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例新生儿呕吐原因的临床分析及相关处理

78例新生儿呕吐原因的临床分析及相关处理

敖翔(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医院338000)

【中图分类号】R72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17-0032-02

【摘要】目的预防或降低新生儿呕吐的发生,从而降低新生儿窒息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针对呕吐的病因采取合适的体位,保持患儿安静、合理喂养,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保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的稳定,以及根据不同的病因采取特殊的处理方法。结果新生儿呕吐的原因以喂养不当、咽下综合症和肠道内感染为多见,分别占25.6%、18%、20%。其他为胃食管返流,肠道外感染,消化道路畸形,颅内压升高,幽门痉挛及药物副作用。结论通过分析78例新生儿呕吐的原因,及时给予相应的治疗,采取合理的相关处理,从而减少其并发症的发生,避免影响新生儿正常生长发育,造成营养不良。

呕吐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症状之一,由于新生儿消化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新生儿胃容量小,食道较松弛,胃呈水平位,幽门括约肌发育较好,而喷门括约肌发育较差,加之出生后内外环境的急剧变化及疾病因素的影响,使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容易发生呕吐,呕吐物不慎呛入气道引起窒息式吸入性肺炎,呕吐时间较长,容易引起新生儿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从而造成营养不良,生长发育受碍,严重者可至死亡,引起新生儿呕吐的原因主要有内科,外科的原因,这些原因均需及时分析诊断和合理治疗,尤其要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预防或降低新生儿呕吐的发生,以防新生儿窒息等并发症的发生,病情严重者,如疑消化道畸形,颅内压升高者转上级医院诊治。现将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78例新生儿呕吐的原因及相关处理与跟踪报告如下。

1资料方法

一般资料:2008年1月至2010年我院共收诊新生儿呕吐78例,男婴51例,女婴27例,其中早产儿33例,占42.3%,足产儿45例,占57.7%,出生体重〈1500G低出生体重儿1例,占1.3%,(1500-2500g)低出生体重儿占21例,(其中6例早产儿,2例双胞胎)占26.9%。大于2500g56例,占71.8%。

方法:针对呕吐的症状采取合理的喂养,合适的体位,保持患儿安静及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的稳定以及根据不同的病因采取特殊的治疗措施。

2呕吐原因及分析

新生儿呕吐的原因以喂养不当、咽下综合症和肠道内感染为多见,分别占25.6%、18%、20%。其次为胃食管返流,肠道外感染,消化道畸形,颅内压升高,幽门痉挛及药物副作用。为此可见新生儿呕吐的原因较复杂,但如果密观新生儿的临床表现,及时诊断并给予相应的治疗,严重者及时转上级医院,那么就可以减少新生儿呕吐的并发症的发生,让患儿早日治疗,早日康复,健康成长。

新生儿呕吐原因分析表

3处理措施

3.1采取合适的体位:采用上半身抬高30°左右侧卧位或头部偏向右侧,以防呕吐物呛入呼吸道引起窒息或吸入性肺炎。

3.2保持患儿安静:各种诊疗、护理操作尽量集中进行,减少不必要的刺激,尤其是刚喂过奶后,要保持患儿的安静,以免引起患儿哭吵而诱发呕吐。

3.3合理喂养:可根据病情及患儿胃肠道的耐受情况选择不同的喂养方式,对于早产儿嘱早期少量喂养,对吸吮功能差的早产儿、极低体重儿给予滴管喂养,吞咽功能不好的转上级医院,每次喂奶都要注意喂奶的速度、温度及体位,尽量减少呕吐的频率。

3.4呕吐情况及生命体征的观察:密切观察患儿呕吐物的量、性质、颜色、气味、形状及体温、呼吸、心率等生命体征。

3.5保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的稳定,详细记录奶量,呕吐量及尿量(可用磅秤重量)同时观察患儿前囟是否凹陷,四肢是否冰凉,皮肤弹性是否减低,尽早发现患儿脱水及电解质紊乱的症象,并及时处理。适当补液,分轻、中、重度脱水程度补充液体,定量、定性、定速,先盐后糖,先浓后淡,先快后慢,见尿补钾,惊跳补钙。第1天补液总量轻度脱水:90-120ml/kg,中度脱水:120-150ml/kg,重度脱水:150-180ml/kg,先按1/2至2/3量给予,余量视病情决定取舍。定性:低渗性脱水补给2/3张液,等渗性脱水补给1/2张液,高渗性脱水补给1/3-1/5张液,定速:先快后慢,及时纠正酸中毒。

3.6依据病因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

(1)喂养不当:指导母亲进行正确的母乳喂养,喂哺后不能立即平卧或过多翻动小孩,应将患儿竖着抱起轻轻拍背部,让气体排出,每次喂哺的奶量、温度及喂奶的速度适宜以免引起呕吐。

(2)肠道内外感染:明确感染后尽早根据药敏作用抗生素来控制感染,肠道内感染极易合并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的紊乱,应密切观察患儿的精神状态、前卤、皮肤弹性及尿量等脱水症状。肠道外感染:如新生儿败血症、肺炎、脑膜炎等应加强生命体征的监护,同时密观患儿原发病的症状以及根据病情及时治疗原发病。

(3)新生儿咽下综合症:在分娩过程中,新生儿咽下过多的羊水或污染的羊水,甚至混有胎粪或产道中的血液及粘液,可刺激胃粘膜引起呕吐,多半生后即吐,开奶后加重,轻者多在1-2天内,羊水吐完后,呕吐渐消失,重者可给予1%的碳酸氢钠洗胃1-2次即可治愈,但对重度的新生儿窒息咽下综合症的患儿即使没有发生呕吐,也应尽早用碳酸氢钠洗胃。

(4)胃食道反流:由于新生儿解剖生理特点,患儿表现为胃食道蠕动功能减弱,吃奶时吞咽动作不协调,胃窦幽门和十二指肠动力异常,易发生胃食道反流而出现呕吐,常发生在每次喂奶后放回平卧时发生呕吐,轻者溢奶,重者可表现喷射性呕吐,处理:垫高患儿头采取右侧半卧位,并减少患儿的搬运,以防呕吐窒息,重者可口服小剂量的红霉素3-5mg/kg.d/次,连服3-5天,也可用小剂量的吗叮啉混悬液1-2ml/次,每日3次。

(5)消化道畸形:呕吐时伴有呛咳、紫绀、呼吸困难等症状,结合腹部平片、CT扫描等辅查可确诊,及时治疗,必要时手术治疗。

(6)幽门痉挛:呕吐是否呈喷射状、间歇性呕吐,呕吐物多为奶水,没有胆汁,偶有少量的奶块,处理:抬高床头采取右侧卧位,喂奶少量多次,必要时试用1:1000阿托品滴喂,先从每次1滴开始,喂奶前15分钟开始滴喂,逐渐至脸红。

(7)颅内压升高:呕吐呈喷射状,前囟饱满,应积极治疗原发病,降低颅内压治疗。肠道外感染:如肺炎等应抗炎、清肺化痰等对症支持治疗原发病。药物副作用:及时停止致呕吐之药物,改用副作用少的药物治疗原发病。

标签:;  ;  ;  

78例新生儿呕吐原因的临床分析及相关处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