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人名誉权法律保护问题研究

自然人名誉权法律保护问题研究

论文摘要

名誉权,是指公民、法人对自己的名誉享有不受侵害的权利,任何用侮辱、诽谤、捏造事实,散布流言蜚语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使受害人遭受精神上的痛苦和心理上的创伤,遭受其他不利后果的,都是侵害公民名誉权的行为。名誉权是人格权中所包含的内容较为广泛的一项权利。名誉权分为公民的名誉权和法人的名誉权。现实生活当中,每个公民或者法人组织都享有名誉权,即享有对自己人格的社会评价不受干涉的权利。名誉权保护的是独立社会个体的人格尊严,保护其在社会生活中应受到的公正评价和对待。名誉权具有法定性、专属性、非财产性、特定性、普遍性的特征,它与荣誉权、肖像权、人格尊严等权利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侵害名誉权的行为一般具有五个方面的要件,即:在侵害对象上,被侵害人是特定人;在侵害方式上,主要是以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的名誉;在主观过错上,侵害人可能是故意,也可能是过失;在客观上,具有非法侵害他人名誉权的事实;在后果上,对被侵害人的名誉造成较严重的损害。但实践中我们还应注意不应认定为侵害公民名誉权行为的几种情况。 我国民法通则第120条和第134条规定了四种承担侵害公民名誉权民事责任的方式,即:停止侵害;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赔偿损失。这些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但是,如何正确运用这些方式来处理、制裁侵权人,法律没有具体规定,还处于探索阶段。保护名誉权在尊重与保障人权、贯彻以人为本理念、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应对现代科学技术挑战、加强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在名誉权法律保护中有一些重点问题值得我们探讨。比如名誉权保护与言论、出版与新闻自由,这两种权利之间的冲突,既是一个宪法问题,也是一个民法问题。当这两种权利或自由发生冲突时,更多地考虑其利益基础,发挥该权利和自由的最大正面效益,将是我们所追求的积极目标之一。名誉权保护中的社会评价降低认定问题,对受害人社

论文目录

  • 引言
  • 一、名誉权基本问题探析
  • (一) 名誉权的涵义界定
  • (二) 名誉权的特征分析
  • (三) 名誉权的主要内容
  • (四) 名誉权与相关权利的关系
  • 二、名誉权的侵害与保护
  • (一) 侵害名誉权的行为
  • (二) 侵害名誉权的责任
  • (三) 保护名誉权的意义
  • 三、名誉权法律保护中的重点问题探讨
  • (一) 名誉权保护中的言论、出版与新闻自由
  • (二) 名誉权保护中的社会评价降低认定问题
  • (三) 名誉权保护中的精神损害赔偿问题
  • 四、加强名誉权保护之建议
  • (一) 正确把握侵害名誉权行为的构成
  • (二) 准确掌握保护名誉权的原则界限
  • (三) 完善精神损害赔偿立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我国精神损害国家赔偿制度的构成与完善[J]. 法制与社会 2020(08)
    • [2].论精神损害的可赔偿性[J]. 时代法学 2019(01)
    • [3].教师喂药致幼儿死亡,责任谁来担[J]. 早期教育(教师版) 2017(01)
    • [4].敬畏历史,就是捍卫良知[J]. 求学 2017(31)
    • [5].精神损害索赔 谨防步入误区[J]. 法庭内外 2014(03)
    • [6].精神损害赔偿若干问题思考[J]. 法制博览 2017(28)
    • [7].论精神损害法律责任的独立性[J].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2016(01)
    • [8].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中精神损害法益侵害之浅析[J]. 法制博览 2016(21)
    • [9].追偿精神损害 莫入五个误区[J]. 晚霞 2014(15)
    • [10].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精神损害分析[J]. 东方企业文化 2014(17)
    • [11].试论法律规范中对人造成精神损害而提出的赔偿诉求[J]. 粮食问题研究 2014(06)
    • [12].国家侵权精神损害抚慰制度实施问题探讨[J]. 法学杂志 2011(02)
    • [13].侵权法上纯粹精神损害的界定[J]. 法制与经济(上旬刊) 2011(09)
    • [14].法律与医学双重视角下侵害健康权的精神损害[J]. 人民司法 2010(05)
    • [15].论过失导致的纯粹精神损害——以美国法为中心的考察[J]. 环球法律评论 2010(05)
    • [16].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程序性立法完善[J]. 法制博览 2015(33)
    • [17].精神损害赔偿制度若干问题浅析[J]. 大众商务 2009(24)
    • [18].违约所致精神损害的民法典保护[J].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 2019(06)
    • [19].丢失新人婚纱照 精神损害应赔偿[J]. 浙江人大 2009(09)
    • [20].论精神损害赔偿范围的确定[J].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8(02)
    • [21].精神损害抚慰金诉求常见误区[J]. 农村百事通 2018(20)
    • [22].农地征收中的精神损害补偿问题研究[J]. 浙江学刊 2013(01)
    • [23].论精神损害赔偿[J]. 法制与社会 2012(05)
    • [24].惊吓损害、健康损害与精神损害——以奥地利和瑞士的司法实践为素材[J].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2012(03)
    • [25].论精神损害赔偿严重精神损害的界定[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2(09)
    • [26].两大法系对反射精神损害保护的比较研究[J]. 法制与社会 2010(36)
    • [27].论精神损害之国家赔偿——兼评《国家赔偿法》之修改[J]. 公民与法(法学版) 2010(08)
    • [28].浅论刑事精神损害赔偿[J]. 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 2008(07)
    • [29].夫妻一方重婚行为致另一方的精神损害的法律分析--以周某诉张某离婚后损害责任纠纷案为例[J]. 法制博览 2017(17)
    • [30].论我国精神损害国家赔偿标准的完善——以刑事冤错案件为切入点[J].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5)

    标签:;  ;  ;  ;  

    自然人名誉权法律保护问题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