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心脏起搏器患者的护理体会

人工心脏起搏器患者的护理体会

王凤娇

(黑龙江省鹤岗市人民医院154100)

【摘要】人工心脏起搏(artificialcardiacpausing)是一种作为治疗由于各种原因所致的心动过缓的最为有效的方法,至今已有40多年的历史。心脏起搏器是一种医用电子仪器,它能发放电子脉冲信号刺激心脏,使之激动-收缩,并模拟心脏电活动和传导的功能达到治疗目的。

【关键词】人工心脏起搏介入心内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4)17-0225-02

心脏起搏系统由脉冲发生系统(起搏器)、能量传输系统(电极)、生理或非生理参数及信号感知系统(传感器)3部分组成。脉冲发生器是发放电流脉冲,通过电极导线,传输至心脏,组成起搏回路。心脏本身激动的电信号,也可由电极一导线传送至起搏器,以协调同步起搏的脉冲发放。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11年2月~10月期间收治的36例该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其中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在16~78岁之间,平均年龄38.5岁。

1.2适应症

心脏房室传导阻滞: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双分支或三支阻滞伴有心动过缓引起的症状,尤其是阿-斯综合征或心力衰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心率极慢,引起心力衰竭、晕厥、心绞痛等症状或有慢-快综合征[1]。手术前后“保护性”应用。④其他方面:如充血性心力衰竭伴有心室内传导阻滞者可考虑三腔双心室起搏治疗;心脏病的诊断等。

2护理措施

2..1术前护理

向病人进行相应的知识宣教简单介绍手术过程、方法及注意事项,以减轻病人对手术不必要的紧张与恐惧心理,争取在手术中与医生积极配合。常规清洁备皮备皮范围:左或右侧颈、胸部。备皮后,病人需清洁沐浴,病情不允许者应用温水擦洗手术区域,并用乙醇消毒。做青霉素皮试,为术后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做准备。嘱病人练习平卧床上大小便,以免术后由于卧床体位改变而出现排便困难。为减轻病人对手术的恐惧紧张心理,遵医嘱手术前晚或术前应用地西泮。手术前6小时禁食禁水,需服药者可少量饮水。术前左下肢建立静脉通道,以保证手术中用药。

2.2术后护理

术后将病人平移至床上,并保持上身不动。术后卧床24小时,如病人对平卧极度不适应,可抬高床头30°~60°,双下肢可以随意活动。24小时后病人可下床活动,但要避免高举、伸拉手臂。进行24小时心电监测,观察心律和心率的变化。为了防止渗血,伤口加压沙袋压迫8小时。术后24小时换药1次,注意观察局部有无渗血、淤血及血肿。对胶布过敏的病人,要注意皮肤护理,防止皮肤感染。术后3天常规每天测3次体温、脉搏。常规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治疗3天,注意观察有无感染、感冒等症状,并及时报告医生。

2.3并发症及护理

2.3.1早期并发症

(1)血肿形成无论是经头静脉还是锁骨下静脉放置电极导线,血液均有可能经连接隧道流人起搏器囊袋,形成血肿。血肿的存在大大增加了感染机会。处理时,首先应延长沙袋压迫时间或局部加压包扎,如血肿仍不消失,应在严格无菌技术操作下穿刺抽吸,绝不可以开放引流。

(2)锁骨下静脉穿刺并发症锁骨下静脉穿刺已成为最常用的起搏电极植入途径,但由于锁骨下静脉与附近的动脉、神经和肺尖之间的解剖关系,若操作不当容易发生以下并发症:①气胸:锁骨下静脉穿刺刺破肺尖进入胸膜腔,病人表现为血压下降,胸痛,呼吸窘迫,X线检查可见肺压缩>30%。配合医生及时进行胸腔穿刺抽吸气体或胸腔引流。②血胸或血气胸:多因穿刺时穿破锁骨下血管和胸膜造成。明确诊断后,需立即进行外科手术治疗。③静脉空气栓塞:病人表现为急性呼吸困难、低血压和晕厥,明显的发绀和低氧血症,严重时导致心脏骤停。立即将病人置于垂头仰卧位,给予纯氧吸入和辅助通气,必要时进行心肺复苏。④皮下气肿:皮下气肿是一种可能伴发于锁骨下静脉穿刺的并发症,若皮下气肿延展至囊袋可导致起搏器的功能障碍。可以轻柔地按压起搏器植入部位,排出空气[2]。

(3)心脏穿孔病人可出现心前区疼痛,肋间肌肉和膈肌刺激症状,丧失心室夺获和感知或间歇性心室不起搏。有时可闻及心包摩擦音。可出现心包积液或心包压塞症状。应立即进行心包穿刺和引流。

2.3.2后期并发症

电池提前耗竭,临床上判定起搏器电池耗竭的主要指标是:起搏频率减慢10%,脉宽增大、工作方式自行改变,频率反应性消失。及时更换起搏器;静脉血栓,作为长期置留血液中的异物,电极导线常诱发血栓形成,可发生于电极导线植入后任何时期。临床表现为面部、颈部和上肢水肿,疼痛、颈静脉充盈。抗凝剂、溶栓疗法或外科血栓切除术治疗,均有很好的疗效;起搏器综合征,伴发于房室由同步转为非同步收缩时的乏力或晕厥;持续性室房逆传导致心排血量不足;病人能感觉到逐个心跳间心脏收缩顺序的改变。通过心房起搏或AV延迟适当的双腔起搏来重建房室同步收缩,从而消除起搏器综合征。

3讨论

植入永久起搏器,不需要开胸,手术创伤小,病人痛苦较小。一般电极导管经头静脉或锁骨下静脉植入心房或心室。脉冲发生器(起搏器)埋藏于右侧或左侧胸皮下组织(囊袋)。起搏器的基本类型有4种。单腔起搏器:只用1根电极导管放在一个心腔(右心室或右心房);双腔起搏器:需要2根电极导管,右心房和右心室各放置1根电极导管;三腔起搏器:是在心脏的多个部位进行起搏,电极导管放置于右心房和右心室,另一电极导管需置入冠状静脉窦;四腔起搏器:电极导管4根分别放置于右心房,右心室及通过冠状静脉窦放置于冠状静脉窦中段(相当于左心房)及冠状静脉后支或侧后支(相当于左心室)。

参考文献

[1]姚景鹏.内科护理学[M].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100-102.

[2]叶丽花.安置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的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12(12):1316-1318.

标签:;  ;  ;  

人工心脏起搏器患者的护理体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