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以前《金匮要略方》流传史研究

宋以前《金匮要略方》流传史研究

论文摘要

东汉医家张仲景所著的《伤寒论》成书及流传史已有系统研究及相关成果,而对《金匮要略方》的成书及流传史全面系统研究者尙甚少庠涤诤笳哐芯磕讯雀?大。本论文采用传统目录学、版本学、文献学研究法,同时应用统计学比较法,归纳法、演绎法,对宋以前(含宋代,以及与之同时段的金国)22部与张仲景医书流传相关的重要医籍进行了系统、全面地分析与研究,将相关条文进行了逐条逐字对比,力求寻找出《金匮要略方》的原本流传面目。此研究对于深入考察仲景《金匮要略方》流传史、探究仲景学术思想渊源、剖析在中医学发展史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仲景杂病学说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具有重要文献学价值。1.宋前《金匮要略方》相关概念及书目记载“金匮”是一种保存书籍或物品之处,而且多属于贵重物品,常应用于皇室机构。在《素问》《灵枢》中即出现含有“金匮”的篇名及文字,指珍贵之义。医家类含有“金匮”之名可见于晋·葛洪《金匮药方》。“玉函”并非专指放书之匣,乃为盛放宝物之所。先秦著作中使用“玉函”一词较少,自东晋时逐渐为人所用,唐宋时多见,北宋时由最初的宝物逐渐过度为盛宝物之容器,这一点与“金匮”之义十分接近。自葛洪起,首次在医书中启用“玉函”之名,之后从诸多唐宋著名诗人的作品中证实,“玉函方”逐渐成为医方宝物的代名词。随着“玉函”概念由大变小,唐宋时期将“玉函”“金匮”应用于医学书籍命名中已不足为奇。“要略”指略数其要,论其大体。“方”,原意指两船相并,但用于医学主要指单方及相合而成之药方。因此“金匮玉函要略方”之合称,当指“总结非常重要方书要点”之意。在了解“金匮玉函要略方”文字含义基础上,笔者从《汉书?艺文志》至《宋史·艺文志》共13种书目中收集了关于张仲景医书的目录学记载,这些记录将为分析《金匮》流传史提供可靠依据。2.宋以前《金匮要略方》书名与作者考证本章简要综述了《金匮要略方》作者张仲景的生平及传说事迹,重点研究了原书的书名释义。经引据各种史料、诗人文集、苏颂《本草图经》中仲景著作记载,认为汇集仲景医书现象非始于宋代,在此之前早已有之。葛洪巨著《玉函方》100卷,其中应含有仲景医书内容,而王洙发现的《金匮玉函要略方》及北宋命名《金匮要略方》时,也可能参考了葛洪著作。经详细比较《肘后备急方》葛序、《抱朴子内篇?杂应》篇、宋臣所校《金匮要略方》序文后记载等三段,笔者判断其中关于引用书籍等文字记载均出于葛洪。同时对照了现存《道藏》中题京里先生所撰内容,首次提出葛洪编撰《玉函方》或《金匮药方》时应参考了包含原属京里先生之著《金匮录》在内的多种书籍。

