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三角洲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及生态系统特征分析

黄河三角洲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及生态系统特征分析

论文题目: 黄河三角洲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及生态系统特征分析

论文类型: 硕士论文

论文专业: 生态学

作者: 王海梅

导师: 李政海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黄河断流,海岸线蚀退

文献来源: 内蒙古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现有的关于黄河三角洲植被的研究多集中在植被类型分析方面,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取样分析了植被与土壤的关系,并以黄河的廊道作用为主线,详尽分析了该地区生物多样性状况及植物区系组成的特点,并找出其与干旱/半干旱区的联系;目前对黄河断流与降水量关系的分析,多以大的流域范围为单元,分析一定时间段内(多数为10年)降水总量的变化,所作的结论过于笼统,也存在许多不确定性,针对这种状况,本文获取了黄河沿岸内蒙古段以上25个气象站点29年的降水及气温资料,与对应年份黄河利津站的年径流量进行了相关分析;借助四期遥感影像解译资料及东营市统计年鉴,结合实地调查结果,全面研究了25年以来黄河三角洲地区土地利用/覆盖状况及其动态变化。 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有: 1.土地利用/覆盖的景观类型及现状 黄河三角洲分布有滩涂地、低洼地、平地、河成高地、岗阶地和河滩地等6种土地覆盖景观类型,土地总面积7650.37km~2。在各种土地利用/覆盖类型中,农田面积最大,滩涂、碱蓬群落、柽柳灌丛、芦苇草甸等未利用地所占的比例很高。 2.土地利用/覆盖的动态变化 从1978年到1987和2002年,黄河三角洲淤进大于蚀退,陆地总面积增加。在三个年份中,农田一直是该区面积最大的土地利用/覆盖类型。在整个时段内,农田、农村居民点、河道的空间变化很小,其它土地覆盖/利用类型之间则发生着频繁的双向变化,充分说明了黄河三角洲以盐化土壤为主体的年轻陆地生态系统不断发生演进变化的特点。 在不同时段内,各种土地利用/覆盖类型的时空演化也存在着一定差别。1978以来,变化最大的均是各种未利用地之间的相互转化。 3.土地利用/覆盖的景观格局特征及动态变化 农田是黄河三角洲地区的优势景观类型,其次是滩涂、碱蓬+裸地、芦苇+柽柳群落,总体上未利用地的比例很大,土地利用潜力很高。农村居民点、人工水体和碱蓬+裸地的斑块较多,破碎化程度高。 在人为干扰影响下,黄河三角洲地区的景观格局发生着明显的动态变化。1978年以来,该地区总的景观形状指数增加,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斑块形状趋于复杂,景观破碎度提高。虽然随着时间的推移,黄河三角洲的景观优势度指数呈现下降的趋势,但是优势度指数依然

论文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内容概述

第一节 研究区概况

1. 地质、地层、构造

2. 岩浆岩

3. 地貌、地势

4. 气候

5. 水文

第二节 研究方法及内容

1. 研究方法

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黄河三角洲土地利用/覆盖状况与动态变化

第一节 黄河三角洲土地利用/覆盖状况

1. 土地覆盖的景观类型及空间分布规律

2. 土地利用/覆盖状况

第二节 土地利用/覆盖的动态变化

1. 不同时期黄河三角洲土地利用/覆盖状况

2. 黄河三角洲土地利用/覆盖的动态变化

第三节 土地利用/覆盖的景观格局特征及动态变化

1. 2002 年黄河三角洲景观格局特征分析

2. 不同时期黄河三角洲景观格局动态变化分析

第四节 土地利用/覆盖状况与景观格局演化的驱动因子分析

1. 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2. 黄河三角洲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驱动因子

第三章 黄河三角洲生态系统类型及其特征分析

第一节 植被类型及特点

1. 黄河三角洲的植被类型

2. 植被特点

3. 生态系统的空间分布规律

第二节 土壤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1. 植被类型与土壤的关系

2. 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性状的影响

第三节 黄河三角洲的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1. 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概况

2. 黄河三角洲生物多样性现状

3. 黄河三角洲生物多样性特点

第四章 黄河断流及其生态效应

第一节 黄河断流状况

1. 黄河下游断流情况

2. 黄河源头断流情况

第二节 黄河断流原因分析

1. 黄河断流与气候的相关性分析

2. 中上游用水对黄河断流的影响

3. 黄河水资源时空变化对黄河断流的影响

4. 水资源浪费对黄河断流的影响

第三节 黄河断流的生态效应

第四节 黄河断流对土地利用/覆盖状况的影响

1. 严重断流时期土地利用/覆盖状况的对比分析

2. 严重断流时期土地利用/覆盖动态度的对比分析

3. 严重断流时期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类型时空转化的对比分析

第五节 黄河断流与海岸线的淤进与蚀退

1. 海岸线淤进与蚀退状况

2. 海岸线淤进与蚀退的原因分析

第五章 主要结论与讨论

综述

致谢

发布时间: 2005-12-05

参考文献

  • [1].黄土高原地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研究[D]. 李京京.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7
  • [2].北戴河新区土地利用时空变化与生态风险评价研究[D]. 赵红安.河北农业大学2018
  • [3].北方农牧交错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研究[D]. 冯金周.河北农业大学2018
  • [4].基于不确定数学模型的武汉市土地利用优化配置研究[D]. 张海波.华中科技大学2017
  • [5].辽宁西部海岸带土地利用及景观格局变化分析[D]. 白含之.吉林大学2018
  • [6].基于GIS和RS的县域土地利用转型分析[D]. 韦俊.广西师范学院2018
  • [7].基于Landsat TM/OLI遥感影像的杭州土地利用变化时空特征研究[D]. 郑建华.浙江农林大学2018
  • [8].基于遥感的乌鲁木齐市近30年土地利用变化研究[D]. 白长江.新疆大学2018
  • [9].基于CLUMondo模型的抚仙湖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分析及模拟预测[D]. 杜石霞.昆明理工大学2018
  • [10].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区土地利用与地表温度相关性研究[D]. 彭中.内蒙古农业大学2018

相关论文

  • [1].黄河三角洲典型生态系统退化特征研究[D]. 侯本栋.山东农业大学2007
  • [2].RS和GIS支持下的区域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空间特征分析[D]. 王爽.河南农业大学2006
  • [3].基于RS和GIS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及其驱动力研究[D]. 吴志杰.福建师范大学2006
  • [4].黄河三角洲植被覆被分布特征及其动态变化研究[D]. 吴大千.山东大学2007
  • [5].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估[D]. 张晓惠.山东师范大学2007
  • [6].基于遥感与景观指数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及格局分析[D]. 黄颖.中南大学2007
  • [7].基于遥感和GIS的黄河三角洲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其驱动力研究[D]. 李静.山东农业大学2004
  • [8].黄河三角洲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其景观生态效应研究[D]. 杨淑华.山东师范大学2005
  • [9].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脆弱性及其土地利用效应[D]. 王介勇.山东农业大学2005
  • [10].基于RS/GIS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与生态环境质量研究[D]. 陈强.西北大学2005

标签:;  ;  ;  ;  ;  ;  

黄河三角洲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及生态系统特征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