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纤溶酶得产生菌选育、发酵优化及酶学性质研究

新型纤溶酶得产生菌选育、发酵优化及酶学性质研究

论文摘要

豆豉纤溶酶是从中国传统的大豆发酵食品——豆豉中发现的新型纤溶酶。这种酶不仅具有较高的纤溶活性,而且无毒副作用,不引起内出血,在体内半衰期长。因此豆豉纤溶酶无论作为抗血栓药物还是预防血栓栓塞性疾病的保健食品,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开发价值。然而,现有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纤溶酶产生菌种的筛选、发酵条件的优化等方面,对于豆豉纤溶酶的分离纯化及酶学性质的研究非常有限,对其核苷酸和氨基酸分子水平的研究更为鲜见。基于以上情况,为了获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纤溶酶,本论文从广泛收集的各种豆豉成品及半成品中筛选具有纤溶活性的菌株,并进行菌种鉴定;采用物理和化学手段分别对筛选到的菌株进行诱变;对纤溶酶产生菌的突变株进行发酵条件优化;对纤溶酶进行分离纯化工艺路线的研究;另外,采用PCR技术扩增豆豉纤溶酶成熟肽编码区片段,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并推导出其氨基酸序列与其它纤溶酶进行同源性分析;为了进一步验证该纤溶酶是否为新型的纤溶酶,我们对该纤溶酶的酶学性质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从全国各地广泛收集的豆豉成品与半成品中,筛选到6株菌落形态各异,纤溶酶产量不同的菌株。其中,菌株DC-12具有最高的纤溶酶产量,其纤溶酶活性为200IU/mL,比酶活为101IU/mg。对菌株DC-12进行菌落形态、菌体特征的观察以及生理生化实验,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subtilis)。将菌株DC-12提交至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进行权威鉴定,鉴定结果与实验结果相符,证明DC-12确为枯草芽孢杆菌。 首次采用亚硝酸对枯草芽孢杆菌DC-12进行化学诱变,得到两株突变菌株DC-12N8和DC-12N10,其纤溶酶产量比野生型菌株分别提高了3.6和3.7倍,为720IU/mL和740IU/mL。对枯草芽孢杆菌DC-12进行紫外线诱变,得到一株突变株DC-12U8,其纤溶酶产量比野生型菌株提高了4.7倍,达到950IU/mL。对这三种突变株进行了遗传稳定性分析实验,结果表明DC-12N10和DC-12U8的高产纤溶酶特性在传代过程中逐渐减弱,而DC-12N8具有良好的遗传稳定性,经连续10代传代,纤溶酶产量仍然很稳定,因此,选择DC-12N8作为本论文研究的出发菌株。 经过发酵培养基优化,突变株DC12-N8高产纤溶酶的最佳碳源为可溶性淀粉,浓度为3%;最佳复合氮源为大豆蛋白胨和酵母膏,浓度分别为3%和0.5%;最佳无机盐组合为:0.6%K2HPO4,0.1%KH2PO4,0.075%MgSO4,0.02%CaCl2。突变株DC12-N8发酵高产纤溶酶的最佳培养条件为:150mL三角瓶中装液量30mL;调节培养基初始pH为7.0;以3%接种量接入经过24h培养的种子培养液;在30℃、150r/min条件下进行振荡培养。在最佳发酵培养基和发酵条件下,突变株DC12-N8发酵液可获得的最大纤溶酶产量为2665IU/mL,最大比酶活为1329IU/mg。 枯草芽孢杆菌突变株DC-12N8发酵液经35%~60%硫酸铵分段盐析、DEAE-Sepharose Fast Flow阴离子交换层析、CM-Sepharose Fast Flow阳离子交换层析和Sephadex G-75凝胶过滤,可获得电泳纯的豆豉纤溶酶。每升发酵液经过一系列的分离纯化,可获得4.5mg活性蛋白,每毫克蛋白活力达69788Iu,纯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血栓的形成机理
  • 1.3 抗凝疗法
  • 1.4 抗血小板疗法
  • 1.5 溶栓疗法
  • 1.5.1 纤溶系统
  • 1.5.2 溶栓药物的研究进展
  • 1.6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 第二章 豆豉纤溶酶产生菌种的筛选及鉴定
  • 2.1 实验材料
  • 2.2.1 菌种来源
  • 2.1.2 主要试剂
  • 2.1.3 培养基
  • 2.2 主要仪器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缓冲液的配制
  • 2.3.2 双层纤维蛋白平板的配制
  • 2.3.3 LB-纤维蛋白平板的配制
  • 2.3.4 纤溶活性的测定
  • 2.3.5 纤溶酶产生菌种的筛选
  • 2.3.6 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 2.3.7 菌种的鉴定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尿激酶活性标准曲线
  • 2.4.2 蛋白质含量标准曲线
  • 2.4.3 菌种的筛选
  • 2.4.4 菌种的鉴定
  • 2.4.5 讨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豆豉纤溶酶产生菌种DC-12的诱变
  • 3.1 实验材料
  • 3.1.1 菌种
  • 3.1.2 主要试剂
  • 3.1.3 培养基
