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履行《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的研究

对我国履行《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的研究

论文摘要

烟草流行已成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健康权,是与生俱来的基本权利,如果吸烟者在吸烟的同时,损害到被动吸烟者的健康权,那么这种自由就必须受到一定的限制。世界卫组织针对烟草流行全球化之趋势,以保护被动吸烟者健康权、维系良好生存环境为出发点,于2003年5月21日,在第56届世界卫生大会一致通过了《烟草控制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公约》自2006年1月9日起在我国生效,根据对《公约》的承诺,我国将于今年1月9日起实现公共场所全面禁烟。如今承诺期到,但我国的履约承诺以失败告终。本文首先通过对烟草危害和健康权的阐述明确公共场所禁烟的现实与法律基础。其次从防止烟草烟雾、烟草的税收和价格、烟草包装制品和标签、烟草广告以及烟草供应领域五个方面,探讨了《公约》在我国的履约情况,通过现状与《公约》的对比,指出我国《公约》的履行情况不容乐观。进而从我国现行的烟草专卖体制、公共场所禁烟的履约机制、执法能力以及公众意识等方面入手,分析了导致我国履约不力的主要原因。最后以此为切入点,在总结国际先进控烟国履约实践与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实现我国公共场所全面无烟环境的相关措施。控烟已是全球的共同趋势。中国公共场所禁烟目标的实现任重道远。尽管这个过程可能是漫长的、曲折的,但是为了公共的健康,公共场所禁烟发展方向不会改变。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公共场所禁烟的现实与法理基础
  • 1.1 烟草的危害
  • 1.1.1 主动吸烟的危害
  • 1.1.2 被动吸烟的危害
  • 1.2 健康权
  • 1.2.1 健康权的渊源
  • 1.2.2 健康权的法理分析
  • 1.2.2.1 消极权利属性与积极权利属性
  • 1.2.2.2 健康权的保障机制
  • 1.3 烟草对健康权危害的法律思考
  • 二 控烟的历史沿革
  • 2.1 烟草业的发展与控烟的斗争
  • 2.2 《烟草控制框架公约》
  • 2.2.1 《公约》的发展历程
  • 2.2.2 《公约》的基本内容
  • 2.2.3 《公约》的性质
  • 2.2.4 《公约》在我国的法律地位与实施方式
  • 三 《公约》在我国的履行情况
  • 3.1 防止接触烟草烟雾的履约情况
  • 3.1.1 公共场所控烟立法履约情况
  • 3.1.1.1 全国层面的公共场所控烟立法现状
  • 3.1.1.2 地方层面的公共场所控烟立法现状
  • 3.1.1.3 公共场所控烟立法与《公约》的差距
  • 3.1.2 控制二手烟暴露的履约情况
  • 3.1.2.1 二手烟暴露的现状
  • 3.1.2.2 二手烟暴露现状与《公约》的差距
  • 3.2 烟草税收和价格的履约情况
  • 3.2.1 烟草税收和价格的现状
  • 3.2.2 烟草税收和价格现状与《公约》的差距
  • 3.3 烟草制品包装和标签的履约情况
  • 3.3.1 烟草制品包装和标签的现状
  • 3.3.2 烟草制品包装和标签现状与《公约》的差距
  • 3.4 烟草广告的履约情况
  • 3.4.1 烟草广告的现状
  • 3.4.2 烟草广告现状与《公约》的差距
  • 3.5 烟草供应领域的履约情况
  • 3.5.1 向青少年销售烟草的现状
  • 3.5.2 烟草生产的现状
  • 3.5.3 烟草供应现状与《公约》差距
  • 四 我国履约不力的主要影响因素
  • 4.1 政企不分的烟草专卖体制
  • 4.2 禁烟履约机制的不合理结构
  • 4.3 执法能力不足
  • 4.4 公众控烟意识缺失
  • 4.4.1 公众对烟草危害认识的缺乏
  • 4.4.2 吸烟的社会依赖
  • 五 控烟先进国家的履约情况及策略参考
  • 5.1 控烟先进国家的控烟立法与实践现状
  • 5.1.1 美洲
  • 5.1.2 欧洲
  • 5.1.3 亚洲
  • 5.2 国外成功的控烟经验
  • 六 我国公共场所禁烟的对策研究
  • 6.1 加快烟草行业体制改革
  • 6.2 重构公共场所禁烟履约机制
  • 6.3 提高公共场所禁烟执法能力
