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血管肌筋膜包埋脂肪干细胞载体复合物构建血管化组织工程脂肪的实验研究

带血管肌筋膜包埋脂肪干细胞载体复合物构建血管化组织工程脂肪的实验研究

论文摘要

[背景及目的]外伤、感染或肿瘤切除等各种原因造成机体局部皮肤软组织的缺损,尤其是颜面部肿瘤或乳腺肿瘤的切除常致整个器官的缺失。这种器官的缺失及局部软组织缺损所致的形态畸形和功能障碍,目前临床上多以自体组织(皮瓣或肌皮瓣)及人工材料进行修复或充填,尽管这能有效地改善受区的组织缺损状况,但它们均存在着许多众所周知的缺点和不足。例如:自体组织的来源不足、皮瓣的血供问题以及由于供区损伤带来的继发性畸形等。因此,其临床应用受到极大的限制。此外,近年来还有其它多种多样的方法也被尝试,包括自体真皮移植,自体脂肪游离移植,胶原注射,人工材料充填等等。然而这些方法的治疗效果也不十分理想:例如人工材料的移植排斥反应,游离脂肪移植后的吸收问题给治疗效果带来不可预知性等。尽管修复软组织缺损的方法较多,却难以完全满足临床的需要。组织工程技术的出现为临床上更好的解决组织器官缺损等难题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组织工程技术能以少量种子细胞,经体外扩增后与生物材料复合植入体内,修复较大的组织或器官缺损,重建生理功能,为真正实现无损伤修复组织缺损和真正意义上的形态、结构与功能重建开辟了全新的途径。组织工程学的发展需要几个必备的因素,即:(1)可获得的种子细胞,并能控制其生长和组织形成;(2)结构精确的三维支架,以适合再造需要的组织量和形状,而且与细胞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3)适宜的微环境,能提供充分的血供和营养,维持细胞增殖和功能。目前已证实脂肪组织中存在类似骨髓基质细胞的间充质干细胞,且被命名为脂肪组织来源的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ADSCs)。这种干细胞经证实同样具有体内外多向分化潜能,如能向成熟脂肪细胞、成骨细胞、软骨细胞、肌肉细胞及心肌细胞定向转化,对多种组织的损伤具有良好的修复作用,而且取材方便,获取量大,不易造成供区继发畸形等,有望成为组织工程研究中的重要种子细胞。组织工程常用的支架材料分为天然材料和人工合成材料,天然材料包括:天然多糖类材料有纤维素、甲壳素、透明质酸等;天然蛋白质类材料有胶原和纤维蛋白等;人工合成的材料有聚乳酸(PLA)、聚乙醇酸(PGA)或两者聚合物聚乳酸-聚乙醇酸(PLGA)、聚四氟乙烯、羟基磷灰石、聚乙烯醇、海藻酸盐等。根据它们各自特点,已被不同程度地应用于组织工程的研究中。由于应用脂肪组织工程技术修复软组织缺损近年才引起学者们的关注,故而用于构建脂肪组织工程有效的生物材料支架研究不多,主要为可降解的多孔泡沫,如PLGA、透明质酸、膨体聚四氟乙烯等。然而,究竟何种材料能成为脂肪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理想载体尚不十分明确;同时关于脂肪组织工程血管化的研究国尚内罕见报道,因此,对这一课题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具有深远意义。本课题研究了成年兔ADSCs向脂肪细胞、成骨细胞及软骨细胞的体外定向诱导分化能力,同时判断ADSCs与海绵状Ⅰ型胶原支架复合后的生物相容性;进而采用BrdU标记的ADCSs作为种子细胞,以海绵状Ⅰ型胶原蛋白为支架,通过观察带血管肌筋膜包裹方法对移植物种子细胞的成活作用影响,以探讨ADSCs-载体复合物在体内成脂效应的理想途径和构建工程化、血管化的脂肪组织的适宜方法,为临床上自体脂肪组织移植修复软组织缺损及脂肪干细胞的有效移植提供理论依据。[材料与方法]1、成年兔脂肪干细胞(ADSCs)的分离培养与鉴定切取成年兔腹股沟皮下脂肪垫,使用酶消化法进行原代细胞培养及传代培养,观察细胞形态及功能变化,细胞传至第3代供实验使用。采用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细胞表面与干细胞相关的部分分子如CD29、CD34、CD44及CD49d,确定细胞类型;同时在体外对细胞进行向脂肪细胞、成骨细胞及软骨细胞诱导分化,并分别以油红O染色、茜素红染色及阿利辛蓝染色进行定性鉴定。2、BrdU体外脂肪干细胞标记及观察标记物对细胞生物学性状的影响BrdU体外标记第3代ADSCs,取P3代细胞以终浓度分别为5、10、15和20μmol/L的BrdU进行标记,分别记为A、B、C、D组;另一组不含BrdU,作为空白对照组E。标记12、24、48和72h后,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各组细胞阳性标记率,以确定BrdU的最佳标记浓度及最佳标记时间;相差显微镜及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生长情况及传代后细胞标记率的变化;检测ADSCs标记后向脂肪细胞分化的能力;使用MTT比色分析法检测标记后细胞的增殖及毒性情况。3、成年兔ADSCs与海绵状Ⅰ型胶原蛋白生物相容性的检测将标记后的P3代ADSCs与Ⅰ型胶原蛋白海绵支架体外联合培养,采用两种不同的混合方法(细胞直接滴加于支架表面法和细胞注射于支架内部法),测定细胞在支架上的黏附率,相差显微镜及电子显微镜动态观察细胞在支架上黏附、伸展、生长和增殖情况;检测ADSCs与支架复合后向脂肪细胞分化的能力;使用MTT比色分析法检测接种在支架的细胞的增殖情况。