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裔介论宋及其历史观

魏裔介论宋及其历史观

论文摘要

魏裔介,明末清初直隶人。在清初以理学家的身份著称于世,但其史学家身份却鲜为人知。他著有《鉴语经世编》,二十七卷,是其摘录司马光《资治通鉴》及王宗沐《宋元资治通鉴》中的主要内容加以自己的思想评论汇集而成的史学评论集。本文仅就魏裔介对宋史的评论进行分析与研究。魏裔介继承了传统理学家的天理史学观。认为天理至高,无处不在。研究历史,最重要的着眼点就在于“史中求理”,从历史事实中体认天理,了解理欲是非的区分。其著论目的概基于三点。一是由于明末王学盛行,王学弟子鼓吹王学心体“无善无恶”之说以及“体悟”心性的成圣方式,风靡天下。王学末流“束书不读,但从事游谈”、“酒色财气不碍菩提路”的流弊日益暴露,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们思想的混乱。为扭转社会风气,魏裔介在《鉴语经世编》,一力区分善恶。“善”的阵营,或说“君子”的阵营包括了司马光、种师道、岳飞、汪立信等人;“恶”的阵营,或说“小人”的阵营则指王安石、蔡京、童贯、秦桧及贾似道等人。通过对“善”的提倡和褒奖和对“恶”的贬低,力图弘扬和引导舆论风向,来达到拯救人性的迷失。魏裔介,明末清初直隶人。在清初以理学家的身份著称于世,但其史学家身份却鲜为人知。他著有《鉴语经世编》,二十七卷,是其摘录司马光《资治通鉴》及王宗沐《宋元资治通鉴》中的主要内容加以自己的思想评论汇集而成的史学评论集。本文仅就魏裔介对宋史的评论进行分析与研究。魏裔介继承了传统理学家的天理史学观。认为天理至高,无处不在。研究历史,最重要的着眼点就在于“史中求理”,从历史事实中体认天理,了解理欲是非的区分。其著论目的概基于三点。一是由于明末王学盛行,王学弟子鼓吹王学心体“无善无恶”之说以及“体悟”心性的成圣方式,风靡天下。王学末流“束书不读,但从事游谈”、“酒色财气不碍菩提路”的流弊日益暴露,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们思想的混乱。为扭转社会风气,魏裔介在《鉴语经世编》,一力区分善恶。“善”的阵营,或说“君子”的阵营包括了司马光、种师道、岳飞、汪立信等人;“恶”的阵营,或说“小人”的阵营则指王安石、蔡京、童贯、秦桧及贾似道等人。通过对“善”的提倡和褒奖和对“恶”的贬低,力图弘扬和引导舆论风向,来达到拯救人性的迷失。二是魏裔介在认同司马光的《资治通鉴》的经世致用的价值的同时,也认为其篇幅过于浩大。他精选了通鉴中他认为对社会有用的部分,一定程度上浓缩了通鉴的精华,对文化的传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他节选的史实,可以看出当时社会关注的热点和风气的转移,如科举、军事等等。三是魏裔介过于强调天理,也不可避免落入了封建迷信的俗套中去。他对于农民起义的歧视,也带有浓厚的阶级情绪。由于学派门户之见,他看待和评价王安石及其变法并不客观,所谓攻之以朋党却正落入了朋党之中。但是他在书中所提倡的正气,不但在当时社会,对于扭转社会风气具有影响,放在今天社会,依然具有积极的意义。而通过理解书中的观点,结合魏裔介本人的经历,对于深入研究魏裔介及清初理学、史学,不无裨益。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序言
  • (一) 选题的主旨和意义
  • (二) 相关研究成果及其特点
  • (三) 本文的结构与研究特点
  • (四) 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鉴语经世编》背景及理论基础
  • (一) 成书的背景
  • (二) 魏裔介的史学观
  • 二、魏论君子与小人之争
  • (一) 司马光与王安石
  • (二) 徽宗君臣“慆淫”
  • (三) 秦桧害岳飞
  • (四) 贾似道大骂汪立信
  • 三、经世之道
  • (一) 评王安石变法
  • (二) 魏裔介论科举
  • (三) 魏裔介论军事
  • 四、《鉴语经世编》论宋部分的研究意义及价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训俭醒一人 家范正万家——夏县多措并举弘扬司马光廉政文化侧记[J]. 支部建设 2019(36)
    • [2].司马光的“诚信之道”[J]. 人才资源开发 2020(05)
    • [3].司马光的“诚信之道”[J]. 思维与智慧 2020(02)
    • [4].被忽视的司马光儒学——基于司马光的人性论和制度儒学的分析[J]. 江海学刊 2020(02)
    • [5].“吾心独以俭素为美”——司马光的俭朴之风[J]. 旗帜 2020(09)
    • [6].司马光:践行“修齐治平”的楷模[J]. 工会信息 2020(14)
    • [7].司马光独乐园交游唱和活动的精神内涵及意义[J].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04)
    • [8].试论司马光对《老子》的注解[J]. 现代哲学 2019(03)
    • [9].千年凝望司马光[J]. 支部建设 2019(30)
    • [10].司马光的财政课[J]. 中国发展观察 2018(10)
    • [11].看司马光的“道”中之理[J]. 中国工会财会 2015(02)
    • [12].论司马光的“独乐”精神——司马光“独乐园”诗文的文化解读[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2)
    • [13].司马光讲学的启示[J]. 思维与智慧 2015(16)
    • [14].把准定位 清晰目标 紧扣字词——三上《司马光》磨课手记[J]. 小学教学设计 2019(34)
    • [15].司马光的团队[J]. 月读 2020(01)
    • [16].司马光的即景诗[J]. 小读者之友 2019(11)
    • [17].《司马光》教学设计[J].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2019(12)
    • [18].遨游文言文 浸润儿童心——以部编三年级上册24课《司马光》为例[J]. 山西教育(教学) 2020(01)
    • [19].巧用字理教“弃”字[J]. 小学教学(语文版) 2020(01)
    • [20].《司马光》教学实录与反思[J]. 小学教学(语文版) 2020(01)
    • [21].新司马光砸“缸”[J]. 时事(初中) 2019(03)
    • [22].“忧患”与“资治”:司马光与他的时代[J]. 文史知识 2020(02)
    • [23].多元阅读叩开文言文学习之门——《司马光》教学设计[J].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2020(Z1)
    • [24].“三阶五环”在文言文课例研修中的应用——以《司马光》为例[J]. 广西教育 2020(09)
    • [25].司马光的诚信之道[J]. 中学时代 2020(04)
    • [26].以文化为基点,探寻文言文之妙韵——以《司马光》为例[J]. 福建教育 2020(27)
    • [27].挖掘教材价值教育学生做人——以《司马光》一课为例[J]. 学苑教育 2020(11)
    • [28].司马光的“书坑”[J]. 意林(少年版) 2020(11)
    • [29].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司马光》教学设计与点评[J]. 小学教学研究 2020(08)
    • [30].你有没有钱[J]. 小品文选刊 2020(08)

    标签:;  ;  ;  ;  

    魏裔介论宋及其历史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