素质较低

8. 农民采用新技术的资金不足

9.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农户能力低

六、调查建议

(一) 值得借鉴的几种国外农业推广形式

1. 美国农业推广体制

2. 欧盟的农业科技推广体制

3. 日本农业科技推广

4. 韩国农业推广体制

5. 国外较成功的推广服务体系的共同特点

(二) 对策与建议

1. 明确发展农技推广体系的思路

2. 密切和优化农业科技推广相关主体间的关系

3. 加强政策法规建设

4. 加强政府财政支持力度增加农技推广资金投入

5. 加强农业技术推广组织建设

(1) 改革完善政府农技推广机构

① 明确政府农技推广机构的职能

② 科学设置政府农技推广机构

③ 理顺管理体制

④ 充实人员

(2) 鼓励和规范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资生产企业的农业技术推广

(3) 支持和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专业协会等社会中介组织的发展

6. 改进政府农业技术推广单位的推广方式

(1) 实施农业技术推广项目课题制

(2) 完善技术承包方式

7. 利用多种方式加强培训

(1) 培训农民

(2) 培训农业推广人员

8. 发展和引导农业技术市场构建农业科技推广服务市场化供给制度

9. 充分重视农业技术推广的负面影响,构筑完善的农业技术推广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后记

个人简介

第一导师罗玉柱简介

第二导师李国林简介

发布时间: 2008-08-11

参考文献

  • [1].江西省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创新研究[D]. 朱雪晶.江西农业大学2011
  • [2].湖北省农业科技推广信息系统研究[D]. 戴新明.华中农业大学2005
  • [3].农业技术推广模式变革的探讨[D]. 李思训.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
  • [4].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中的政府行为研究[D]. 程丽娟.西北大学2010
  • [5].山西省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制研究[D]. 刘志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
  • [6].江西省农业技术推广现状与对策研究[D]. 范丽琴.江西农业大学2011
  • [7].中国、以色列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比较研究[D]. 张远.湖南农业大学2014
  • [8].黑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人才队伍建设研究[D]. 代力辉.吉林大学2018
  • [9].榆中县农业技术推广对策的研究[D]. 张雅琴.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8
  • [10].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构建研究[D]. 邢辉.山东理工大学2018

相关论文

  • [1].金坛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现状与发展对策初步研究[D]. 李婷.南京林业大学2007
  • [2].我国农业技术推广效率问题研究[D]. 董智玉.内蒙古农业大学2007
  • [3].农业技术推广效果评价研究[D]. 李晓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
  • [4].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胜任力、人力资源策略与绩效关系研究[D]. 田壮.浙江大学2008
  • [5].甘肃贫困地区农业技术推广的现状与对策[D]. 师红.甘肃农业大学2004
  • [6].县域农业推广体系构建研究[D]. 杨建辉.河南农业大学2007
  • [7].新时期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构建与运行研究[D]. 周国学.河南农业大学2007
  • [8].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发展现状与改革研究[D]. 董金和.中国农业大学2005
  • [9].中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现状、问题及对策[D]. 袁纪东.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
  • [10].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研究[D]. 刘健.华中农业大学2005

标签:;  ;  ;  ;  

甘肃省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调查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