论文目录

  • 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宋以前《金匮要略方》相关概念及书目记载
  • 1.1 关于“金匮”的文字考证
  • 1.1.1 “金匮”的含义
  • 1.1.2 “玉函”的含义
  • 1.1.3 “要略”及“方”的含义
  • 1.2 历代史志书目中关于仲景医书的记载
  • 1.2.1 《汉书?艺文志》
  • 1.2.2 《小品方》
  • 1.2.3 《隋书经籍志》
  • 1.2.4 《日本国见在书目录》
  • 1.2.5 《旧唐书经籍志》
  • 1.2.6 《新唐书艺文志》
  • 1.2.7 《崇文总目辑释》
  • 1.2.8 《遂初堂书目》
  • 1.2.9 《郡斋读书志》
  • 1.2.10 《通志?艺文略》
  • 1.2.11 《直斋书录解题》
  • 1.2.12 《文献通考经籍考》
  • 1.2.13 《宋史?艺文志》
  • 1.3 小结
  • 2 宋以前《金匮要略方》书名与作者考证
  • 2.1 《金匮要略方》之作者
  • 2.2 《金匮要略方》之命名
  • 2.2.1 《金匮要略方》之命名来历
  • 2.2.2 《金匮要略方》书名释义
  • 2.2.3 史料中关于仲景著作的记载
  • 2.2.4 诗人文集及《本草图经》中仲景相关记载
  • 2.3 金匮、金匮录与“张仲景金匮录”考证
  • 2.3.1 与医学相关的“金匮录”记载
  • 2.3.2 京里著作存于《道藏》且部分与葛洪文一致
  • 2.4 小结
  • 3 《金匮玉函要略方》的发现及北宋校正医书局之整理
  • 3.1 《金匮玉函要略方》的发现者王洙
  • 3.1.1 王洙简要生平
  • 3.1.2 王洙主要著述
  • 3.1.3 王洙发现《金匮玉函要略方》的历史记载
  • 3.2 北宋校正医书局整理《金匮要略方》的前后过程
  • 3.2.1 校正医书局成立过程
  • 3.2.2 校正医书局主要成员及所校医书
  • 3.2.3 校正医书局所校仲景医书及今本《金匮》内容的确立
  • 3.3 小结
  • 4 未经北宋校定医书中保留的《金匮要略方》
  • 4.1 《肘后备急方》与《金匮要略方》
  • 4.1.1 《肘后备急方》出自《玉函方》或《金匮药方》
  • 4.1.2 《肘后备急方》与仲景医书相关记载
  • 4.2 《小品方》残卷与仲景医书
  • 4.2.1 《小品方》与《金匮要略方》内容完全一致者
  • 4.2.2 《小品方》与《金匮要略方》基本一致者
  • 4.2.3 《小品方》与《金匮要略方》方义、药物组成接近者
  • 4.3 敦煌医书所载《金匮要略方》
  • 4.3.1 敦煌文献与《金匮要略方》
  • 4.3.2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与《金匮要略方》
  • 4.4 《医心方》所载今本张仲景医书
  • 4.4.1 《医心方》所载“仲景”与今本《金匮玉函经》、《金匮》内容相关
  • 4.4.2 《医心方》所载仲景医书中方名相似内容
  • 4.4.3 《医心方》所载仲景医书中未见内容
  • 4.4.4 结论
  • 4.5 《太平圣惠方》与《金匮要略方》
  • 4.5.1 《太平圣惠方》卷8~14 中与《金匮要略方》相关条文
  • 4.5.2 《太平圣惠方》与《金匮要略方》条文比较
  • 4.6 《本草图经》与仲景医书
  • 4.6.1 苏颂《本草图经》及所引张仲景论及方
  • 4.6.2 《本草图经》所引仲景医书佚文分析
  • 4.6.3 《本草图经》所引仲景医书时代性分析
  • 4.6.4 《本草图经》所引今本《伤寒论》、《金匮》未载内容
  • 4.7 小结
  • 5 北宋校定其它医书中所载的《金匮要略方》
  • 5.1 《针灸甲乙经》与张仲景医书
  • 5.1.1 皇甫谧所载张仲景其人
  • 5.1.2 《针灸甲乙经》所载张仲景医书内容
  • 5.2 《脉经》与《金匮要略方》
  • 5.2.1 《脉经》的作者及成书
  • 5.2.2 《脉经》与仲景《金匮要略方》之间关系
  • 5.2.3 《脉经》与仲景医书篇章目录比较
  • 5.3 《诸病源侯论》与《金匮要略方》
  • 5.3.1 《诸病源侯论》与仲景《金匮要略方》相关内容
  • 5.3.2 《诸病源侯论》伤寒候与仲景医书相关内容
  • 5.4 《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与《金匮要略方》
  • 5.4.1 《千金要方》中的“仲景”相关
  • 5.4.2 《千金翼方》中的“仲景”文献
  • 5.4.3 《千金要方》中的“金匮”及“要略”
  • 5.4.4 《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中未加注明、实与《金匮》相关内容
  • 5.5 《外台秘要方》与《金匮要略方》
  • 5.5.1 《外台秘要方》中所引用的仲景医书
  • 5.5.2 《外台秘要方》中与仲景《金匮要略方》相关内容
  • 5.6 小结
  • 6 北宋校定仲景医书后宋金诸家所载的《金匮要略方》
  • 6.1 《伤寒总病论》与《金匮要略方》
  • 6.1.1 庞安时的生平经历
  • 6.1.2 庞安时《伤寒总病论》中仲景医书相关记载
  • 6.2 《重校证活人书》与《金匮要略方》
  • 6.2.1 与今本《金匮要略方》基本相同者
  • 6.2.2 与今本《金匮要略方》不同者
  • 6.2.3 原引自《金匮要略方》而实出于《伤寒论》者
  • 6.2.4 原文中所载的“金匮玉函”
  • 6.2.5 关于民间流传仲景伪书的记载
  • 6.3 《注解伤寒论》等成无己著作与仲景医书
  • 6.3.1 成无己生平及经历著述
  • 6.3.2 成无己著作中收载的仲景《金匮要略方》内容
  • 6.4 《本草衍义》与仲景医书
  • 6.4.1 寇宗奭及《本草衍义》简介
  • 6.4.2 《本草衍义》中所载仲景医书内容
  • 6.4.3 题为“张仲景”、“仲景”而不见于今本《伤寒论》、《金匮要略方》者
  • 6.5 《伤寒百证歌》等许氏著作与《金匮要略方》
  • 6.5.1 许叔微生平及经历著述
  • 6.5.2 许氏著作中所收载的仲景相关内容
  • 6.5.3 许氏著作中关于引用文字的其它佐证
  • 6.5.4 许氏《伤寒百证歌》可证《金匮玉函经》非为伪书
  • 6.6 《伤寒补亡论》与《金匮要略方》
  • 6.6.1 《伤寒补亡论》作者及成书
  • 6.6.2 《伤寒补亡论》中与《金匮要略方》相关内容
  • 6.7 小结
  • 7 结论
  • 8 参考书目及文献
  • 9 个人简历
  • 10 致谢
  • 文中版式说明
  • 相关论文文献

