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科猝死病例的护理防范对策思考

神经内科猝死病例的护理防范对策思考

仲子轩(江苏省扬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25002)

【中图分类号】R473.7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1)47-0313-02

【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内科猝死患者的护理防范措施。方法对12例神经内科猝死患者的死亡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从护理的角度总结防范的方法。结果神经内科患者病情危重,并发症多,猝死率高。结论积极有效的护理防范措施可以有效防范神经内科患者的并发症,降低猝死发生率。

【关键词】神经内科猝死护理防范对策

猝死是指猝不及防、突然发生的死亡。一般的常规认识是,貌似健康或症状不明显,或病情稳定的病人,由于体内潜在的器质性病变或机能突然发生改变,所引起的意料不到的突然发生的死亡。WHO认为猝死的时间界定为症状出现后6h内的死亡[1],也有专家认为1h内死亡为猝死标准,本文主要是指1h内的死亡。

猝死的病因一般认为有以下几种:据报道最常见于心血管系统疾病,其他依次为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其中又以冠心病恶性心律失常居多,还有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破裂、肺栓塞、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出血、消化道出血等[2,3],在心血管疾病中又以冠心病占首位,猝死的诱因[4]一般认为有劳累,饱餐,情绪激动,猝死的季节以冬末春初最高,猝死的时间以凌晨和上午最高[5]。

1一般资料

本院自2004年1月-2010年12月神经内科共发生猝死12例,男7例,女5例,年龄40-87岁,年龄70岁以上8例。其中,原发病脑出血4例,脑梗塞7例,脑动脉瘤1例,12例中合并冠心病5例,高血压8例,糖尿病2例,低血钾1例,肺心病1例。可能的猝死原因心肌梗塞3例,心律失常4例,脑疝2例,肺栓塞1例,窒息1例,脑动脉瘤破裂1例。

猝死前的先兆症状:胸闷心悸3例,呼吸困难3例,胃部不适、饥饿感1例,头痛呕吐2例,头痛、耳鸣、视物不清1例,无明显不适2例。

2护理对策

2.1对所有高危人群都应完善风险评估机制,特别是一些年龄在70岁以上,病情危重者加强监测,高危患者可进行CTA、头颅MRA、超声心动图、动态心电图、心肌酶谱等检查,以便对于患者的病情做到心中有数,及时筛选出猝死高危患者,采取相应措施,减少猝死风险。

2.2加强病情观察,重视猝死先兆,及早进行干预。

2.2.1对于脑卒中患者要密切注意生命体征、意识、瞳孔及头痛、恶心、呕吐情况,如有意识加深,瞳孔不等,血压升高,呼吸变慢等脑疝症状,要立即汇报医生给予紧急处理,及时使用脱水剂,降低颅内压。

2.2.2对于动脉瘤患者在未进行手术以前,要注意生命体征尤其是血压的观察,一般血压控制在12.5—16.0/8.5—12.0kPa为宜[6]。并且指导患者注意避免动脉瘤破裂诱因,如情绪激动,用力排便、咳嗽、屏气等引起腹内压增高的因素,防止动脉瘤突然破裂引起猝死发生。

2.2.3对于合并心脏疾患的脑血管病患者,尤其是病灶累及下丘脑者,由于急性脑血管病后脑对心脏的直接调控发生紊乱,诱发冠状动脉痉挛,导致长时间的心肌缺血或梗死;另外,脱水剂的使用,易导致电解质紊乱、血液浓缩等,易诱发心肌梗塞或恶性心律失常即脑心综合征的发生。文献[7]报道约25%-50%的急性脑卒中患者合并心肌梗死、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律不齐、心力衰竭等改变,其病死率在50%左右,因此,对于一些重症脑卒中患者要密切注意生命体征的观察,监测心电变化,如出现ST段明显提高或压低,心律失常不管是否伴有心悸、胸闷、心前区疼痛等症状,应及时告知医生,采取治疗措施,防止起脑心综合征引起心跳骤停导致猝死。

2.3做好呼吸道管理,防止窒息发生。

2.3.1因为急性脑卒中患者大约51%存在吞咽困难[8],进食过程中容易发生食物误吸入呼吸道,引起窒息,因此,应选择适当的食物性状,在喂食过程中一定要慢,如有异常及时处理,必要时可进行鼻饲进食。再加上脑卒中患者很多存在意识障碍,颅内高压症,易因呕吐物误吸引起窒息的发生,因此,要做好患者呼吸道管理,防止窒息引起猝死发生。

