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儒家人文主义引发的技术思考

后儒家人文主义引发的技术思考

论文摘要

随着现代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向社会的全面渗透,技术正日新月异地改变着人类的生产与生活。然而,技术在帮助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获得巨大成功的同时,其非人文化现象也随之凸显,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潜在而巨大的威胁。目前,技术非人文化已经成为人们无法回避的现实,许多严重的社会问题及全球问题深深地困扰着人类,道德沦丧、精神空虚、环境污染、资源危机等问题体现了人类在人文生态和环境生态的双重滑落,严重威胁着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现代新儒家发展起来了,它是以三统之建构为主,此即道统、政统及学统,尤其是以知性主体及民主建国更为重心所在。当新儒家的代表人物牟宗三先生过世之后,新儒学已迈入后儒学的时代。后儒学重点并不在对儒学本身系统的重构,而是以儒学的角度响应时代的问题以充分展现儒学的实践性与实用性。受科学技术进步之赐,人类文明已有异质性、跳跃性发展。新时代的文明已不再只是量的差别而在根本性质上便已不同。全球化趋势及其衍生的问题将是后儒学所必须面对的核心问题所在。无论是环境生态、文化冲突、贸易平衡以至于国际关系,无一不是在全球化的场景中展开。我们遭遇到的主要问题,便是跨领域整合的能力如何建立。儒学研究者往往限在人文学科,尤其文史哲的领域,如何能有效使儒学亦进入其它社会及自然科学而产生整合效果,应当是后儒学的主要挑战。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问题的提出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3.本文的创新之处
  • 4.本文的结构
  • 第一章 儒家的人文主义
  • 1.1 儒家人本主义的要旨
  • 1.2 传统儒家人本主义的现代转型——后儒家人本主义
  • 1.2.1 传统儒家向后儒家创造性转化的关键
  • 1.2.2 个体性维度应当与群体性维度保持内在的统一
  • 第二章 后儒家人文世界中对技术的批判
  • 2.1 国外人文学家对技术道德的批判观点
  • 2.1.1 西方人文学家对技术的批判
  • 2.1.2 西方儒家人文学者对技术的批判
  • 2.2 国内儒家人文主义对技术的更深的层次的道德批判——技术对人性善恶的影响
  • 2.2.1 传统儒家人文主义对技术的批判
  • 2.2.2 后儒家人文主义对技术的批判
  • 第三章 技术的人文建构
  • 3.1 儒家人文文化背景及其对技术发展的制约
  • 3.1.1 人文文化对技术发展的影响
  • 3.1.2 儒家人文文化背景对技术的影响
  • 3.2 传统儒家人文素质对技术发展的制约作用
  • 3.2.1 特定社会观念和行为习惯的“产业文化”对技术发展的制约
  • 3.2.2 人的素质状况构成为技术发展的一种基础性制约
  • 第四章 后儒家人文主义对技术的启迪——回归人文主义
  • 4.1 从科学的返魅到技术的返魅
  • 4.2 技术本体的返魅
  • 4.2.1 技术本身特征的返魅,或曰技术本体的返魅
  • 4.2.2 物质意识二元区分趋于模糊
  • 4.3 对技术看法的返魅,即技术观的返魅
  • 4.3.1 技术决定论的技术观
  • 4.3.2 社会建构论的技术观
  • 4.4 技术价值的返魅
  • 4.4.1 价值取向上的返魅
  • 4.4.2 技术的后儒家人文返魅在当代体现为高技术和高人文的结合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成就自身”的智慧:儒家的道德自主性和自我反思[J]. 齐鲁学刊 2019(06)
    • [2].“修道”“尽性”以“成人”——儒家的人生智慧[J]. 齐鲁学刊 2019(06)
    • [3].儒家“以直报怨”与恕道的原则要求[J].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2020(01)
    • [4].伦理学视野中儒家忠德思想的多维检视——以欧阳辉纯忠德思想研究为中心[J]. 平顶山学院学报 2020(01)
    • [5].儒家始祖形象的三种形态及其意义[J]. 开放时代 2020(02)
    • [6].儒家的社会理论建构——对偶生成理论及其命题[J]. 社会学研究 2020(01)
    • [7].现代法治观照下的儒家法思想[J].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20(01)
    • [8].儒家自由思想:《世界人权宣言》与中华传统文化的汇通[J]. 人权 2020(01)
    • [9].论儒家“仁爱”思想对中国培育企业社会责任感的启示[J]. 现代商贸工业 2020(17)
    • [10].儒家的困境与君子的责任——以狄百瑞论君子为线索[J]. 现代哲学 2020(03)
    • [11].儒家论乐的两重语义与乐教濡化效用的反思[J]. 哲学研究 2020(06)
    • [12].儒家修身傳統的幾個突出面向 序陳立勝著:《儒家内聖學的開顯與轉折》[J]. 中国文化 2020(01)
    • [13].民国人物印象:跨越东西方的儒家基督徒[J]. 戏剧之家 2020(18)
    • [14].儒家理论与中国法学理论的自觉[J]. 江汉论坛 2020(06)
    • [15].人格、人伦与风尚——儒家“贵”观念的伦理维度论析[J]. 孔子研究 2020(04)
    • [16].作为“心之大端”的好恶本情——儒家“情本哲学”的基本情感禀赋论[J]. 人文杂志 2020(07)
    • [17].儒家美育精神新论——基于出土简帛文献的考察[J]. 美育学刊 2020(04)
    • [18].儒家仁爱思想对培育和践行友善观的启示[J]. 学理论 2020(09)
    • [19].“魂魄”“鬼神”与早期儒家祭礼诠释的内在向度[J]. 人文杂志 2020(09)
    • [20].儒家修身思想的政治作用及其现代价值研究[J]. 西部学刊 2020(19)
    • [21].儒家忧患意识与新时代治国理政[J]. 人文天下 2020(15)
    • [22].儒家经典中的环保教育——评《儒家生态意识与中国古代环境保护研究》[J]. 环境工程 2020(08)
    • [23].究竟是谁在“利用儒家”?——对《中国必须再儒化》的批评[J]. 历史评论 2020(02)
    • [24].儒家祭祀文化[J]. 汉字文化 2020(20)
    • [25].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对儒家民本思想的继承与超越[J]. 智库时代 2018(47)
    • [26].儒家廉政文化:地位、结构与限度[J]. 廉政文化研究 2018(06)
    • [27].儒家静坐思想研究之评述与借鉴[J].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 2019(09)
    • [28].儒家君子文化及其当代价值研究[J].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05)
    • [29].儒家教化思想的当代价值[J]. 理论学习 2016(06)
    • [30].儒家“至诚之道”与价值观塑造[J]. 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06)

    标签:;  ;  ;  ;  

    后儒家人文主义引发的技术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