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菜型油菜(Brassica campestris L.)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白菜型油菜(Brassica campestris L.)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论文摘要

试验采用普通PCR反应,对PCR反应因子进行优化,在丙烯酰胺凝胶中进行PCR产物检测,银染方法染色,建立了适合本研究SSR-PCR扩增、检测体系。利用在29对SSR引物中筛选出5对特异性引物对46份白菜型油菜材料进行了PCR扩增,通过UPGMA聚类分析,对我们所收集的白菜型油菜种质材料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同时对目前甘肃冬油菜生产、育种工作中主要的11份白菜型油菜品种(系)的亲缘关系、SSR指纹图谱进行了研究,旨在为我们品种选育中亲本选配、品种鉴定、资源保护提供依据。结果如下:1.筛选出的5对特异性SSR引物可将绝大多数试验材料区分开。5对引物在46份材料中共检测出19个等位基因,变幅为2.0-6.0个;遗传遗传多样性指数的变幅为0.6303-0.8609,平均为0.7162。2. 46份材料间的遗传距离在0.7742至0.0323之间,利用PowerMarker(v3.25)软件,以非加权类平均法(UPGMA)进行聚类,在聚类阈值0.2300处可分为3大类群,聚类结果与材料的类型有极大的关系。第一类为和政蔓菁、漳县蔓菁;15份春性材材聚为第二类,在阈值为0.09处又可分为4亚类:陇油3号、G-1分别单独成为一亚类,青油3号、皖油11-1为一亚类;北油1号、门油1号、门源、陇油4号、青油241、两当张家、武威春油菜、南丰油菜、武都春油菜、湘Ⅰ041、湘Ⅰ058为一亚类。29份冬性材料聚为第三类,它们可进一步分为两亚类:一亚类由大冬根、清水野油菜、网8、岷县冬油菜、D89-1、宁7-2、826-8-9-7-0、97选-1-1、975-1组成;另一亚类为S03-512443、9852、天油1号、8728-1-1-2、东泉油菜、延油2号、74-1、986、陈家咀、上党、813-1-2-1-3、964、9889、天油4号、02C杂9、876、陇油6号、天油2号、MXW、WYW,该亚类中S03-512443表现出与其他材料的亲缘关系较远;9852、天油1号、8728-1-1-2、东泉油菜、延油2号、74-1、986聚为一组;陈家咀、上党、813-1-2-1-3、964、9889、天油4号、02C杂9、876、陇油6号、天油2号、MXW、WYW为一组。3.通过与参试材料系谱对比发现,SSR分析结果与品种的系谱基本吻合。4.对目前甘肃生产、育种中利用较多的11份冬油菜品种的分析结果可看出,供试材料间的遗传距离在0.0323与0.4516之间,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为S03-512443;第二类为除S03-512443外的10个品种。第二类可进一步分为两亚类:74-1、9852、延油2号为一亚类,陇油6号、MXW、WYW、天油2号、02C杂9、9889、上党为一亚类。说明目前生产、育种工作中使用的品种(系)的亲缘关系较近。5.根据6对多态性SSR引物对11份冬油菜品种(系)的扩增结果,绘制了11个品种(系)的SSR指纹图谱,为我们今后对品种的鉴定、资源的保护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论文目录

