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原子服务的网格空间信息服务互操作研究

基于原子服务的网格空间信息服务互操作研究

论文题目: 基于原子服务的网格空间信息服务互操作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摄影测量与遥感

作者: 王方雄

导师: 边馥苓

关键词: 网格计算,空间原子服务,服务组合,互操作,空间元数据目录服务,元服务框架,网格空间信息服务

文献来源: 武汉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互联网实现了计算机硬件资源的连通,万维网实现了网页的连通,网格(Grid)则利用互联网将分散在不同地理位置的计算机组织成一台“虚拟的超级计算机”,以实现计算资源、存储资源、数据资源、信息资源、知识资源以及软件资源等的全面共享。随着开放网格服务体系结构(OGSA)的提出,网格计算技术从科学与工程计算领域扩展到以分布式系统集成为主要特征的商业应用领域。OGSA以“网格服务”为中心,将各种网格资源抽象为网格服务,以网格服务这种统一的实体提供共享接口,有效地屏蔽了网格资源的异构性。在网格计算环境下,空间信息用户将不仅可以获取分布式空间数据服务,还可以分布式空间处理服务,甚至租用计算资源、存储资源等都将成为可能,直接的效果就是从GIS应用走向基于网格的空间信息服务,即网格空间信息服务。网格空间信息服务是一个创新性的理论与技术体系,它改变了GIS系统的设计和应用模式,为空间信息用户对空间数据进行信息获取、共享、访问、分析和处理等各种需求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思路和实施方案。 GIS互操作是21世纪GIS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在分布式计算和异构空间数据库的情况下出现的,一般划分为数据互操作和功能互操作两个基本层次。网格计算环境下,互操作仍然是网格空间信息服务面临的关键问题。网格空间信息服务将GIS功能按一定规范分解进而基于OGSA封装为具有空间处理功能的网格服务,即空间原子服务。因此,空间原子服务是网格空间信息服务的核心研究内容,同时,它将互操作的关键问题也转化为了空间原子服务之间的互操作问题。论文从网格空间信息服务的核心研究内容——空间原子服务的研究入手,以解决其关键问题——数据互操作和功能互操作为目标,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取得了如下主要研究成果: 1 网格空间信息服务是一种设计、开发、管理、部署和维护空间网格服务(空间原子服务及空间组合服务)的方法论,也代表一种获取、传输、存储、管理、分析处理及显示空间数据、空间信息和空间知识的技术体系。 2 建立了一种基于OGSA的网格空间信息服务体系结构。该体系结构自下而上划分为5个逻辑层:资源层、基础服务层、元服务层、服务层以及应用层,它突出了空间原子服务在网格空间信息服务中的核心地位,也能反映网格空间信息服务的数据互操作与功能互操作的关键问题。 3 系统地研究了空间原子服务的互操作框架,包括其分类体系、服务框架以及互操作协议栈。根据空间处理功能,空间原子服务被划分为人机交互服务、信息管理服务、工作流服务、处理服务、通讯服务和系统管理服务6大类,各类服务又进一步划分为若干服务类型,并描述了各类服务的空间处理语义。服务框架建立了可被任何空

论文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从地理信息系统到空间信息服务

1.1.1 必要性

1.1.2 可行性

§1.2 网格计算与空间信息服务

§1.3 网格空间信息服务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研究目标及论文组织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目标

