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象权法律问题研究

形象权法律问题研究

论文摘要

作为起源于隐私权并在美国最先确立起来的形象权制度,在我国还是一个新生事物。我国对形象权理论的研究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形象商品化的现象还不多见,形象经济价值的保护问题自然也未引起我国学者的重视,相关研究成果很少,至今形象权还是一个让人觉得陌生的概念。但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形象商品化的现象日渐普遍,越来越多的利用名人形象拍广告所引起的纠纷也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然而在我国现阶段,形象权仍然是一种应然的法益而非实然的法定权利,因而司法实践中通常采用包括人格权法、著作权法、商标权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在内的综合保护手段。可是这些部门法对形象价值所提供的保护是不周延、不全面的。本文以美国知识产权法中的形象权法律制度为蓝本,通过总结归纳这一权利的概念、特征、基本属性、主体、客体、内容及其所受到的限制,来介绍一种对于保护形象价值的较为全面的法律模式——形象权制度。以此来弥补我国现行法律的空白。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形象权的基础问题
  • 1.1 形象权的历史沿革
  • 1.1.1 形象权的起源
  • 1.1.2 形象权的发展
  • 1.2 形象权的界定
  • 1.2.1 形象权的含义
  • 1.2.2 形象权的特征
  • 1.2.3 形象权与其他相关权利的关系
  • 1.3 形象权的法律属性
  • 1.3.1 有关形象权性质的学说及评价
  • 1.3.2 形象权本质属性的再认识
  • 1.4 确立形象权的意义
  • 第2章 形象权的主体、客体及载体
  • 2.1 形象权的主体
  • 2.1.1 形象权主体的范围
  • 2.1.2 原始主体和继受主体
  • 2.2 形象权的客体及载体
  • 2.2.1 形象权的客体
  • 2.2.2 形象权的载体
  • 第3章 形象权的内容和限制
  • 3.1 形象权的内容
  • 3.1.1 形象权的一般内容
  • 3.1.2 知名形象之特殊保护内容
  • 3.2 形象权的限制
  • 3.2.1 言论自由之限制
  • 3.2.2 公序良俗之限制
  • 3.2.3 合理使用之限制
  • 3.2.4 权利穷竭之限制
  • 3.2.5 保护期限之限制
  • 第4章 我国形象权保护的立法现状及缺陷
  • 4.1 人格权法保护形象权的现状及缺陷
  • 4.2 著作权法保护形象权的现状及缺陷
  • 4.3 商标法保护形象权的现状及缺陷
  • 4.4 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形象权的现状及缺陷
  • 第5章 完善我国现行法律对形象权保护的思考和建议
  • 5.1 形象权人格权法保护制度的完善
  • 5.2 形象权著作权法保护制度的完善
  • 5.3 形象权商标权法保护制度的完善
  • 5.4 形象权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制度的完善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形象权法律问题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