  • 3.2 主要仪器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出发菌株的纯化
  • 3.3.2 菌种活化与前培养
  • 3.3.3 菌悬液的制备
  • 3.3.4 诱变剂量的确定
  • 3.3.5 诱变处理
  • 3.3.6 后培养
  • 3.3.7 初筛
  • 3.3.8 复筛
  • 3.3.9 筛选标准
  • 3.3.10 突变株菌落形态和细胞形态观察
  • 3.3.11 遗传稳定性试验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诱变剂剂量的确定
  • 3.4.2 筛选结果
  • 3.4.3 突变株菌落形态及细胞形态观察
  • 3.4.4 突变株的遗传稳定性分析
  • 3.4.5 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豆豉纤溶酶产生菌突变株DC-12N8发酵条件的研究
  • 4.1 实验材料
  • 4.1.1 菌种
  • 4.1.2 主要试剂
  • 4.1.3 培养基
  • 4.2 主要仪器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斜面菌种的保存
  • 4.3.2 种子培养条件
  • 4.3.3 未优化的发酵培养条件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培养基成分及培养条件的优化
  • 4.4.2 发酵过程曲线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豆豉纤溶酶的分离纯化
  • 5.1 实验材料
  • 5.1.1 粗酶液
  • 5.1.2 试剂
  • 5.2 主要仪器设备
  • 5.3 实验方法
  • 5.3.1 层析缓冲液的配制
  • 5.3.2 硫酸铵分段盐析
  • 5.3.3 DEAE-Sepharose Fast Flow层析
  • 5.3.4 CM-Sepharose Fast Flow层析
  • 5.3.5 Sephadex G-75凝胶过滤
  • 5.3.6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硫酸铵分段盐析
  • 5.4.2 DEAE-Sepharose Fast Flow层析
  • 5.4.3 CM-Sepharose Fast Flow层析
  • 5.4.4 Sephadex G-75凝胶过滤
  • 5.4.5 分子量的测定
  • 5.4.6 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豆豉纤溶酶DN-FE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 6.1 实验材料
  • 6.1.1 菌株与质粒载体
  • 6.1.2 主要试剂
  • 6.1.3 培养基
  • 6.2 主要仪器设备
  • 6.3 实验方法
  • 6.3.1 豆豉纤溶酶DN-FE基因的PCR扩增
  • 6.3.2 DN-FE基因的克隆
  • 6.3.3 DN-FE基因的序列测定及分析
  • 6.4 结果与讨论
  • 6.4.1 从豆豉纤溶酶菌株洲总DNA中克隆的DN-FE基因
  • 6.4.2 PCR产物的克隆及重组子的鉴定
  • 6.4.3 DN-FE基因测序及序列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豆豉纤溶酶DN-FE酶学性质的研究
  • 7.1 实验材料
  • 7.1.1 菌种
  • 7.1.2 主要试剂
  • 7.2 主要仪器设备
  • 7.3 实验方法
  • 7.3.1 豆豉纤溶酶DN-FE的最适反应温度
  • 7.3.2 豆豉纤溶酶DN-FE的最适反应pH
  • 7.3.3 豆豉纤溶酶DN-FE的温度稳定性
  • 7.3.4 豆豉纤溶酶DN-FE的pH稳定性
  • 7.3.5 金属离子对豆豉纤溶酶DN-FE酶活力的影响
  • 7.3.6 抑制剂对豆豉纤溶酶DN-FE酶活力的影响
  • 7.3.7 豆豉纤溶酶DN-FE酰胺水解活性的测定
  • 7.3.8 豆豉纤酶DN-FE水解酷蛋白活性的测定
  • 7.3.9 豆豉纤溶酶DN-FE溶解纤维蛋白的作用方式
  • 7.4 结果与讨论
  • 7.4.1 豆豉纤溶酶DN-FE的最适反应温度
  • 7.4.2 豆豉纤溶酶DN-FE的最适反应pH
  • 7.4.3 豆豉纤溶酶DN-FE的温度稳定性
  • 7.4.4 豆豉纤溶酶DN-FE的pH稳定性
  • 7.4.5 金属离子对豆豉纤溶酶DN-FE酶活力的影响
  • 7.4.6 抑制剂对豆豉纤溶酶DN-FE酶活力的影响
  • 7.4.7 豆豉纤溶酶DN-FE酰胺水解活性的测定
  • 7.4.8 豆豉纤溶酶DN-FE水解蛋酪蛋白活性的测定
  • 7.4.9 豆豉纤溶酶DN-FE溶解纤维蛋白的作用方式
  • 7.4.10 不同来源的纤溶酶酶学性质的比较
  • 7.4.11 讨论
  • 7.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附录 豆豉纤溶酶产生菌DC-12菌种鉴定报告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他汀类药物联合注射用纤溶酶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脂水平的影响[J].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20(13)
