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类土壤对垃圾渗滤液的净化作用研究

黄土类土壤对垃圾渗滤液的净化作用研究

论文摘要

本文在查阅和总结国内外对填埋场垃圾渗滤液控制和处理方法的基础之上,通过西安市江村沟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对周围环境污染危害的调查、采样和化学分析,结合室内试验,研究了黄土类土壤对填埋场垃圾渗滤液的净化吸附规律和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规律,探讨了黄土类土壤作为西安市垃圾填埋场的覆盖层控制渗滤液污染的可行性和价值。取得了以下研究结论:1.黄土类土耕层、犁底层、黏化层、钙化层土壤对垃圾渗滤液中COD、NH4+-N最大吸附量各不相同,对垃圾渗滤液中COD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100mg/g、120 mg/g、80 mg/g、60 mg/g;对NH4+-N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26.12mg/g、13.75mg/g、13.24mg/g、10.76mg/g。其中犁底层土壤对垃圾渗滤液COD的吸附量最大、耕层土壤对垃圾渗滤液NH4+-N的吸附量最大26.12mg/g。2.黄土耕层、犁底层、黏化层、钙化层土壤对垃圾渗滤液中COD、NH4+-N达到最大吸附量所需时间不同,各土层对垃圾渗滤液COD达到最大吸附量所需的时间分别为4h、2h、4h、4h;对NH4+-N达到最大吸附量所需的时间分别为1h、2h、2h、2h。3.随着垃圾渗滤液与土壤的液土比的增大,耕层、犁底层、黏化层、钙化层土壤对渗滤液中COD、NH4+-N的吸附量增加,其中耕层、黏化层土壤对渗滤液COD、NH4+-N的吸附量增加的趋势最为明显。4.垃圾渗滤液中污染物在不同厚度土柱中的迁移转化规律和去除率不同。100cm厚度的土柱对垃圾渗滤液污染物COD的最大去除率为100%;30cm厚度土柱对垃圾渗滤液污染物COD的最大去除率为92.31%。100cm厚度的土柱能完全净化垃圾渗滤液中COD的最大体积为3575mL,COD的去除率在100%89.28%之间;30cm厚度的土柱能完全净化垃圾渗滤液的最大体积为1750mL,COD的去除率在92.31%~69.23%之间。5.耕层、犁地层土壤与其它层土壤相比对垃圾渗滤液COD、NH4+-N的吸附量较大,将耕层、犁地层土壤作为西安市垃圾填埋场的覆盖层具有可行性。具体操作时可选择覆盖层厚度为30cm,随着不同季节渗滤液产生量的增加,可适当增加覆盖层的厚度。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物理化学处理法
  • 1.2.2 生物处理法
  • 1.2.3 土地处理法
  • 1.2.4 循环回灌法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填埋场垃圾渗滤液的性质和处理方法
  • 2.1 垃圾渗滤液的产生
  • 2.2 垃圾渗滤液的性质和特点
  • 2.3 影响垃圾渗滤液性质的因素
  • 2.4 垃圾渗滤液的污染危害
  • 2.5 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法
  • 2.5.1 渗滤液直接排入城市污水厂进行合并处理
  • 2.5.2 渗滤液经过必要的预处理后汇入城市污水厂合并处理
  • 2.5.3 渗滤液向填埋场的循环喷洒处理
  • 2.5.4 垃圾渗滤液在卫生填埋场的污水处理站进行单独处理
  •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及试验方法
  • 3.1 研究区概况
  • 3.1.1 西安市江村沟填埋场简介
  • 3.1.2 西安市江村沟填埋场垃圾处理现状
  • 3.1.3 西安市江村沟垃圾填埋场垃圾渗滤液的现状
  • 3.1.4 西安市黄土类土壤的理化性质
  • 3.2 试验方法
  • 3.2.1 供试土壤
  • 3.2.2 供试垃圾渗滤液
  • 3.2.3 试验装置
  • 3.2.4 试验因子的确定
  • 第四章 试验结果分析
  • 4.1 土壤净化污染物的理论基础
  • 4.2 垃圾渗滤液自然降解作用
  • 4.3 静态吸附试验
  • 4.3.1 不同土层的土壤对垃圾渗滤液中的COD、NH4+-N 的吸附平衡与时间的关系
  • 4.3.2 不同土层的土壤对垃圾渗滤液中的COD、NH4+-N 的吸附平衡与液土比的关系
  • 4.4 垃圾渗滤污染物在土柱中迁移转化规律
  • 4.4.1 30cm 厚度土柱的渗滤液淋出液COD 去除率与淋滤时间的关系
  • 4.4.2 100cm 厚度土柱渗滤液淋出液COD 去除率与淋滤时间的关系
  • 4.4.3 30cm 厚度土柱渗滤液淋入量与淋出液COD 去除率的关系
  • 4.4.4 100cm 厚度土柱渗滤液淋入量与淋出液COD 去除率的关系
