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创脉搏式血氧饱和度检测仪的设计及研究

无创脉搏式血氧饱和度检测仪的设计及研究

论文摘要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日益严重以及老龄化导致的慢性病发病率的升高,传统的医疗监护手段因其功能不足和费用高昂等弊端,将无法满足越来越重视保健养生的人民大众的需要。我国的新医保体系更加重视全民覆盖,因此在有限的财力物力基础上为人民提供合理和公平的医疗服务,已成为国家医疗事业战略发展的巨大需求。世界保健业的发展已步入以个体化医疗为特色的新阶段,而传统的以发病后治疗为主的医疗方式也将朝着预防和保健养生为主的方向发展。应此需求,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不断发展也促使加快研发低成本、小型化、集成化的智能化的医疗仪器,建立多层次面向个人、家庭、小区和医院的医疗体系,帮助缓解当前医疗保健系统的压力,从而进一步提升我国健康产业技术水平,最终实现医疗保健的全民覆盖。本研究正是基于设计低成本医疗仪器的考虑,利用TI公司具有超低功耗特性的MSP430系列单片机,设计了无创式的脉搏式血氧饱和度检测系统。本研究是中科院低成本健康项目资助的课题——基于人体传感器网络的低成本运动健康系统的一部分。本研究完成了整体技术方案的设计,系统硬件各模块的具体电路设计,仿真与测试,以及片上系统的采集数据的处理,并通过串口发送至PC机系统后,用Visual C++编写的界面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数字滤波,计算出了血氧饱和度以及脉率,并显示了其数值。发送至PC机系统的数据也可以保存为文档形式做更深入的研究。本研究的工作及成果对于促进医疗保健行业的发展将起到十分积极的推动作用。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血氧饱和度的生理学基础
  • 1.2 本研究内容的背景及意义
  • 1.3 血氧饱和度检测仪的国内外研究概况
  • 1.3.1 血氧饱和度检测仪国外研究概述
  • 1.3.2 血氧饱和度检测仪的国内研究概述
  • 1.3.3 血氧饱和度检测技术的前景展望
  • 1.4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组织架构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本研究的组织架构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脉搏式血氧饱和度检测的理论基础
  • 2.1 脉搏波的基础知识
  • 2.1.1 脉搏波的产生与传播
  • 2.1.2 脉搏波的特征
  • 2.1.3 脉搏波研究的临床意义
  • 2.2 光电测量法的基本原理
  • 2.2.1 朗伯比尔定律
  • 2.2.2 血氧饱和度的光电测量法原理
  • 2.2.3 血氧饱和度的脉搏式测量原理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测量技术与总体设计
  • 3.1 系统总体设计简述
  • 3.2 测量技术方案
  • 3.2.1 测量部位的选择
  • 3.2.2 测量波长的选择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硬件部分设计
  • 4.1 系统硬件设计概述
  • 4.2 系统硬件各模块设计
  • 4.2.1 探头驱动电路
  • 4.2.2 光电转换电路
  • 4.2.3 直流隔离电路
  • 4.2.4 前置放大电路
  • 4.2.5 低通滤波电路
  • 4.2.6 工频陷波器
  • 4.2.7 自动增益控制
  • 4.2.8 电平抬升电路
  • 4.2.9 电源管理模块
  • 4.2.10 串行通信模块
  • 4.3 防干扰与接地
  • 4.3.1 地线干扰机理
  • 4.3.2 地线干扰对策
  • 4.3.3 地线设计原则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软件部分设计
  • 5.1 系统软件部分设计概述
  • 5.2 片上系统设计
  • 5.2.1 MSP430 系列单片机简介
  • 5.2.2 时序脉冲控制
  • 5.2.3 时钟脉冲的产生
  • 5.2.4 A/D 采集模块
  • 5.2.5 串口初始化设置
  • 5.3 PC机系统设计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系统的实现及测试
  • 6.1 血氧饱和度的经验曲线
  • 6.2 血氧饱和度的标定方法
  • 6.3 血氧饱和度的算法研究
  • 6.3.1 脉搏血氧信号的计算
  • 6.3.2 脉搏血氧信号的提取
  • 6.3.3 脉搏波干扰信号的消除
  • 6.4 测量实验与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相关论文文献

    • [1].5G移动医疗监护系统的设计[J]. 通信技术 2020(03)
    • [2].可穿戴医疗监护设备的发展现状及应用[J]. 医疗装备 2020(19)
    • [3].基于蓝牙4.0的养老机构无线医疗监护系统[J]. 科技与创新 2017(02)
    • [4].无线医疗监护网络安全机制研究[J].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7(03)
    • [5].物联网下的远程移动医疗监护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 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 2016(09)
    • [6].浅谈医疗监护技术的应用[J]. 科技展望 2016(30)
    • [7].可穿戴医疗监护服装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 纺织学报 2015(06)
    • [8].ICU病房中医疗监护设备的临床应用[J]. 人人健康 2017(14)
    • [9].无线医疗监护系统设计中的ZigBee技术应用[J]. 科学中国人 2017(12)
    • [10].基于ZigBee的养老院医疗监护系统的设计[J]. 数字技术与应用 2013(12)
    • [11].基于ZigBee的无线医疗监护系统的研究与设计[J]. 电视技术 2013(14)
    • [12].数据融合模型在医疗监护领域的应用[J]. 无线互联科技 2012(07)
    • [13].无线技术在医疗监护中应用的进展[J]. 护理与康复 2011(02)
    • [14].医疗监护技术现状分析与探讨[J]. 中国医疗设备 2011(07)
    • [15].药物Ⅰ期临床试验医疗监护的探讨[J].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2010(05)
    • [16].ZigBee无线通信技术在医疗监护领域的应用[J]. 生物医学工程学进展 2008(03)
    • [17].基于医疗监护的无线体域网接收系统设计[J]. 医学信息学杂志 2020(03)
    • [18].基于ZigBee的医疗监护系统的设计与研究[J]. 微型机与应用 2013(19)
    • [19].基于ZigBee的无线医疗监护系统设计[J].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3(03)
    • [20].基于ZigBee的无线医疗监护系统设计[J]. 微计算机信息 2012(01)
    • [21].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15年医疗监护与防治分析[J]. 中外医疗 2009(24)
    • [22].蓝牙无线通信技术在医疗监护中的应用[J]. 微计算机信息 2008(17)
    • [23].基于低频唤醒的半主动式无线医疗监护节点设计[J]. 科技资讯 2008(25)
    • [24].基于痛苦表情识别的智能医疗监护系统[J]. 国外电子测量技术 2020(03)
    • [25].基于6LoWPAN的物联网医疗监护系统设计[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7(14)
    • [26].基于物联网的移动医疗监护系统[J]. 中国数字医学 2011(06)
    • [27].面向家庭的ZigBee医疗监护网络研究[J].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2012(03)
    • [28].移动云环境下远程医疗监护研究[J]. 医学信息学杂志 2019(06)
    • [29].可穿戴设备在医疗监护管理中的应用探索[J]. 中国数字医学 2016(12)
    • [30].一种无负荷远程医疗监护网络平台的研究与设计[J]. 电子世界 2017(09)

    标签:;  ;  ;  ;  

    无创脉搏式血氧饱和度检测仪的设计及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