2.3.2由于格林巴利综合征,重症肌无力等疾病易影响呼吸肌,导致呼吸肌麻痹,引起呼吸骤停,因此,要密切注意观察呼吸情况,监测呼吸的频率、节律、深浅度及血氧饱和度变化,必要时作血气分析,如有异常及时汇报医生进行处理,必要时可给予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人工呼吸机辅助呼吸。另外,格林巴利综合征如并发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可发生恶性心律失常应加强心电监测。

2.4对于一些长期卧床患者,要注意预防血栓形成,防止引起肺栓塞的发生。

2.4.1指导患者多饮水,可增加有效循环血量,加快血流速度,避免血栓形成;对长期卧床特别是老年患者,要加强肢体功能锻炼,尤其是下肢,促进肌肉收缩和舒张,防止血栓形成。

2.4.2尽量避免下肢静脉穿刺,最好选用上肢静脉输液,尤其是瘫痪侧肢体尽量避免输液,以减少下肢静脉的损伤。并且注意避免同一部位、同一条静脉反复穿刺。

2.4.3定期对患者的腿部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检测的内容主要有:有无疼痛、苍白、麻痹、水肿以及皮肤的温度、感觉以及动脉搏动情况等。如有异常及时处理,一旦已有血栓形成,禁止按摩,可以使用弹力袜等,防止栓子脱落,导致栓塞发生,引起患者猝死。

2.5加强护士培训

2.5.1定期召开护士会议,提高安全意识。

2.5.2加强护士尤其是年轻护士业务知识学习,对患者做到心中有数,对危重患者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尤其在夜班工作人员较少时,特别是凌晨,此时因迷走神经兴奋猝死发生率最高。

2.5.3重视患者主诉,因为年龄大的患者由于感觉迟钝,往往症状不典型。

2.6做好健康教育,避免诱因。对患者及家属讲述猝死原因以及一些症状,如有不适及时反映,以便及时采取措施,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死亡风险。平时对患者潜在的慢性病要进行全面的检查和正规的治疗,当发现异常症状时应引起重视,对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等疾病要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尤其是中老年患者。对于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应有人照料,特别是在夜间与如厕时等。平时注意控制体重,保持心情愉快,保持情绪稳定。多食高维生素、高纤维素的食品,保持大便通畅,戒烟酒,禁暴饮暴食。

2.7加强护患沟通,对于一些有猝死危险者,应反复向患者及家属强调病情的严重性及可能发生的不良后果,提醒患者及家属高度重视,避免发生医疗纠纷。

3结论

猝死是一种世界范围的病证,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发生率日益增高,给人类带来的危害也日趋严重,因为猝死发生的医疗纠纷也日益增加。近年来研究表明,猝死的发生率约占各种死亡的1%-3.6%[9],为了防止及减少猝死的发生,要注意避免诱因,注意猝死的先兆症状,重视患者主诉,并建议在脑卒中急性期,进行心电监护或及时复查心电图,预防脑心综合征的发生。对于高龄及重症患者,加强病情观察,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对于卧床患者要注意加强肢体活动,避免血栓形成,及时发现肺栓塞先兆,从而为抢救成功赢得时间,减少猝死可能。

参考文献

[1]孙文丽,施英.老年人猝死临床分析及治疗策略[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1(4):242-243.

[2]竺可青,章锁江.成人不明原因猝死118例死因分析[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0,9(6):389—390.

[3]毛利民,张文记,陈曼丽,等.49例老年人猝死的临床与病理分析[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1994,13(4):239-240.

[4]王金萍,凤武云.老年住院病人猝死12例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0,12(48):189-190.

[5]许莲娥,林修功.30例老年人猝死原因分析[J].实用老年医学,1994.8(4):158-160.

[6]辛绍伟,刘洋,刘蓓.孙道玉,马学萍.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修复术36例围术期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2):3-4.

[7]赵建国.脑梗死[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23.

[8]屈艳萍,汤维波,李宏.急性脑卒中致真(假)性的康复护理[J].黑龙江医学,2001,12:941.

[9]林桂永,胡云官.247例老年人猝死病因和死亡节律分析[J].山西中医,2011,27(2):50-51.

标签:;  ;  ;  

神经内科猝死病例的护理防范对策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