    • [1].上图藏《金匮要略方》抄写者吴迁续考[J]. 中医药文化 2020(01)
    • [2].肾气丸在《金匮要略》中的描述及临床运用[J]. 中医临床研究 2020(23)
    • [3].《金匮要略》虚劳论治体系在癌因性疲乏中的应用[J]. 中医肿瘤学杂志 2019(05)
    • [4].《金匮要略》治疗观思想探讨[J]. 中医临床研究 2017(32)
    • [5].运用《金匮要略》理念辨治肿瘤的实践体会[J]. 江苏中医药 2018(11)
    • [6].《金匮要略》“瘀血”证治[J]. 河南中医 2017(03)
    • [7].《金匮要略》气机升降出入失常研究现状[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01)
    • [8].《金匮要略》痹病证治规律研究与应用[J]. 新中医 2016(12)
    • [9].岭南医家苏世屏《金匮要略原文真义》学术特点初探[J]. 中医文献杂志 2017(02)
    • [10].《金匮要略》与《傅青主女科》论带下[J]. 河南中医 2017(07)
    • [11].《金匮要略正义》考述[J]. 中医文献杂志 2017(03)
    • [12].《金匮要略》“因势利导”治则探析[J].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5(12)
    • [13].《金匮要略》病名特点及其规范[J]. 中医学报 2016(03)
    • [14].对《金匮要略》中消渴病的辨治思考[J]. 世界中医药 2016(02)
    • [15].论《金匮要略》中薏苡仁的运用及证候分析[J]. 中医临床研究 2016(11)
    • [16].《金匮要略》妇人病三篇研究现状[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03)
    • [17].《金匮要略》病案模拟教学的探索研究[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6(12)
    • [18].《金匮要略》从肝论治妇人病探析[J]. 亚太传统医药 2016(13)
    • [19].以工作坊形式组织《金匮要略》教学的体会[J]. 光明中医 2016(16)
    • [20].浅析《金匮要略广注》成书背景[J]. 中医药文化 2016(05)
    • [21].《金匮要略》中针灸疗法临床应用探析[J]. 光明中医 2015(02)
    • [22].《金匮要略》中的预防医学思想浅析[J]. 内蒙古中医药 2015(02)
    • [23].《金匮要略》痰饮与水气病证治核心思想探析及临床运用[J]. 中医药通报 2015(04)
    • [24].《金匮要略》学习方法的实践与思考[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5(16)
    • [25].结合《金匮要略》课程讲解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教学体会[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5(25)
    • [26].从《金匮要略》浅谈温药治疗哮喘[J]. 现代养生 2017(10)
    • [27].PBL与LBL相结合教学法在《金匮要略》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科学中国人 2017(24)
    • [28].浅析《金匮要略》中“足”与“脚”的区别[J]. 国医论坛 2013(06)
    • [29].李彣《金匮要略广注》研究[J]. 吉林中医药 2013(12)
    • [30].从《金匮要略》虫类药运用谈痹证治疗[J].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2013(06)

    标签:;  ;  ;  ;  

    宋以前《金匮要略方》流传史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