    • [2].三妙散加味配合注射用纤溶酶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56例[J]. 光明中医 2017(09)
    • [3].活血化瘀方联合纤溶酶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J]. 吉林中医药 2015(11)
    • [4].注射用纤溶酶致恶心呕吐不良反应1例[J].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2020(04)
    • [5].三妙散加减方配合纤溶酶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临床研究[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2(07)
    • [6].人纤溶酶真核表达重组质粒的构建[J].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9(05)
    • [7].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纤溶酶治疗分析[J]. 基层医学论坛 2020(01)
    • [8].我院注射用纤溶酶应用分析[J]. 天津药学 2017(06)
    • [9].黄粉虫纤溶酶基因生物信息学初步分析[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14)
    • [10].血府逐瘀汤联合注射用纤溶酶治疗非缺血型视网膜静脉阻塞42例[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5(10)
    • [11].注射用纤溶酶致恶心呕吐1例[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01)
    • [12].进展型脑梗死纤溶酶治疗的疗效观察[J]. 中外医疗 2012(03)
    • [13].氯吡格雷与注射用纤溶酶联合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疗效观察[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1(12)
    • [14].重组小纤溶酶的制备及其生物学活性[J].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2008(08)
    • [15].纤溶酶原核表达及功能分析[J]. 天津化工 2018(02)
    • [16].纤溶酶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观察[J]. 现代药物与临床 2017(07)
    • [17].一株新的豆豉纤溶酶产生菌的研究[J].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11(01)
    • [18].体外环境下纤溶酶及不同载药量对纤维蛋白胶缓释作用影响[J]. 黑龙江医药 2011(06)
    • [19].美研究显示微纤溶酶有望用于治疗眼后部疾病[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09(04)
    • [20].54例注射用纤溶酶不良反应/事件分析[J]. 海峡药学 2018(10)
    • [21].6例纤溶酶致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0(15)
    • [22].蚓激酶中纤溶酶谱鉴别方法的研究[J]. 中国药师 2016(05)
    • [23].纤溶酶联合血栓通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临床应用[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01)
    • [24].血府逐瘀汤联合注射用纤溶酶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51例[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5(06)
    • [25].纤溶酶联合血栓通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应用研究[J]. 现代预防医学 2012(07)
    • [26].云南传统发酵豆豉中高产豆豉纤溶酶菌株的筛选及其酶谱分析[J]. 生物技术通报 2011(05)
    • [27].纤溶酶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观察[J]. 陕西医学杂志 2008(09)
    • [28].醒脑静注射液联合纤溶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J]. 现代药物与临床 2015(12)
    • [29].纤溶酶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5(13)
    • [30].自拟通栓汤结合赛百纤溶酶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分析[J]. 光明中医 2014(06)

    标签:;  ;  ;  ;  ;  

    新型纤溶酶得产生菌选育、发酵优化及酶学性质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