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诗故我在——杜甫与唐代文化

我诗故我在——杜甫与唐代文化

论文题目: 我诗故我在——杜甫与唐代文化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中国古代文学

作者: 姜玉芳

导师: 张忠纲

关键词: 杜甫,唐代,文化

文献来源: 山东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对杜甫的研究,从他去世不久就开始了。宋朝号称“千家注杜”,历代的杜甫研究都不是空白,解读杜甫的热情,一千二百多年来未减而增。本论文的杜甫研究,着眼点在于从唐代文化的方方面面去解读杜甫,解读他作为一个时代的个性的诗人,是如何汲取时代的营养、又如何给予时代以影响的。 对于杜甫的文化阐释,散见各种专著、学术论文中,但是未见有系统的专著。本论文题目即《杜甫与唐代文化》,意在抛砖引玉,希望有更多有水平的杜甫文化研究专著出现。 目前的研究方法很多,比如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比如借鉴西方的接受美学、解构理论。我还是很喜欢如林庚先生、宗白华先生一样的诗意的研究方法。既然研究诗人,就不应该在严峻的理论解剖中使之四肢零落、面目全非。这篇论文,在自己最能着力的部分,我尽量强调直接阅读杜诗、阅读古代文献,力争尽可能直接地体验杜甫的经验、杜甫的感情,采用与他的同时代诗人进行比较的方法,树立杜甫的文化个性,企图还原杜甫在唐代文化中的真实形象。这种研究方法的危险是过于感性,有时候难以把握理论的尺度,可能会在得到一些的同时,失去另一些。不过,诗无达诂,对于一个诗人的文化阐释,应该亦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 唐代思想文化的一个独特之处就是三教合流。本文的第一章分别从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教思想三个方面探讨了杜甫对当时思想界这三种占据主导地位思想的接受情况。 儒家思想强调内修诚敬、强调实践而不是理论的占有,这一点对于形成杜甫的文化品格至关重要。唐代人对孟子思想很重视,而杜甫对汉代的扬雄情有独钟,他对扬雄投阁、草玄寂寞的境遇有着深刻的惺惺相惜感,而扬雄“清静亡为少耆欲,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不修廉隅以邀名当世;家产不过十金,乏无儋石之储,晏如也。自有大度,非圣哲之书不好也;非其意,虽富贵不事也”(《汉书·扬雄传》),如此清高自守、贫贱不移的一生,正是杜甫默

论文目录:

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我诗故我在

第一章 杜甫与时代思潮

第一节 葵藿倾太阳 物性固莫夺:杜甫与唐代儒学

一 实践的唐代儒学

二 似孟子,近扬雄

三 行迈心多违

四 黎庶犹未康

第二节 豪华看古往 服食寄冥搜:杜甫与唐代道教

一 国教的三重联想

二 锦里残丹灶

三 老大徒伤未拂衣

四 永息汉阴机

第三节 晚闻多妙教 卒践塞前愆:杜甫与唐代佛教

一 鼎盛的佛教

二 杜甫与佛教因缘

三 愿闻第一义

四 徒为百虑牵

五 佛理诗的递嬗

第二章 杜甫与时代文艺

第一节 百年歌自苦 知音为回首:杜甫与唐诗流变

一 杜诗生前的评价

二 杜诗身后的声名

三 杜诗忧患意识的流被

四 转益多师是我师

五 余馥沾溉

六 杜甫与唐代戏题诗

第二节 佳此志气远 岂惟笔墨新:杜甫与唐代书画

一 杜甫与唐代书法

二 杜甫与唐代绘画

第三节 法歌声变转 满座涕潺湲:杜甫与唐代乐舞

一 正声之多缺

二 昔有佳人公孙氏

三 歌则扬之抑之

第三章 杜甫与时代风尚

第一节 以兹悟生理,独耻事干谒:杜甫与唐代科举

一 常科与制举

二 已悲素质随时染

三 到处潜悲辛

四 君看随阳雁

第二节 宽心应是酒 遣兴莫过诗:杜甫与唐代酒文化

一 诗书琴酒以观先达之风

二 与尔同销万古愁

三 莫笑田家老瓦盆

四 乾坤醉眼中

五 实有醉如愚

第三节 使君自有妇 莫学野鸳鸯:杜甫与狎妓风习

一 行乐盛时

二 绝代有佳人

余论 三教合流 诗人温床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发布时间: 2005-10-17

参考文献

  • [1].杜甫两川诗研究[D]. 李霜琴.福建师范大学2004
  • [2].杜甫与宋代文化[D]. 梁桂芳.山东大学2005
  • [3].杜甫诗和韩国朝鲜时代诗研究[D]. 安末淑.山东大学2005
  • [4].杜甫与先秦文化[D]. 朋星.山东大学2005
  • [5].杜甫与佛教关系研究[D]. 鲁克兵.复旦大学2007
  • [6].唐代杜诗接受研究[D]. 黄桂凤.北京师范大学2006

标签:;  ;  ;  

我诗故我在——杜甫与唐代文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