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目的:建立一种腰椎切除脊柱融合动物模型,并观察椎体切除植入不同直径钛网后骨融合情况,对影响脊柱支撑体内骨生长情况有关因素进行分析,探寻在不影响骨愈合及生物力学情况下的最小的钛网与椎体截面积比,以指导临床在行腰椎切除融合术时选择合适直径钛网植入。自从Hibbs于1911年首次报道了脊柱融合的手术技术后,随着内固定技术及内固定材料的发展,脊柱融合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脊柱疾患的治疗。目前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结核发病率以及交通意外事故的增加,脊柱肿瘤、脊柱结核、脊柱爆裂性骨折等也随之增加,因此椎体切除内固定术也随之发展。一种新的骨替代材料,内固定材料及新技术等应用于人体之前,首先都需建立相应的动物脊柱融合模型进行各项指标的测试及研究,确定安全后才能进一步行临床试验。目前脊柱动物融合模型种类繁多,方式不一,其中小动物模型应用较多,大型动物相对较少,且融合效果及手术并发症不一。有报道应用新西兰白兔做动物脊柱融合模型死亡率和并发症达到20%以上,应用大型动物做脊柱融合模型会更为复杂。大型动物融合模型建立相对难度较大,应用山羊行脊柱融合模型目前较常见,但多限于颈椎,腰椎融合模型建立少见报道,难点在于手术复杂、时间较长,麻醉时间长,出血量较多,术后并发症多。动物椎体融合模型手术方式有三种,分别为前路、后路360°、后外侧入路融合。前路及后路360°造模对动物创伤较大,后外侧入路经腹膜外到达椎体,对动物创伤相对较小,并可在直视下切除椎体。为此我们探索一种有效的、重复性好的大型动物腰椎切除钛网植入融合模型。一直以来,钛网常被用于治疗骨缺损,对钛网进行合理的剪裁与塑形后将其填充骨块,并移植于目标区域提供支撑作用,该技术明显提高了脊柱植骨融合率。但临床对椎体切除后植入钛网直径没有统一规范,造成许多问题,如植入后愈合率不高,强度不够,内固定取出后再骨折,或对愈合情况判断失误,未愈合即取出内固定等。一味选择粗钛网使钛网内填充的自体骨或异体骨骨量增多,导致供骨区并发症增多及给病人造成经济浪费。反之一味选择细钛网又可能导致骨愈合率不高或愈合强度不够、钛网易沉陷等,从而达不到坚强内固定的目的,造成手术失败。本实验通过观察腰椎切除脊柱融合动物模型椎间融合器的植骨融合情况,对影响脊柱支撑体内骨生长情况有关因素进行分析,探寻在不影响骨愈合及生物力学情况下钛网与椎体最小的截面积比,并分析有效评价钛网内骨融合情况的手段。方法:我们以经后外侧腹膜外入路椎体切除钛网植入钢板内固定的方式建立腰椎切除脊柱融合动物模型。选取成熟山羊9只,雌雄不限,年龄1.5-3岁,体重35±2.5kg,山羊个体相近,以保证山羊腰椎体大小基本相同,随机分为三组,每组三只。三组均行单椎体切除,分别植入直径为10mm、12mm、16mm的钛网,10mm组为A组,12mm组为B组,16mm组为C组。术后饲养4个月。术后每月行X线检查,观察钛网位置及融合情况。羊处死后取脊柱标本行X线及三维CT检查,测量钛网-椎体接触面及钛网内不同部位CT值,观察骨愈合情况,并且根据三维CT结果计算钛网和椎体接触面截面积比值,以此来确定本实验探寻的钛网和椎体最小的截面积比。脊柱标本行前屈、后伸、侧弯、扭转等工况下生物力学检测,以评价骨愈合强度,并建立有限元模型进一步验证离体实验生物力学结果,及分析不同直径钛网植入后钛网、终板应力分布情况对融合情况的影响。标本行组织学切片观察接触面及钛网内植骨融合情况。分别于术前、术后第3天、5天、7天、2周、1个月抽静脉血,分离血清,然后用酶联免疫分析试剂盒测定骨形成调节细胞因子及代谢标志物(BMP-2、TGF-β、VEGF、BGP、BALP)血清值,观察这些指标在椎体切除并植入不同直径钛网后分泌、代谢情况,其出现高峰值时间及峰值大小与骨愈合情况是否有关,并观察这些指标之间有何关系。对各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成功构建了山羊腰椎体切除脊柱融合动物模型,实验组山羊均成活,一例切口感染,予以切口换药处理后痊愈,一例术后双后肢不全性瘫痪,3日后完全恢复。术后三维CT检查,测量钛网和椎体接触面截面积比及钛网和椎体接触面CT值,结果示10mm组钛网与椎体接触面截面积比是1/3,12mm组钛网与椎体接触面截面积比是1/2,16mm组钛网与椎体接触面面积比是2/3。钛网和椎体接触面CT值与相邻正常椎体CT值的比值结果示B组及C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A组与B组及A组与C组统计学均有差异。B组及C组生物力学检测无明显统计学差异,A组与B组及A组与C组生物力学检测统计学有差异。组织学切片观察示B组及C组接触面处及钛网内骨小梁较A组致密、粗大,其中以C组生长最好,三组均显示距离接触面越远钛网内骨小梁越稀疏,且有无骨质区。三组血清学骨形成调节及代谢指标(BMP-2、TGF-β、VEGF、BGP、BALP)均于术后3天开始升高,且于5天—2周内达到峰值,随后开始下降,高峰值出现时间无统计学差异,但A组峰值较B组及C组均低,且A组的TGF-β、BGP和BALP高峰值出现时间较B组及C组早。结论:本实验成功构建了山羊腰椎切除脊柱融合动物模型,且操作简单,重复性好,是一种较好的脊柱融合动物模型建立方法。腰椎椎体切除钛网植入时,钛网与椎体接触面比值应达到1/2,才对骨愈合时间及强度无明显影响。骨形成调节及代谢标志物高峰值出现时间及峰值大小与骨愈合强度有一定的相关性。三维CT检查可作为评价骨融合情况的首选手段。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手术治疗颅骨修补术后钛网外露16例临床体会[J]. 中国医疗美容 2019(11)