1.4.3 论文组织

第二章 网格空间信息服务理论技术基础

§2.1 内涵

2.1.1 方法论

2.1.2 技术体系

§2.2 技术支撑

2.2.1 Web服务

2.2.2 开放网格服务体系结构

§2.3 体系结构

2.3.1 资源层

2.3.2 基础服务层

2.3.3 元服务层

2.3.4 服务层

2.3.5 应用层

第三章 空间原子服务互操作框架

§3.1 分类体系

3.1.1 人机交互服务

3.1.2 信息管理服务

3.1.3 工作流服务

3.1.4 处理服务

3.1.5 通信服务

3.1.6 系统管理服务

§3.2 服务框架

3.2.1 客户服务

3.2.2 注册服务

3.2.3 处理服务

3.2.4 描绘服务

3.2.5 数据服务

3.2.6 服务元数据

§3.3 互操作协议栈

第四章 空间原子服务组合建模

§4.1 服务组合现状

4.1.1 McGovern等的服务组合模式

4.1.2 OGC的服务组合模式

4.1.3 服务组合的现状分析

§4.2 基于Petri网的空间原子服务组合建模

4.2.1 Petri网的基本概念

4.2.2 空间原子服务组合的Petri网模型

§4.3 服务组合模式及组合操作

4.3.1 服务组合模式

4.3.2 服务组合操作及代数性质

§4.4 服务组合Petri网模型的优点

第五章 面向服务的数据互操作

§5.1 网格空间信息服务的数据互操作

5.1.1 数据互操作的关键问题

5.1.2 数据互操作的体系结构

§5.2 空间元数据目录服务

5.2.1 空间元数据及其标准

5.2.2 空间元数据目录服务

§5.3 面向服务的数据互操作方法

5.3.1 数据互操作方法的现状

5.3.2 OGSA-DAI概述

5.3.3 基于OGSA-DAI的空间数据访问与集成

5.3.4 基于GML/OGSA-DAI的数据互操作实例

第六章 面向服务的功能互操作

§6.1 网格空间信息服务的功能互操作

6.1.1 功能互操作的关键问题

6.1.2 功能互操作的体系结构

§6.2 元服务框架

6.2.1 元服务技术的现状分析

6.2.2 网格空间信息服务的元服务需求

6.2.3 服务域概述

6.2.4 元服务框架的设计

6.2.5 元服务框架的实现

§6.3 面向服务的功能互操作方法

6.3.1 简单对象访问协议概述

6.3.2 基于SOAP的功能互操作过程

6.3.3 基于SOAP消息的空间数据交换

6.3.4 基于SOAP的功能互操作实例

第七章 原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7.1 原型系统的开发平台

7.1.1 GT3核心服务

7.1.2 GT3基本服务

§7.2 原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7.2.1 系统框架

7.2.2 体系结构

7.2.3 功能实现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8.1 论文总结

§8.2 主要创新点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致谢

发布时间: 2006-03-27

参考文献

  • [1].移动空间信息服务关键技术研究[D]. 陈飞翔.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遥感应用研究所)2006
  • [2].基于网格的空间信息服务关键技术研究[D]. 张建兵.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遥感应用研究所)2006
  • [3].面向物流的空间信息服务及其关键技术研究[D]. 戚铭尧.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遥感应用研究所)2006
  • [4].云环境下空间信息服务组合的自治愈关键技术研究[D]. 游兰.武汉大学2015
  • [5].混合网络中空间信息服务的快速发现[D]. 孟庆祥.武汉大学2009
  • [6].基于工作流的空间信息服务聚合技术研究[D]. 刘书雷.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6
  • [7].面向业务的空间信息服务应用开发体系链[D]. 姬伟.中国地质大学2010
  • [8].基于地理本体的移动GIS空间信息服务研究[D]. 钟海东.华东师范大学2011
  • [9].面向3G终端的移动地理信息服务研究[D]. 宁安良.中国海洋大学2010
  • [10].基于Agent的无线GIS关键技术研究[D]. 彭溢.武汉大学2010

相关论文

  • [1].网格计算环境下的3维空间信息应用研究[D]. 金宝轩.武汉大学2005
  • [2].基于事件语义的时空数据模型的研究[D]. 徐志红.武汉大学2005
  • [3].基于本体的网络地理服务中的关键问题研究[D]. 安杨.武汉大学2005
  • [4].分布式GIS服务链集成关键技术[D]. 贾文珏.武汉大学2005
  • [5].地理信息服务组合与空间分析服务研究[D]. 张霞.武汉大学2004
  • [6].基于网格的空间信息服务关键技术研究[D]. 张建兵.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遥感应用研究所)2006
  • [7].分布式空间信息服务开放互操作模型及其应用研究[D]. 龚震宇.铁道部科学研究院2006
  • [8].面向网格的海量时空数据访问、集成与互操作研究[D]. 张丰.浙江大学2007
  • [9].基于工作流的空间信息服务聚合技术研究[D]. 刘书雷.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6
  • [10].基于网格服务的地理空间信息共享平台关键技术研究[D]. 刘峰.山东科技大学2007

标签:;  ;  ;  ;  ;  ;  ;  

基于原子服务的网格空间信息服务互操作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