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负面教育是指在行为规范的领域内,运用约束、批评、惩罚等手段针对儿童的不当行为展开的教育。这种教育的目的在于限制、修正儿童的行为,以及让儿童为自己的过错承担相应的责任,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德性。强制性、批判性、施以压力等是其主要特征。负面教育是不可或缺的教育手段。然而,在我国目前的教育实践中,部分教育者往往忽略了或不敢使用负面教育,致使负面教育陷入被抛弃、被拒绝、被转移、被弱化以及被扭曲的境地,使得教育趋向软弱无力。这不仅减损了教育公平,还冲击着纪律的权威,违背了正义的原则。把儿童完全置入一种温情的场域之中,不利于形成旺盛的生命力。而且,对儿童的放逐,有使儿童的责任感流失的危险,并难树儿童法的精神。传统的负面教育试图通过压制和规训,以造就驯服的臣民。这种近乎残酷的、丧失民主精神的做法受到教育理论工作者的强烈批判。从卢梭开始,历经蒙台梭利、杜威等人,教育正式走向了发现儿童、解放儿童和尊重儿童之路。在这种趋势下,一些学者对负面手段进行了反思,甚至是质疑和责难。如苏霍姆林斯基、塞勒斯坦·弗内核、斯金纳、埃尔菲·艾恩、简·尼尔森等人,否定了惩罚等,认为惩罚等是一种无效的教育手段,是对儿童内在本性的损害。尤其在我国片面强调正面教育的情势下,一些教育者丧失了冷静的思考,试图排除教育中的一切强制。纵观负面教育的实践史,其发展趋势如下:从维系权威到关注和尊重儿童,从以体罚为主到多样化的、人性化的手段,从诉诸儿童的身体到感化和撼动儿童的心灵与精神,从以羞辱、威慑、压制儿童为主到以负面教育为辅。教育需要反对压制和规训,但不等于反对负面教育。出现不当行为,这是儿童成长中的正常现象,是儿童行为学习中的试误。不当行为恰恰是教育的起点。对不当行为进行教育,这是教育者应担负起的责任。负面教育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而问题的解决,既意味着儿童的成长,又常常伴随教育理论的创生与发展。从形式上来看,负面教育是对原始野性的否定,这种否定以必要的压力作用于儿童。儿童的心理韧性是负面教育能够施以压力的前提,同时必要的压力可以使儿童保持敏锐和慎重,以及增强心理韧性。负面教育又是对不当行为的一种反馈,儿童通过反思,不断地同化和顺应外在的要求,从而实现行为规范的学习。另外,负面教育所创造的是一种逆境。逆境往往构成生存的动力,有利于养成节制等品德,是一种富有生命意义的情境。所以,负面教育对儿童的发展是有价值的:它重组儿童的行为经验,督促儿童建立不应如此的道德防线,也丰富着儿童的人性。同时,负面教育也能够满足其他儿童的德性需要,以及发挥警示作用。它对于维持基本的教育教学秩序也具有辅助性的意义。负面教育并不违背教育所应该秉持的那些伦理守则。在负面教育中,教育者将儿童视为有责任的道德主体,这是另一种尊重;负面教育也不乏关爱。负面教育中的爱是一种有建设性的东西,它旨在恢复儿童正常的生长方向,是一种理智的、凝重的爱;另一方面,负面教育对不当行为的干涉并不构成对儿童自由的侵犯,而是对更为广泛的自由的维护。因为儿童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负面教育还是一种规约,它意在让儿童学会节制,理性地去生活,做一个自主的人;此外,负面教育是一种控制,它所追求的是秩序、效果和效率,是为了转化为儿童内在的控制,是正当的。所以,负面教育是一种无形的教化。同时,这些伦理精神理应成为教育者所恪守的原则。在实践中,教育者应对负面教育保持谨慎的态度,既要认识到负面教育作用的有限性,也要注意防止种种可能的风险。负面教育必须出于教育并为了教育。它传递的应是那些有价值的观念,而且,它要着眼于儿童优良人格的发展,并在发展理解力和认知洞见方面有所作为。负面教育还应该是适当的,是儿童可接受的。它应该努力追求艺术化的教育,防止技术主义对人的物化。负面教育之后,教育者应该进行积极的反思,与儿童保持沟通,并让儿童重新被接纳入所在的团体。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负面”教育的伦理价值分析[J]. 科教文汇(上旬刊) 2013(10)
- [2].论负面教育中尊重的在场[J]. 当代教育科学 2013(23)
- [3].论负面教育[J]. 基础教育 2014(03)
- [4].负面教育对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