- [2].3D打印个体化钛网的机械力学性能及生物相容性分析[J]. 上海口腔医学 2020(03)
- [3].不同厚度的3D打印个性化钛网的三维有限元分析[J]. 口腔医学研究 2019(01)
- [4].数字化三维塑形钛网修补颅骨缺损的效果分析[J].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6(01)
- [5].数字化钛网与手工塑形钛网修补颅骨缺损的临床对比分析[J].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6(10)
- [6].颅骨成形术后钛网外露原因分析及防治[J].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7(10)
- [7].数字化钛网修补术在90例颅骨缺损的疗效分析[J]. 临床医学工程 2016(03)
- [8].颅骨缺损钛网修补的常见问题及处理[J]. 中外医疗 2016(30)
- [9].皮肤减张缝合修复颅骨修补术后钛网外露的效果[J].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4(11)
- [10].数字化预塑形钛网修补颅骨缺损的体会[J]. 中外医学研究 2014(10)
- [11].颅骨成形术后钛网外露病人的护理[J]. 全科护理 2009(18)
- [12].微孔钛网用于拔牙位点保存中的动物实验研究[J].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2020(03)
- [13].颅骨缺损钛网修补术416例治疗体会[J]. 中外医学研究 2016(35)
- [14].数字化塑形钛网修补颅骨缺损疗效分析[J].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15(02)
- [15].数字化塑形钛网用于颅骨缺损修补术的临床效果观察[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5(20)
- [16].颅骨修补术后大面积钛网外露1例[J]. 中国医药科学 2013(22)
- [17].数字化塑形钛网修复颅骨缺损优于传统修补方法的临床研究[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11)
- [18].数字化钛网在颅骨缺损修补术中的临床应用[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3(11)
- [19].数字化二维钛网在额骨修补中的体会[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0(09)
- [20].数字化塑形钛网在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后颅骨缺损修补中的应用[J]. 江西医药 2010(06)
- [21].数字化塑形钛网修补颅骨缺损38例临床分析[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0(19)
- [22].运用数字化钛网修补额颞大面积颅骨缺损[J].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09(03)
- [23].个性化钛网联合多孔高密度聚乙烯矫正眼眶骨折伴眼球内陷畸形[J].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15(03)
- [24].双侧数字化成型钛网颅骨修补术1例围术期护理[J]. 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5(10)
- [25].数字化三维塑形钛网在颅骨修补中的疗效观察与护理[J]. 中国实用医药 2014(26)
- [26].数字化钛网修补颅骨缺损34例临床分析[J]. 交通医学 2009(06)
- [27].个性化3D打印钛网在颅部骨缺损修复中的临床疗效观察[J]. 现代医药卫生 2019(24)
- [28].颅骨成形术后钛网大面积外露并伤口长蛆1例[J].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0(08)
- [29].3D打印个体化钛网在粉碎性髌骨骨折中的临床应用分析[J]. 世界复合医学 2020(08)
- [30].不同术式应用数字化三维成型钛网修补额颞顶部颅骨缺损的临床观察[J]. 卫生职业教育 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