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企业施工现场对材料管理的思考研究

建筑施工企业施工现场对材料管理的思考研究

甘肃第六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商贸公司甘肃兰州730000

摘要: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民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加之城镇化不断加速,土木工程施工量每年居高不下,建筑施工企业在业务量上也水涨船高,对于施工现场材料的管理提供了新的机遇。建筑施工企业施工现场对材料的管理直接影响着企业的效益和建筑的质量,基于此,本文从施工现场对材料管理的问题出发,探讨科学、合理和系统的材料管理措施,从而推动企业材料管理的科学化、系统化,这不仅对当下提升施工质量具有现实意义,而且对探寻材料管理规律具有推动作用。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施工现场;材料管理

前言

施工现场的材料管理对企业生存发展、成本管理、施工质量等都具有重要的影响,而施工现场的材料管理包括了材料的采购、管理、使用等环节,而这一系列环节中除了运用科学的制度、管理方法外,人员是其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为此,加强施工现场材料的管理需要从人员出发,系统梳理材料管理的各个环节,才能提出针对性的措施。

一、建筑施工企业施工现场材料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建筑施工企业施工现场人员素质不高,造成材料管理的不完善。

建筑施工材料对施工企业的“命脉”,需要具有较高管理素质的人对其进行管理。目前,部分建筑施工企业对现场材料管理不够重视,认为管理现场材料就是“看看现场”,而忽视了材料管理是从材料采购到使用全流程的管理,需要具有相关专业的人来进行管理,且能掌握市场信息、施工情况、成本管理、人员管理等综合信息。

施工过程管理承担重要责任的是工程监理,工程监理的专业素养和能力、态度对材料管理会产生重要影响。目前,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部分工程监理不具备相关经验和专业素养,无法在研究、设计、施工等全方位、多层次地对施工材料进行监理,对项目的质量安全、人员安全、施工进度等都有隐患。

使用材料的施工人员对材料使用的随意性会造成对材料利用的不充分和隐患性,工程管理方和施工方对于材料管理首先是眼高手低,虽然有时在思想上能意识到现场材料的重要性,但是出于侥幸心理或者是制度、规定无法落实到底而造成施工材料管理的不完善。人员操作上主要是由于对材料管理的重视程度和施工的专业能力不足,材料使用和制度规定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同时施工队伍良莠不齐,管理方和施工方忽视材料管理培训和教育,导致人的因素对材料管理存在着重大安全隐患。

(二)建筑施工企业现场材料招标采购不合理,造成材料管理的成本增高。

对施工材料的采购把控程序不够严格,采购合同未经科学制定就随之执行,使得不合格原材料或者是价格过高的原材料进入施工现场,这就导致施工材料重复购买、进价较高导致的采购成本增高,加之采购过程中报销制度的缺陷,虚开发票、损公肥私现象时有发生。

此外,招标采购不合理导致施工现场与市场信息不对称,使得材料管理者不清楚市场发展形势和趋势,对材料现行标准、价格、需求量等不清楚,这就导致材料采购预算不精准,误差较大。

(三)建筑施工企业施工过程中对材料管理缺乏,造成材料管理的利用不充分。

施工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后的管理不到位,没有严格出入库审核,对施工材料的检查方法还在沿用老方法、老手段,且检查力度有待提高,没有根据施工需要对施工材料的质量、使用期限、出入数量进行严格管理,没有详细的记录台账,甚至出现出入库造价现象的出现,导致施工材料安全存在风险、投入成本过大。部分企业在保存材料的过程中忽视存放的环境和条件,任意堆放、胡乱堆放严重,没有防火、防潮、防盗等的标识,造成材料规格、型号、生产厂家的混乱,使得材料使用不方便。

二、建筑施工企业施工现场材料管理的应对措施

(一)加强材料管理人员的素质

提升材料管理人员、使用人员、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能力,做好材料管理的成本管理、资金管理,加强施工材料的采购和出入库管理,提高项目管理方和施工人员的成本和安全意识。现场材料的管理最重要的还是要制定项目全过程的制度体系。为此,在材料选购方面必须遵循严格的招标、采购程序,建立完整的供应商资料库,选择合格施工材料供应商进行洽谈,坚决杜绝不合格产品进入施工过程。当然,也要加强采购员的采购控制,避免因经济利益造成的施工材料质量缺陷,同时也要在保证施工材料质量的前提下降低采购成本。在材料进入施工后要做好保管与使用工作,定期检查、检测,做到施工材料不损坏、不过期,根据实际需求合理进行材料的使用,减少对施工材料的浪费。

除了施工的原材料外,还需要加强对施工过程中设备材料的管理。要特别关注施工设备的日常检查,及时更新和维护机械设备,提前排除安全隐患,保障机械操作的可靠性。

(二)加强材料的信息化管理。

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科学管理施工现场材料,首先要将生产商、供应商、销售商等纳入信息化管理,使得材料管理者随时掌握工程所需材料的市场行情、价格、变化趋势。其次,材料管理人员还要将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纳入信息化管理,设计的材料、预算的成本、库存、所需量等,为保障施工顺利进行、工程成本控制提供有力措施。

此外,信息化管理还应包括材料质量检验标准、规章制度、票据管理、出入库系列规定等,使得现场材料的领用、回收、保管都有据可查,都可以追踪,从而保证了现场材料的能供应、能利用、安全用的目标。

对于土木工程项目招标要建立健全法律结构体系,并贯彻执行,加强招标过程的监督管理,采取灵活的招标方式,充分利用市场、信息网络平台等规范招标程序,选取最适合、最具实力的施工队伍。

(三)建立健全材料管理制度

加强现场材料管理最终还是要归根到制度建设上来,才能从根源上保障现场材料的良好管理。完善的现场材料管理机制是做好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的制度保障,同时也必须建立严格的制度执行规范,让材料管理机制落到实处,真正发挥材料管理制度的作用。为此,一是要建立包括首问负责制、采购管理、使用管理等在内的材料管理机制,建立有效的文件和资料目录清单,根据国家对施工材料的相关规定及时更新现有的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材料管理文件。二是要加强制度执行的监督管理,建立健全内部监督行为的督查制度,进一步规范工程质量监督行为,明确监督人员的岗位责任,并逐步建立对监督工作效果的反馈机制和投诉建议的畅通渠道。

当然,施工质量的保障和提升还需要制度的激励,要建立施工现场材料的相关激励政策,激发施工项目部和工作人员的创优积极性,对材料管理质量提升提供长久性、持续性的技术和政策支持;同时,还要严格控制材料管理质量提升过程,在提高质量科技含量的基础上努力实现节能降耗。在此基础上总结创新成果,形成长效激励机制。

三、结束语

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房屋工程建筑是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工程建设呈现规模大、难度高、周期短的时代特点,特别是国内需求进一步增强的条件下,房屋工程建筑施工质量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新的挑战。为此要从房屋工程建筑施工全流程着手,切实加强人员、技术、材料、制度执行等的过程控制,落实人员责任切实保障房屋工程建筑施工的工程质量和人员安全,促进建筑行业健康发展的同时,促进民众安居乐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新时代添砖加瓦,加快实现中国两个一百年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张育胤.关于建筑工程材料采购及管理方法思考[J].四川水泥,2017(3):177-177.

[2]郭宇婷.优化土建施工现场管理的几点思考[J].门窗,2017(6):151-151.

[3王露斯.施工资料管理的重要性及优化策略的研究[J].建材发展导向,2017(14):157-158.

标签:;  ;  ;  

建筑施工企业施工现场对材料管理的思考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