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龙对武术发展的贡献及启示

李小龙对武术发展的贡献及启示

论文摘要

李小龙,一代武术宗师、武术技击家、著名功夫影星、截拳道的创始人,通过创立截拳道与拍摄功夫电影将中国武术传播到全世界的第一人,他革命性地推动了中国武术和功夫电影的发展。在武术领域,李小龙影响着越来越多的习武者去探寻武术的本质,摆脱传统模式的固定思维和动作套路束缚;在功夫电影领域,李小龙影响了他之后的所有功夫电影。本文通过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在文化学和社会学的视觉下,对李小龙为中国武术发展作出的贡献进行探析,力求从李小龙对武术发展的贡献中得出相关有益于中国武术更好发展的启示。本篇论文内容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李小龙的成长历程;第二部分围绕武术技击、武术表演艺术、武术哲理思想这三个方面论述李小龙对武术发展所作出地贡献;第三部分为社会大众对李小龙的评价;第四部分以李小龙对武术发展地贡献为基础,从中吸收经验教训得出若干有益中国武术发展地启示。研究认为:①中国武术必须重视对技击的研究,在不损害技击的前提下发展武术的演练艺术;②武术动作技术必须遵从战斗原则,求简单、实效,即便是套路也应该如此;③必须除去武术中花哨、神秘的内容,④应该加强对武术哲理思想的研究,重视武术的教育功能;⑤武术的发展要善于借助传媒;⑥武术的发展要敢于突破传统、敢于创新。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一 前言
  • 1 研究意义
  • 2 研究综述
  • 2.1 李小龙技击术
  • 2.2 李小龙的个体价值
  • 2.3 李小龙所带来的启示
  • 二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研究方法
  • 2.1 文献资料法
  • 2.2 访谈法
  • 2.3 比较分析法
  • 2.4 问卷调查法
  • 2.5 数理统计法
  • 三 李小龙成长历程
  • 1 少年习武,青年时期创立截拳道
  • 2 70 年代初涉足功夫电影,一举成名、英年早逝
  • 四 李小龙在武术技击方面的贡献
  • 1 创造出中西技击术合成体“截拳道”
  • 2 构建了一套鲜明的武术技击理念
  • 2.1 李小龙强调武术的真谛应该是实战防卫
  • 2.2 李小龙指出武术的至高境界是趋向简捷,以不变应万变
  • 2.3 李小龙反对花哨、神秘的武术
  • 五 李小龙在武术表演艺术方面的贡献
  • 1 借助影视推广武术
  • 2 屡获荣誉、为华人争光
  • 3 弘扬爱国思想与民族精神
  • 六 李小龙在武术哲理思想方面的贡献
  • 七 李小龙的影响力分析
  • 1 撰写李小龙书籍的数量
  • 2 书籍、论文对李小龙的评论
  • 2.1 李小龙弘扬了中国武术
  • 2.2 李小龙借助影视为华人赢得了良好的声誉
  • 2.3 李小龙的武学成就为世界技击术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 3 社会大众对李小龙的评价
  • 八 李小龙的贡献对武术发展的启示
  • 1 武术必须要重视对技击的研究
  • 2 武术必须要简约、质朴
  • 3 必须除去武术中花哨、神秘的内容
  • 4 武术的发展必须要与传媒紧密结合
  • 5 在不损害技击的前提下发展武术表演艺术
  • 6 武术的发展要敢于突破传统、敢于创新
  • 7 必须重视对武术哲理思想的研究
  • 8 一分为二地评价李小龙
  • 九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研究论文目录
  • 相关论文文献

    • [1].“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武术跨文化传播论析[J]. 体育文化导刊 2019(12)
    • [2].拟剧理论视角下中国武术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J]. 体育与科学 2020(01)
    • [3].中国武术表演的艺术化特性研究:衍生进路与时代展望[J]. 湖北体育科技 2020(05)
    • [4].从“持戈为武”到“止戈为武”——中国武术“和”的文化价值阐释[J].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20(04)
    • [5].论中国武术发展的“本土化”回归[J]. 当代体育科技 2019(02)
    • [6].“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武术的发展[J]. 武术研究 2019(03)
    • [7].“再发现”与“再出发”:中国武术发展的文化反思[J]. 体育学研究 2019(02)
    • [8].新时代中国武术发展的立场选择:回归“主体”[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19(08)
    • [9].文化传承视域下中国武术发展的思考[J]. 老区建设 2019(16)
    • [10].论中国武术的“意”[J]. 体育学刊 2018(01)
    • [11].互联网时代中国武术“走出去”的路径审视与思考[J].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18(04)
    • [12].论中国武术的哲学思想[J]. 教育现代化 2016(37)
    • [13].跆拳道发展模式对中国武术发展的启示[J]. 武术研究 2017(01)
    • [14].武术之困与解困之思:国学教育对中国武术的发展[J]. 中华武术(研究) 2017(04)
    • [15].由术至道:嘉纳治五郎武道思想对中国武术发展的启示[J]. 体育研究与教育 2017(02)
    • [16].主体性阐释:中国武术发展的自在路径与必然选择[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17(04)
    • [17].如何记忆中国武术?[J]. 武术研究 2017(04)
    • [18].浅析体育管理学视角下中国武术的发展[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7(07)
    • [19].茶道文化对中国武术风格的影响[J]. 福建茶叶 2017(07)
    • [20].对未来中国武术走向的浅论[J]. 中华武术(研究) 2017(05)
    • [21].在围观中揭示中国武术的时代面相[J]. 武术研究 2017(05)
    • [22].试析巴西华侨华人与中国武术的传播[J]. 八桂侨刊 2017(02)
    • [23].国家形象视域下中国武术正面形象的塑造与传播[J]. 中华武术(研究) 2017(07)
    • [24].论中国武术的体悟认知方式[J]. 体育文化导刊 2017(07)
    • [25].对中国武术当代发展的“本土化”问题思考[J].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17(04)
    • [26].警惕中国武术发展中的“资源诅咒”现象[J]. 武术研究 2017(09)
    • [27].韩国“局内人”心目中的中国武术形象调查[J]. 体育科研 2016(01)
    • [28].浅谈中国武术的发展[J]. 内江科技 2016(04)
    • [29].对中国武术的阐释——从技术到文化[J]. 中华武术(研究) 2016(04)
    • [30].论文化发展视角下中国武术的现代化转型[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14(03)

    标签:;  ;  ;  ;  

    李小龙对武术发展的贡献及启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