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存的债务承担制度研究

并存的债务承担制度研究

论文摘要

第三人介入债权债务关系保障债权的更好实现已经成为现代经济生活中日益普及的形式,并存的债务承担、免责的债务承担、履行承担、保证是其中比较常见的方式,也是经常被混淆的概念。并存的债务承担制度作为第三人介入债权债务关系的一种方式已经越来越多为人们所接受,所采纳,我国法律目前对除了并存的债务承担以外的其他方式均有了或多或少的规定,恰恰并存的债务承担还没有纳入法律体系,甚至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也没有立法规定,实践中的普遍运用与立法上的空白导致越来越多的矛盾及困境产生,也引发了司法实践中众多争议及各种各样的审判结果。并存的债务承担制度与免责的债务承担制度一起构成了债务移转制度,两者存在诸多不同,体现了当事人不同的意思表示,也由此产生不同的法律后果。我国法律仅对免责的债务承担制度作了规定,而并存的债务承担制度仍是空白,并存的债务承担为经济秩序的稳定与发展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模式,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保障债权人的利益,维护司法公正。本文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并存债务承担的基本原理,通过对并存债务承担的概念、性质、构成要件及法律效力的详尽阐述,从而对并存的债务承担有了清晰的认识和深入的理解。第二部分通过与免责的债务承担、连带保证、履行承担的比较,将司法实践中容易混淆的方面做了全面的比较,详细阐述了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该部分还通过案例的方式来分析辨别并存的债务承担与类似制度,这些制度均是第三人介入债权债务关系,但是债权人、债务人、第三人所要承担的法律后果却是完全不同的。通过比较研究,便于实践中的判断、认定,有利于准确适用。第三部分通过中西方国家地区对该制度的认可程度以及我国司法实务中遇到的问题,反映出我国民法对并存的债务承担制度构建的必要性。进一步提出对并存债务承担制度的基本设想,提出明确规定该制度的概念、性质及表现形式等基本理论,规定各方享有的权利,并且在出现难以认定时以保障债权人利益为出发点,兼顾债务人、承担人利益为认定原则,用法律的形式予以固定认可,以此保障并存债务承担制度的正确运用。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章 并存的债务承担的基本原理
  • 第一节 并存的债务承担的概念与性质
  • 一、并存的债务承担的概念
  • 二、并存的债务承担的性质
  • 第二节 并存的债务承担的构成要件
  • 一、作为债务承担标的的债务存在
  • 二、作为债务承担标的的债务具有可移转性
  • 三、存在有效的并存债务承担合同
  • 第三节 并存的债务承担的法律效力
  • 一、在债权人与承担人之间的法律效力
  • 二、在债权人与原债务人之间的法律效力
  • 三、在原债务人与承担人之间的法律效力
  • 第二章 并存的债务承担与类似制度的比较
  • 第一节 并存的债务承担与免责的债务承担
  • 第二节 并存的债务承担与连带保证
  • 一、理论上的联系与区别
  • 二、实务上的认定
  • 第三节 并存的债务承担与履行承担
  • 一、理论上的联系与区别
  • 二、实务上的认定
  • 第三章 我国民法中并存的债务承担制度之构建
  • 第一节 我国民法构建并存的债务承担制度的必要性
  • 一、比较法上的依据
  • 二、我国司法实践的需要
  • 第二节 我国民法中并存的债务承担制度的基本设想
  • 一、明确规定并存的债务承担法律关系的认定标准
  • 二、承认并存的债务承担制度具有相对无因性
  • 三、明确规定债权人、债务人、承担人三方的权利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相关论文文献

    • [1].股东≠债权人[J]. 思想政治课教学 2012(01)
    • [2].国际债权人的转机:平等条款的新解释[J]. 法商研究 2016(01)
    • [3].论债权人对公司经营的监督权[J]. 黄海学术论坛 2010(02)
    • [4].丈夫婚前债务,婚后债权人有权向我追讨吗(外3则)[J]. 祝你幸福(知心) 2011(08)
    • [5].吴英案最大债权人林卫平的忏悔[J]. 名人传记(财富人物) 2012(03)
    • [6].加强企业与债权人财务关系的协调[J]. 魅力中国 2009(18)
    • [7].企业债权融资中债权人风险的分析及应对策略[J]. 江苏商论 2014(09)
    • [8].公司非自愿债权人的法律保护[J]. 法律适用 2012(06)
    • [9].浅论债权人受领迟延性质[J]. 商品与质量 2011(S3)
    • [10].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法律制度的具体构建[J].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3)
    • [11].重整期间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的控制权之建构[J]. 商业研究 2016(10)
    • [12].债权人治理与审计收费——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J]. 时代金融 2013(12)
    • [13].论公司债债权人对公司治理的参与[J]. 财经理论与实践 2010(01)
    • [14].论有限责任下非自愿债权人的救济[J].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0(11)
    • [15].公司债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J]. 商场现代化 2008(16)
    • [16].公司认缴登记制对债权人权益的影响[J]. 法制与社会 2018(01)
    • [17].反思与重构——新破产法视野下的债权人知情权保护[J]. 法治论坛 2010(04)
    • [18].基于债权人心理的企业债权融资问题及策略[J]. 商业时代 2014(10)
    • [19].债权人治理效应研究综述[J]. 商业时代 2014(16)
    • [20].股东和债权人的冲突与公司投资行为分析[J]. 经济师 2013(02)
    • [21].专访最大债权人林卫平:不再相信天上掉馅饼的事[J]. 中国经济周刊 2012(06)
    • [22].论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的必要性[J]. 民营科技 2011(01)
    • [23].专用性投资、不完全契约与债权人财务[J].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01)
    • [24].公司合并中债权人的保护制度[J]. 民办教育研究 2009(02)
    • [25].专用性投资、不完全契约与债权人财务[J]. 中国流通经济 2008(12)
    • [26].论罗马法上债的保全——以反欺诈债权人为中心[J].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8(01)
    • [27].论公司合并中债权人的权利[J]. 经济研究导刊 2008(07)
    • [28].论重整计划正常批准模式对异议债权人的保护[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4)
    • [29].新会计准则对企业债务融资的影响——基于债权人权益保障视角[J].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12(11)
    • [30].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探析[J]. 特区经济 2011(04)

    标签:;  ;  ;  ;  

    并存的债务承担制度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