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掺杂氧化锌纳米线的制备及性质研究

硫掺杂氧化锌纳米线的制备及性质研究

论文摘要

ZnO是一种重要的宽禁带隙(Eg=3.3eV)半导体材料,它的激子束缚能高达60meV。因此,氧化锌材料在紫外光电器件方面有巨大的应用潜力。近年来在短波长发光器件、光探测器件以及抗辐射、高频和大功率电子器件方面的发展十分迅速。目前,有关氧化锌研究部分主要集中在低维氧化锌纳米材料的制备、紫外激光发射和可见发光机制等方面。首先,本文中我们采用电场辅助电化学沉积法,利用阳极氧化铝模板(AAO),使用0.00166 mol/L的Zn(NO3)2,0.0125 mol/L NaNO3水溶液制备了高度择优取向的ZnO单晶纳米线。X射线衍射仪(XRD)、隧道电子显微镜(TEM)、选取电子衍射(SADE)、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所得样品的结构、形貌以及化学组分分析表明,所得纳米线是沿(101)择优取向的六方纤锌矿结构单晶氧化锌纳米线,纳米线长约几十微米、直径约70~120nm。在PL谱中,除了有典型的ZnO纳米线强紫外(UV)发光峰和较弱绿光发光峰外,还有在412~430nm处的新的强蓝光发光峰和在464 nm处的蓝绿光发光峰。在617nm处还有一尖锐的、光强较强的红光发光峰。其次,我们采用相同的制备方法,使用0.00125 mol/L的Zn(NO3)2,0.0125mol/L Na2S水溶液制备了高度择优取向的硫掺杂ZnO单晶纳米线。XRD、TEM、SADE对所得样品的结构、形貌分析表明,所得纳米线S掺杂前后纳米线直径没有明显的变化,约70~120 nm,长度约几到几十个微米;掺杂前纳米线较光滑,S掺杂后在一些局部区域ZnO纳米线的直径有了一定的增加。XPS对化学组成的分析进一步证实掺杂硫原子的存在。用PL谱对S掺杂前后的ZnO纳米线进行光学特性测量发现,S掺杂较大地改变了ZnO纳米线的发光性质。除了有典型的ZnO纳米线在378、392nm处的强紫外发光峰和在507、533 nm处的较弱绿光发光峰外,还有在406、420、434nm处的新的强蓝光发光峰和在456 nm处的蓝绿光发光峰。与ZnO纳米线光致发光谱相比,在617nm处尖锐的、光强较强的红光发光峰消失。最后,研究了ZnO纳米线发光机制及硫掺杂对ZnO纳米线发光性质的影响。对比发现,当S取代ZnO中O的位置,近带边发射(NBE)会产生的蓝移,且光强增大。深能级发射强度稍有降低。近带边与深能级发射强度之比增大,说明带边本征紫外发射并没有由于硫掺杂而被抑制。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纳米线的特殊性能
  • 1.2.1 纳米线的电性能
  • 1.2.2 纳米线的光性能
  • 1.2.3 纳米线的磁性能和巨磁电阻现象
  • 1.3 纳米ZnO的研究与发展
  • 1.3.1 氧化锌的结构
  • 1.3.2 非化学计量的ZnO晶体能带结构
  • 1.3.3 掺杂对ZnO的性能的影响
  • 1.3.4 纳米ZnO的研究概况
  • 1.4 ZnO纳米线的制备工艺
  • 1.4.1 模板限制辅助生长法
  • 1.4.2 金属有机气相外延(MOVPE)
  • 1.4.3 热蒸发
  • 1.4.4 气相沉积法
  • 1.5 本论文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阳极氧化铝模板的制备和表征
  • 2.1 引言
  • 2.2 阳极氧化铝膜的结构模型
  • 2.2.1 Keller模型
  • 2.2.2 Murphy模型
  • 2.2.3 Wood模型
  • 2.2.4 Wada模型
  • 2.3 实验过程
  • 2.3.1 实验仪器和试剂
  • 2.3.2 实验方法
  • 2.3.3 铝阳极氧化
  • 2.3.4 后处理
  • 2.3.5 实验观察
  • 2.4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 2.4.1 X射线衍射(XRD)分析
  • 2.4.2 扫描电镜(SEM)观察与分析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纳米线的制备与表征
  • 3.1 电沉积技术
  • 3.1.1 电化学沉积与硬模板结合制备纳米材料
  • 3.1.2 电泳沉积制备纳米线
  • 3.2 样品制备、表征及结果
  • 3.2.1 ZnO纳米线的制备、结构表征及结果
  • 3.2.2 硫掺杂氧化锌纳米线的制备、结构表征及结果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ZNO纳米线发光性质研究
  • 4.1 半导体光学性质简介
  • 4.1.1 本征发光
  • 4.1.2 非本征发光
  • 4.2 体材料ZnO光学性质
  • 4.2.1 吸收和反射
  • 4.2.2 光发射
  • 4.3 ZnO纳米线的光致发光
