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电力自动化监控系统董雪晴

探究电力自动化监控系统董雪晴

1前言

在21世纪,电力工程自动化所涉及的内容包括电力调度自动化、配电网自动化,而该技术在实践中的运用能够满足当前电力需求趋于饱和状态的需求,推动电气设备朝着高度自动化的方向发展。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各个层面的需求,有必要充分利用电力自动化技术,建立电力工程自动化数据库,以促使电力工程操作更加人性化、系统化。

2电力工程及其自动化

电力系统是由电力主设备和辅助系统组成,其中电力主设备包括发电、变电、输电和配电;辅助系统包括继电保护、安全自动装置、测量、监督控制等设备,且这些设备的运行质量直接关系到电力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在个中系统的一般性控制规律上所作出的科学被称为控制理论,这是一门集自动控制技术、电子计算技术、现代数学等学科为一体的边缘科学。在电力工程建设实际中,将控制理论和电力网理论结合起来的产物即是电力自动化技术,将这一产物应用到电力工程中,必定会起到加快社会经济发展、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原材料消耗等作用。电力自动化技术的适用条件包括:

(1)信息技术,这是电气自动化技术能够得到完善的重要保障;

(2)依靠自动化电网和配电网技术;

(3)电气设备参数要设置合理。

3电厂当中自动监控系统

在开展电厂中自动设计的时候,要能注意每个部分功能的特殊性,并能从监控设备的实际用途以及覆盖范围角度进行分析,保证电厂的运行能在有效的监控之下。

3.1自动监控体系的信息采集

在电厂自动监控体系当中,信息采集系统是自动监控体系能正常运转的基础,需要通过多种类型的监控设备对电厂运行情况、火灾等意外情况进行监管,只有信息采集系统收集到了完整、全面的信息才能保证后续,信息处理以及特殊情况应对措施能有效进行。目前电厂中的信息收集以及检测设备所能检测到的信息覆盖面较多,除了标志性的设备运行状态变化外,还能检测到电厂系统当中设备的具体运行状态、设备运行信号状态以及其他设备信号变化情况。现代检测设备的性能有所提升,监控设备在运行中能对电厂运行状态信息进行定时信息采集,在相隔一段时间之后对信息数据进行全面采集,由于所采集到的信息类型较多,为了能将信息以统一的类型呈现出来,自动监测系统还要能科学的进行信息数据转换处理、数据滤波处理以及监测数据的内容更新。其次,自动监测以及信息都只是基础性的操作内容,需要通过使用这些数据作为电厂管理的基础,以便自动监控系统能有效的采取应对措施,这些设备安全应对措施一般会包括信号报警提示、信息安全保护等类型的操作。

3.2系统监视操作以及报警功能

在现代监控系统当中,为了保证电厂运行的稳定性以及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在使用监控设备对电厂实际运行状况进行分析的时候,还可借助检测设备的性能,对设备进行安全监管。现代监控录像设备以及液晶类型显像设备的清晰度都较高,这样也就能更为清晰精准的对各种设备进行监控,以图像的形式还原电厂各部分的运行情况、安全状态。安全报警功能也是电厂自动监测体系中不可缺少的关键性功能,通过安全警报功能的使用,就能在不正常运行状态或者是危险情况出现的第一时间进行报警,让安全管理人员能认识到电厂中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避免突发事件扩大而造成更为严重的影响。

3.3监控设备运行模式分析

在电厂中当自动化类型监控设备运行时,需要进行大量的信息数据处理,一般信息数据处理当中要能按照设备运行中的有功情况、无功情况数据以及功率数据进行比对分析。其次电厂中设备保护的动作电位变化情况也是需要统计分析。在自动监控设备各部分性能都在提升的情况下,设备所能处理的信息内容也在增多,从而全面的保证电厂的安全运行,这些设备内容通常会包括电厂运行中线损情况、电厂设备的运行负荷、发电机组的实际运行效率,以便根据这些信息内容更加全面地制定安全管理计划,避免电厂运行中出现安全问题。

3.4时钟同步设定管理

在运用自动监控对电厂设备进行管理以及进行检测记录追溯的时候,需要有统一的时间作为追溯管理的基础,尤其是在追溯电厂中各种设备检查记录的时候,如果存在时间不同步的情况,那么就会影响对于事故的还原效果,尤其是在大范围追溯中,需要对众多部分运行安全性进行监控分析的时候,需要各个监控设备之间有统一的时间同步频率。在实际的时间频率调整当中,常以卫星时间显示设备作为基准,使电厂系统设备、电厂机组保护设备、电厂网络监控设备以及继电保护设备的时间能同步在一个相同的频率范围内,避免因时间差异所造成的问题的。另外,在电厂中各种设备的运行,也可能由于各种因素而出现设备无法接收到卫星时间信号的情况,则需要电厂监控设备当中的工作者能注意到这一情况,并采用人工授时的处理措施来保证设备的稳定运行。

4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和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稳定有着密切的关联。电网自动化是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重要保障,而电网自动化综合监控和智能化发展能够为电网发展提供重要支持。为此,需要相关人员结合实际加强对电网动化综合监控和电网智能化发展的关注,从而更好的促进供电企业发展。

参考文献

[1]高志远,王伟,孙芊,等.IPv6及其在电力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电力,2016,49(12):114~120.

[2]周旸,梁峻,董风举.电力自动化仓库多功能托盘设计与应用[J].制造业自动化,2012,34(23):146~150.

[3]徐恺,胡蕊,李峰,等.智能开关设备电动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现代电子技术,2015,38(16):156~159.

标签:;  ;  ;  

探究电力自动化监控系统董雪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