4、带血管肌筋膜包埋ADSCs-载体复合物构建血管化组织工程脂肪的体内研究经解剖分离成年兔两侧背阔肌肌皮瓣,分离形成带血管蒂的肌筋膜囊,分别包裹成脂诱导前、后的ADSCs与Ⅰ型胶原蛋白载体复合物(A组,n=10和B组,n=10),另将同样大小的复合物植入同一动物右侧臀大肌肌筋膜囊(无血管蒂)作为对照组(C组,n=10);而空支架组(D组)即不含细胞成份的空支架植入兔左侧臀大肌肌筋膜囊,各组实验均采用自身对照。术后8W取材,经油红O染色、HE染色和免疫组织荧光染色确定新生组织的性质;测定三组新生组织的湿重和微血管密度,分析评价带血管肌筋膜包裹方法对促进移植物血管化与种子细胞成活的影响。[结果]1.原代培养的ADSCs形态类似于成纤维细胞,具有很强的增殖及多向分化能力。分别在脂肪细胞诱导分化培养基、成骨细胞诱导分化培养基及软骨细胞诱导分化培养基的作用下,能分化出成熟的脂肪细胞、成骨细胞和软骨细胞;分别以油红O染色、茜素红染色及阿利辛蓝染色呈阳性。免疫荧光检测到细胞表面抗原分子CD29、CD44、CD49d表达呈阳性。2.第3代ADSCs经BrdU标记后进行免疫荧光染色,在荧光显微镜下胞核呈绿色荧光。总的看来,随着标记时间的延长和BrdU剂量的增加,标记率逐渐增高,BrdU终浓度为15μmol/L且标记48h后细胞标记率>90%,但标记时间继续延长和BrdU浓度继续增加,细胞标记率无明显增高。经统计分析表明BrdU标记ADSCs的最佳终浓度为15μmol/L,最佳标记时间为48h。与正常未标记细胞比较,标记后细胞的形态及生长增殖状况无明显差别,活细胞数>98%。细胞标记后不影响向脂肪细胞分化的能力。3.ADSCs可以在海绵状Ⅰ型胶原蛋白支架上生长并逐渐黏附,细胞未经成脂诱导前,ADSCs与支架的混合方式不同,细胞在支架上的黏附率也不同:ADSCs在支架表面滴加组(A组,n=6)的细胞黏附率为79.5%±2.5%;ADSCs在支架内部注射组(B组,n=6)的细胞黏附率92.7%±2.2%,A、B两组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965,P=0.002)。而ADSCs成脂诱导后注射于支架内部的黏附率为91.3%±1.5%(C组,n=6),B、C两组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89,P=0.424)。ADSCs与支架混合培养后不影响细胞的形态、生长增殖状况,对细胞无毒性反应;细胞与支架复合后不影响向脂肪细胞分化的能力。4.术后8W取材发现,A、B、C三组于移植物包埋区均可观察到新生组织形成;空白对照组(D组)未见新生组织形成。A组(n=10)新生组织平均湿重为0.0230g±0.0016g;B组(n=10)新生组织平均湿重为0.0251g±0.0019g;C组(n=10)新生组织平均湿重为0.0202g±0.0014g,A组与B组、B组与C组及A组与C组之间湿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HE染色及油红O染色均证实新生组织为成熟脂肪组织,胶原支架已完全吸收降解;免疫荧光染色阳性证实新生组织为外源性。各组新生微血管密度分别为:A组(n=10)28.5±3.7;B组(n=10)31.2±4.5;C组(n=10)19.3±2.6;A与C,B与C之间新生微血管密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1、本实验成功地从成年兔皮下脂肪组织中分离培养出脂肪干细胞(ADSCs)。建立了一整套有关ADSCs分离、培养和鉴定的较简便的方法。ADSCs具有很强的增殖和自我更新能力。ADSCs具有向脂肪细胞、成骨细胞和软骨细胞分化的潜能。ADSCs来源丰富、取材容易,创伤小,是理想的组织工程种子细胞,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2、BrdU标记ADSCs的最佳时间为48小时;最佳终浓度为15μmol/L;标记阳性率>90%。BrdU对细胞无毒副作用,安全性高,对细胞的生长增殖及成脂分化无明显影响。3、ADSCs可以在海绵状Ⅰ型胶原蛋白支架上逐渐黏附,细胞黏附率高,生长、增殖良好。支架对细胞无毒性反应。胶原蛋白材料与ADSCs之间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4、带血管蒂的肌筋膜瓣包裹法能够更好地促进移植物种子细胞的成活及血管化过程。利用带血管肌筋膜包裹ADSCs与支架材料复合物可构建出血管化组织工程脂肪。5、在所构建的血管化组织工程脂肪中,外源性植入的ADSCs和来源于血管蒂的血管内皮共同参与了新生脂肪组织的血管化过程。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兔脂肪干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与鉴定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附图
  • 第二章:BrdU标记兔脂肪干细胞的体外研究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附图
  • 第三章:兔脂肪干细胞与Ⅰ型胶原蛋白支架生物相容性的体实验研究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附图
  • 第四章:带血供肌筋膜包埋ADSCs-载体复合物构建血管化组织工程脂肪的实验研究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附图
  • 全文小结