  • 6.3.1 明确执法主管部门,多部门协调配合
  • 6.3.2 设定场所管理人
  • 6.3.3 提高处罚力度
  • 6.3.4 加强公共场所禁烟队伍建设,加大资金投入
  • 6.4 大力开展控烟宣传教育,提高公众控烟意识
  • 6.5 完善控烟制度
  • 6.5.1 加大对公共场所禁烟的立法保护
  • 6.5.2 全面禁止烟草广告
  • 6.5.3 规范烟草包装警示
  • 6.5.4 逐步提高烟税
  • 6.5.5 提供戒烟帮助
  • 6.6 充分发挥多方面作用,共同实施控烟干预
  • 6.6.1 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 6.6.2 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的作用
  • 6.6.3 充分发挥学校和家庭的重要作用
  • 6.7 总结借鉴"无烟世博"的控烟经验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公共场所母婴室设置现状及发展策略思考——以保定市为例[J]. 现代营销(经营版) 2020(02)
    • [2].礼多人不怪之公共场所礼仪篇[J]. 农村百事通 2020(04)
    • [3].河北省公共场所双语标识英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国际公关 2020(03)
    • [4].公共场所怎么做?(公共场所预防篇)[J]. 当代兵团 2020(03)
    • [5].刑法中公共场所的认定——以扒窃为例[J]. 法制与经济 2020(04)
    • [6].实施侵犯性自由犯罪中“公共场所当众”的认定规则[J]. 中国检察官 2019(14)
    • [7].公共场所火灾危险性分析及对策[J]. 科技风 2019(28)
    • [8].公共场所监督管理现状及建议分析[J]. 中国卫生产业 2017(35)
    • [9].“一刀切”[J]. 农村·农业·农民(A版) 2018(09)
    • [10].2017年息县公共场所样品监测结果分析[J]. 中国校医 2018(09)
    • [11].云南省医生戒烟行为及公共场所禁烟态度[J]. 中国健康教育 2018(08)
    • [12].业界[J]. 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 2016(12)
    • [13].海外公共场所禁烟的启示论析[J]. 现代商业 2015(02)
    • [14].7类人群对公共场所禁烟的态度[J]. 中国民政 2015(10)
    • [15].公共场所视频监控引发公民隐私权保护的思考[J]. 法制博览 2015(25)
    • [16].莫让小区公共场所成为受伤糟心地[J]. 法庭内外 2019(11)
    • [17].上海市公安局关于印发《关于加强公共场所人群聚集活动安全管理的若干规定》的通知[J]. 上海市人民政府公报 2020(08)
    • [18].《关于加强公共场所人群聚集活动安全管理的若干规定》的政策解读[J]. 上海市人民政府公报 2020(08)
    • [19].北京市公共场所外语标识管理规定[J]. 北京市人民政府公报 2020(13)
    • [20].把以民为本落到实处[J]. 温州人 2020(13)
    • [21].公共场所卫生防护指南[J]. 保健文汇 2020(08)
    • [22].提高公共场所禁烟实效的路径思考与实证研究——以南京财经大学公共场所禁烟实效评价为例[J]. 地理教学 2013(12)
    • [23].我在日本“谨小慎微”的生活[J]. 中国老年 2017(23)
    • [24].“救命神器”应成为城市公共场所标配[J]. 作文通讯 2018(07)
    • [25].从公共场所的美术走向公共艺术[J]. 中国文艺家 2018(08)
    • [26].上海市公共场所外国文字使用规定[J]. 上海市人民政府公报 2014(20)
    • [27].国外父母惩罚孩子的奇特方式[J]. 知识文库 2015(08)
    • [28].公共场所 宝宝“惹麻烦”应对全攻略[J]. 时尚育儿 2014(02)
    • [29].公共场所保持安静[J]. 小学阅读指南(一二年级版) 2013(04)
    • [30].跟“负心情”说拜拜[J]. 家庭科技 2013(10)

    标签:;  ;  ;  

    对我国履行《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