  • 摘要
  • Summary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油菜的起源、分布、类型
  • 2 油菜种间亲缘关系
  • 3 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研究
  • 3.1 遗传资源的遗传多样性
  • 3.2 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技术
  • 第二章 研究的目的、意义、内容、技术路线
  • 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研究内容
  • 2.1 不同白菜型油菜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2.2 主要白菜型冬性油菜品种的亲缘关系、分子指纹图谱研究
  • 3.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三章 白菜型油菜遗传多样性分析
  •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及分类
  • 1.2 供试试剂及配制
  • 1.3 SSR 引物
  • 1.4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基因组DNA 的质量
  • 2.2 SSR 反应的引物筛选、扩增条件的优化
  • 2.3 扩增结果与分析
  • 2.4 聚类分析结果
  • 3. 讨论
  • 3.1 DNA 提取方法与效果
  • 3.2 SSR 引物的选择
  • 3.3 PCR 扩增程序的选择与优化
  • 3.4 白菜型油菜材料的亲缘关系和遗传多样性
  • 3.5 SSR 标记结果与部分材料系谱的一致性
  • 第四章 主要冬油菜品种亲缘关系与指纹图谱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SSR 引物
  • 1.3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SSR 扩增结果
  • 2.1.1 引物Na10-C06(4 号)扩增结果
  • 2.1.2 引物Ol12-A04 (12 号)扩增结果
  • 2.2 主要冬油菜品种聚类分析结果
  • 2.3 冬油菜品种的SSR 指纹图谱
  • 3.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相关论文文献

    • [1].早熟与常规熟期冬油菜品种养分吸收规律差异研究[J]. 作物杂志 2020(01)
    • [2].冬油菜衡油8号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J]. 现代农村科技 2020(05)
    • [3].冬油菜多源多尺度遥感监测技术[J]. 中国农技推广 2019(S1)
    • [4].安徽省沿江流域机播冬油菜施肥技术[J]. 中国农技推广 2019(S1)
    • [5].直播冬油菜磷肥适宜用量研究[J]. 中国农技推广 2019(S1)
    • [6].深度学习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冬油菜提取中的应用[J]. 测绘通报 2020(09)
    • [7].西藏白菜型冬油菜科学施肥技术研究[J]. 西藏农业科技 2018(04)
    • [8].江苏省冬油菜生育期内低温事件的年际变化及对产量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19(24)
    • [9].不同冬油菜在甘肃春油菜区的引种试验[J].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6(11)
    • [10].甘肃省冬油菜区域试验现状及应对策略[J]. 中国农业信息 2017(06)
    • [11].东兰县秋冬油菜低产原因分析及对策措施[J]. 中国农技推广 2017(07)
    • [12].庆阳市地膜冬油菜栽培技术发展及前景[J]. 农技服务 2017(13)
    • [13].冬油菜北移的“领军人”——访甘肃农业大学教授孙万仓[J]. 甘肃农业 2016(01)
    • [14].冬油菜远缘杂交亲和性分析[J]. 西南农业学报 2016(09)
    • [15].抓好油菜冬、春季田间管理确保四川省冬油菜高产稳产[J]. 四川农业科技 2019(11)
    • [16].两种镁肥在直播冬油菜上施用效果比较[J]. 中国农技推广 2019(S1)
    • [17].白菜型冬油菜陇油6号在河西走廊的播期试验[J]. 上海蔬菜 2019(05)
    • [18].重庆市冬油菜机械化直播生产技术总结[J].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8(08)
    • [19].湿热地区早冬油菜直播高产栽培技术[J]. 农村实用技术 2017(01)
    • [20].不同低温处理对冬油菜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J].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7(02)
    • [21].冬油菜品种比较试验报告[J].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7(08)
    • [22].冬油菜品种抗寒性试验[J]. 农村科技 2015(03)
    • [23].冬油菜施肥技术[J]. 甘肃农业 2015(17)
    • [24].谷林套种飞播对冬油菜生长和养分吸收及经济效益的影响[J].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6)
    • [25].临洮县冬油菜丰产栽培技术[J]. 中国农技推广 2013(08)
    • [26].甘肃省冬油菜越冬期田间管理技术措施[J].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2(24)
    • [27].秦安县冬油菜生产现状及对策[J].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2(06)
    • [28].我区冬油菜种植有望获得大面积推广[J]. 新疆农业科学 2011(04)
    • [29].甘肃省发展冬油菜优势、存在问题与建议[J]. 中国种业 2011(06)
    • [30].成县露地冬油菜高产栽培管理措施[J]. 甘肃农业 2011(09)

    标签:;  ;  ;  ;  

    白菜型油菜(Brassica campestris L.)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