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部湾海域夏季水体及表层沉积物中磷的形态与分布研究

北部湾海域夏季水体及表层沉积物中磷的形态与分布研究

论文摘要

本文测定了2006年7月~8月北部湾海域水样和表层沉积物中各种形态磷的含量,研究了水体和沉积物中各种形态磷的分布变化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探讨了磷的来源、迁移与转化规律。取得如下主要的研究结果:(1)水体无机磷(DIP),溶解有机磷(DOP)、颗粒磷(PP)和总磷(TP)平均含量分别为0.32μmol/L,0.86μmol/L、0.53μmol/L和1.74μmol/L。DIP、DOP和PP分别占TP的(23%±4%),(31%±16%)和(46%±23%)。DIP和PP可互相转化,且PP可转化为DOP。(2)水体DIP在真光层(水深<10m)主要受陆源输入影响,真光层以下(水深>10m)来源于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其浓度随深度增加逐渐升高。DOP主要受琼州海峡过道水和越南沿岸水团及输入的有机质影响:在0~30m层垂直分布均匀,30m以下随深度增加而增加。PP主要受琼州海峡过道水输入的颗粒物影响;其含量随深度增加而降低。TP主要受陆源输入影响;其浓度随深度增加逐渐升高,但变化趋势较缓。(3)水体DIN/DIP的比值范围为0.00~12.57,平均为1.62±2.10,50%以上站位的DIN/DIP小于1,远低于Redfield比率,表明海区浮游植物生长受氮限制。(4)沉积物的总磷(TPs)含量平均为377.91μg/g,无机磷(IPs)含量平均为256.91μg/g,占TPs的66.97%±7.70%。弱吸附态磷(Ads-P),铁结合态磷(Fe-P)、沉积物的有机磷(OPs)、自生磷灰石及钙结合态磷(Ca-P)、碎屑态的磷(De-P)和硅酸盐态磷(SIF-P)的平均含量分别为5.39μg/g,79.82μg/g、64.28μg/g、47.87μg/g、123.83μg/g和56.36μg/g,显然De-P>Fe-P>OPs>Ca-P>SIF-P>Ads-P。(5)TPs主要受海洋内部的生物效应及沉积物粒度效应控制,非陆源。Ads-P主要受温度、盐度和GSL的影响,源于水生颗粒。Fe-P,OPs和SIF-P与底层海水盐度呈明显负相关,三者均主要受陆源输入控制。Ca-P与DIP呈明显负相关,是底层水体DIP的“汇”;Ca-P和De-P与底层海水盐度呈显著正相关,两者具有明显的海相沉积特点。(6)海区潜在生物可利用的“活性磷”——Ads-P,OPs和Fe-P占TPs含量的39.90%±8.07%;不参与磷生物化学循环的“惰性磷”——SIF-P,Ca-P和De-P占TPs含量的60.09%±8.07%。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海洋中磷的研究方法
  • 1.1.1 海水中形态磷的测定方法
  • 1.2.1 沉积物中磷的测定方法
  • 1.2 海洋中磷的存在形态研究
  • 1.2.1 海洋中磷的来源
  • 1.2.2 海洋中磷的汇
  • 1.2.3 海水中磷的研究
  • 1.2.4 海洋沉积物中磷的研究
  • 1.2.5 海洋中磷的循环
  • 1.3 研究内容和目的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北部湾地理环境概述
  • 2.1.1 自然地理
  • 2.1.2 水文
  • 2.1.3 渔业生态系统
  • 2.2 调查站位的布设
  • 2.3 样品的采集与预处理
  • 2.4 分析方法
  • 2.4.1 水体中形态磷的测定
  • 2.4.2 水体中其他营养盐的测定
  • 2.4.3 水体中其它环境参数的测定
  • 2.4.4 沉积物中磷的提取及测定
  • 2.4.5 沉积物中其它环境参数测定
  • 第三章 北部湾海域水体中磷的存在形态和分布研究
  • 3.1 北部湾海域水体中DIP的含量、分布与变化
  • 3.1.1 北部湾海域水体中DIP含量
  • 3.1.2 北部湾海域水体中DIP平面分布
  • 3.1.3 北部湾海域水体中DIP垂直分布
  • 3.2 北部湾海域水体中DOP含量、分布与变化
  • 3.2.1 北部湾海域水体中DOP含量
  • 3.2.2 北部湾海域水体中DOP平面分布
  • 3.2.3 北部湾海域水体中DOP垂直分布
  • 3.3 北部湾海域水体中PP含量、分布与变化
  • 3.3.1 北部湾海域水体中PP含量
  • 3.3.2 北部湾海域水体中PP平面分布
  • 3.3.3 北部湾海域水体中PP垂直分布
  • 3.4 北部湾海域水体中TP含量、分布与变化
  • 3.4.1 北部湾海域水体中TP含量
  • 3.4.2 北部湾海域水体中TP平面分布
  • 3.4.3 北部湾海域水体中TP垂直分布
  • 3.5 北部湾水体中各形态磷迁移与转化
  • 3.6 北部湾水体中氮、磷的比值及与初级生产力关系
  • 3.7 北部湾水体中各形态磷与水体环境因子的关系
  • 3.8 小结
  • 第四章 北部湾海域表层沉积物中磷的形态与分布研究
  • 4.1 表层沉积物中各形态磷的含量、分布与变化
  • 4.1.1 沉积物中TPs的含量、分布及变化
  • 4.1.2 沉积物中IPs的含量、分布及变化
  • 4.1.3 沉积物中OPs的含量、分布及变化
  • 4.1.4 沉积物中SIF-P的含量、分布及变化
  • 4.2 表层沉积物中生物可利用磷
  • 4.3 表层沉积物与底层水体之间磷的迁移与转化
  • 4.4 表层沉积物中磷的形态特征的环境意义
  • 4.5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5.1 本研究的意义
  • 5.2 主要研究成果
  • 5.3 本研究的贡献
  • 5.4 本研究的不足和难点
  • 5.5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学习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北部湾海域夏季水体及表层沉积物中磷的形态与分布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