  • 参考文献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攻读学位期间的成果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猪脂肪干细胞的特点及其应用[J]. 生物资源 2020(04)
    • [2].脂肪干细胞培养研究进展[J]. 东南国防医药 2019(01)
    • [3].脂肪干细胞移植修复急性挤压伤性肾损伤[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9(09)
    • [4].脂肪干细胞的急慢性炎症模型的建立[J].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9(04)
    • [5].脂肪干细胞的应用前景[J]. 广东化工 2017(23)
    • [6].脂肪干细胞成肌分化及修复骨骼肌损伤:应用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8(01)
    • [7].不同代数人脂肪干细胞分泌多种细胞因子水平的比较[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8(09)
    • [8].脂肪干细胞分离研究进展[J].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2018(04)
    • [9].人脂肪干细胞及其外泌体的分离与鉴定[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8(13)
    • [10].不同部位来源脂肪干细胞促进血管化的作用比较[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8(03)
    • [11].脂肪干细胞在脂肪移植中的应用进展[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5(21)
    • [12].氯化铵裂解法与非裂解法提取人脂肪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差异[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0(01)
    • [13].褪黑激素对犬脂肪干细胞向雪旺细胞分化过程中凋亡发生的抑制作用研究[J]. 中国兽医科学 2020(03)
    • [14].脂肪干细胞治疗骨关节炎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 浙江医学 2020(05)
    • [15].犊牛脂肪干细胞的分离、培养与鉴定[J]. 浙江农业学报 2019(02)
    • [16].大鼠脂肪干细胞的提取与鉴定[J].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9(01)
    • [17].脂肪干细胞上清液的应用及临床转化前景[J]. 广东医学 2018(02)
    • [18].脂肪干细胞对神经创伤修复的研究进展[J].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18(03)
    • [19].脂肪干细胞的培养鉴定及多向诱导分化[J]. 口腔医学研究 2017(08)
    • [20].脂肪干细胞对小鼠放射性唾液腺损伤的治疗作用[J]. 山东医药 2017(33)
    • [21].脂肪干细胞的分化功能及对游离脂肪移植后组织修复的应用研究进展[J]. 现代实用医学 2016(08)
    • [22].两种培养基诱导人和大鼠脂肪干细胞向脂肪细胞分化的比较[J].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2015(02)
    • [23].脂肪干细胞移植隆胸术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2015(06)
    • [24].家畜脂肪干细胞研究进展[J].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14(01)
    • [25].脂肪干细胞上清液培养雪旺细胞的实验研究[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4(16)
    • [26].脂肪干细胞在泌尿外科中的应用[J]. 江苏医药 2012(11)
    • [27].人脂肪干细胞的分离培养与生物学特性[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2(32)
    • [28].CRTER杂志关注“脂肪干细胞”研究热点[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11(10)
    • [29].本刊已出版的“脂肪干细胞研究”热点文章题录[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11(40)
    • [30].天然可降解脱钙骨基质材料复合脂肪干细胞的三维培养[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10(12)

    标签:;  ;  ;  ;  

    带血管肌筋膜包埋脂肪干细胞载体复合物构建血管化组织工程脂肪的实验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