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多态性与疾病易感性的关联研究:STK15与胃癌,MMP9与胸主动脉瘤和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基因多态性与疾病易感性的关联研究:STK15与胃癌,MMP9与胸主动脉瘤和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论文题目: 基因多态性与疾病易感性的关联研究:STK15与胃癌,MMP9与胸主动脉瘤和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细胞生物学

作者: 陈立

导师: 张学

关键词: 单核苷酸多态性,单体型,连锁不平衡,胃癌,胸主动脉瘤,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文献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目的 近年来,分子遗传学的研究加深了对复杂疾病发病机制的了解,基因多态性分析是复杂疾病发病机制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它从分子水平探讨遗传特征,揭示环境、易感因素与易感个体的相互关系,从而使疾病易感基因的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人们逐渐认识到,高外显率疾病易感基因的稀有突变所导致的家族性综合症所占比例很小,更多的散发病例是由于低外显率易感基因的遗传变异引起的。不同个体对环境因素反应性的差异,与其分子基础-基因多态性有关。正确识别基因及其等位基因变异体,对分析探讨个体对环境易感因素的敏感性,进行高危人群风险个体识别,确立保护易患人群的环境策略均具有重要意义。 胃癌是源自胃粘膜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占胃恶性肿瘤的95%。胃癌占全世界各类恶性肿瘤死因第二位。胃癌在我国发病率很高,死亡率占恶性肿瘤的第一位,全国胃癌平均死亡率高达20/10万。在人们生活的环境中存着不少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致癌因子,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诱发胃癌。但是尽管人们都接触各种致癌因子,却远非人人都发生肿瘤,这表明存在个体的易感性,而易感性在很大程度是遗传物质的结构或功能改变使正常细胞转变为癌细胞,对不同肿瘤,环境因素只是改变遗传因素作用的大小各异。个体遗传差异的物质基础之一就是易感基因多态性。 近年来,关于胃癌遗传易感基因的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积累了一些资料。胃癌发生发展是一个多因素多阶段的过程,应当有许多基因参与,每个基因仅作用于某个或某几个阶段,所以继续寻找其他胃癌遗传易感基因,对于阐明胃癌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具有重要理论意义。 人类STK15基因编码一种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urora激酶A,定

论文目录:

一、摘要

1.中文论著摘要

2.英文论著摘要

二、英文缩略语

三、论文

论文一 STK15基因变异研究

1.前言

2.实验材料与方法

3.实验结果(附论文图片)

4.讨论

5.结论

论文二 中国人群中STK15基因内两种非同义SNP的连锁不平衡和单体型分析

1.前言

2.实验材料与方法

3.实验结果(附论文图片)

4.讨论

5.结论

论文三 STK15基因多态性与胃癌易感性

1.前言

2.实验材料与方法

3.实验结果

4.讨论

5.结论

论文四 MMP9基因多态性与胸主动脉瘤和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易感性

1.前言

2.实验材料与方法

3.实验结果

4.讨论

5.结论

四、全文主要结论

五、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六、参考文献

七、附录

1.综述

2.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3.致谢

4.个人简介

发布时间: 2005-07-28

相关论文

  • [1].胸主动脉夹层与动脉瘤TGF-β1的差异表达与弹力蛋白代谢在胸主动脉夹层发病机制中的作用[D]. 杨守国.复旦大学2011
  • [2].炎症因子与大动脉炎及主动脉夹层的关联研究[D]. 温丹.北京协和医学院2012
  • [3].主动脉夹层致病相关基因的筛选与鉴定[D]. 王利新.复旦大学2008
  • [4].IL-1β及其基因多态性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 李岭.苏州大学2004
  • [5].主动脉夹层免疫学发病机制的蛋白质组学研究[D]. 王建华.山西医科大学2005
  • [6].胸主动脉夹层的血液动力学研究[D]. 林亚华.第二军医大学2006
  • [7].胸主动脉夹层中膜的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D]. 廖明芳.第二军医大学2006
  • [8].急性主动脉夹层的临床分析及其与Ⅱ型基质金属蛋白酶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的关联研究[D]. 宋卫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5
  • [9].汉族人群主动脉夹层的临床分析以及与金属蛋白酶-1、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和促血管生成素-1基因多态性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关联研究[D]. 张宇辉.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5
  • [10].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形成中血流与管壁相关性的研究[D]. 汤敬东.第二军医大学2007

标签:;  ;  ;  ;  ;  ;  

基因多态性与疾病易感性的关联研究:STK15与胃癌,MMP9与胸主动脉瘤和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