  • 4.3.1 近带边发射
  • 4.3.2 ZnO纳米线的绿光发射机制
  • 4.4 硫掺杂ZnO纳米线光致发光机制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结论
  • 致谢
  • 附录:在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 [1].用不同气氛和不同温度的氧化法制备氧化锌纳米线的研究[J]. 热处理 2012(02)
    • [2].氧化锌纳米线晶体管的电学特性研究[J]. 半导体技术 2011(10)
    • [3].单根砷掺杂氧化锌纳米线场效应晶体管的电学及光学特性[J]. 物理学报 2009(06)
    • [4].基于单根氧化锌纳米线的场效应管的光电特性研究[J].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2008(01)
    • [5].紫外表面等离激元在基于氧化锌纳米线的半导体-绝缘介质-金属结构中的输运特性研究[J]. 物理学报 2014(02)
    • [6].无催化剂气相沉积法直接制备用于紫外光检测的氧化锌纳米线网(英文)[J].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18(11)
    • [7].氧化锌纳米线场发射第一性原理研究[J]. 人工晶体学报 2014(01)
    • [8].《自然》2008年度最佳图片[J]. 世界科学 2009(01)
    • [9].过渡金属掺杂氧化锌纳米线磁性研究(英文)[J].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3)
    • [10].超长氧化锌纳米线的制备及其气敏性能和紫外传感应用研究[J]. 发光学报 2014(05)
    • [11].氧化锌纳米线尿酸氧化酶固定性能(英文)[J].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 2009(02)
    • [12].硅衬底上聚丙烯酰胺/氧化锌纳米线薄膜蓝色发光二极管[J]. 高分子学报 2009(01)
    • [13].基于氧化锌纳米线表面传导场发射阴极的研究[J]. 功能材料 2011(08)
    • [14].表面态和线间距对氧化锌纳米线/聚(3-己基噻吩)复合纳米结构光伏性能的影响(英文)[J]. Science Bulletin 2016(03)
    • [15].高比表面积氧化锌纳米线的制备[J].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2009(S2)
    • [16].综合信息[J]. 无机盐工业 2011(08)
    • [17].前沿扫描十则[J]. 农村青少年科学探究 2013(10)
    • [18].氧化锌纳米线介电电泳组装及电学特性的实验研究[J]. 现代化工 2018(02)
    • [19].低维结构策略构筑基于钙钛矿纳米片/氧化锌纳米线的柔性宽光谱探测器(英文)[J]. Science China Materials 2020(01)
    • [20].纳米金刚石和氧化锌纳米线的协同效应提高紫外光电响应(英文)[J].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19(01)
    • [21].ZnO纳米线的气相沉积法自催化生长及发光性能研究[J]. 材料导报 2011(16)
    • [22].不同波长光激发下氧化锌纳米线的发光特性研究[J]. 上海电机学院学报 2009(02)
    • [23].垂直氧化锌纳米线中的激射现象(英文)[J]. 发光学报 2011(05)
    • [24].铟掺杂氧化锌纳米线的制备及光致发光特性[J]. 硅酸盐学报 2010(02)
    • [25].科学的世界很精彩[J]. 自然杂志 2008(02)
    • [26].钨电极与氧化锌纳米线接触的电学特性[J].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2009(09)
    • [27].利用核径迹技术制备氧化锌(ZnO)纳米线的初步研究[J].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年报 2009(00)
    • [28].基于氧化锌纳米线的硅谐振式加速度计(英文)[J]. 光学精密工程 2009(06)
    • [29].科学美学教育探索——以ZnO纳米结构中的美学为例[J]. 电子世界 2020(01)
    • [30].自催化方式制备ZnO纳米线及光致发光特性[J]. 半导体技术 2010(03)

    标签:;  ;  ;  ;  

    硫掺杂氧化锌纳米线的制备及性质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