  • 4.4.5 30cm 厚度土柱渗滤液淋入量与淋出液COD 吸附量的关系
  • 4.4.6 100cm 厚度的耕层渗滤液淋入液体积与COD 吸附量的关系
  • 4.5 黄土类土壤作为垃圾填埋场覆盖层的可行性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课题和发表的文章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垃圾渗滤液中砷的微波消解—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测定方法研究[J].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19(12)
    • [2].生活垃圾渗滤液金属污染物土柱模拟研究[J]. 环境科技 2019(06)
    • [3].纳滤技术在垃圾渗滤液深度处理中的运用探析[J]. 门窗 2019(20)
    • [4].红庙岭园区复杂地形下渗滤液管道的设计和应用[J]. 科学技术创新 2020(01)
    • [5].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渗滤液的控制及处理方案探讨[J]. 绿色环保建材 2020(02)
    • [6].垃圾渗滤液的处置及资源化利用现状[J]. 科技创新导报 2020(07)
    • [7].某渗滤液收集池底部防渗层鼓包的分析与治理[J]. 环境卫生工程 2020(03)
    • [8].渗滤液腐蚀黏土衬垫的力学特性及孔隙变化[J].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20(01)
    • [9].混合式蒸发在垃圾渗滤液零排放中的应用[J].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20(07)
    • [10].渗滤液应急服务新模式的探索[J]. 广东化工 2020(17)
    • [11].渗滤液对不同管材的结垢性腐蚀研究[J]. 环境工程 2020(08)
    • [12].生活垃圾贮仓渗滤液导流装置的设计思路与实践[J].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0(19)
    • [13].垃圾渗滤液的处置及资源化利用现状[J].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8(11)
    • [14].垃圾渗滤液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J].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2017(01)
    • [15].膜技术处理垃圾渗滤液特性分析[J]. 化学工程与装备 2017(02)
    • [16].水处理药剂在垃圾渗滤液中的应用及发展方向[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7(07)
    • [17].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渗滤液导排系统布置与施工技术研究[J].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 2017(16)
    • [18].垃圾渗滤液氨氮出水水质偏高的影响因素及措施[J]. 当代化工研究 2017(04)
    • [19].臭氧高级氧化技术在垃圾渗滤液领域的应用研究[J]. 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 2017(07)
    • [20].应用超临界水气化技术的垃圾渗滤液资源化制氢技术研究[J].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17(08)
    • [21].电晕放电自由基簇射技术处理垃圾渗滤液的研究[J]. 科技通报 2017(08)
    • [22].垃圾渗滤液处置设备材质选择的研究[J]. 云南化工 2017(06)
    • [23].吸收光谱法评估垃圾渗滤液中有机质含量[J]. 中国给水排水 2017(10)
    • [24].微生物对垃圾渗滤液中胡敏酸降解和形成的影响[J]. 科技视界 2016(07)
    • [25].锯末吸附垃圾渗滤液中污染物质的效能分析[J].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16(01)
    • [26].用光催化法处理垃圾渗滤液的研究[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16(01)
    • [27].垃圾渗滤液特点及其处理初探[J]. 低碳世界 2016(11)
    • [28].城市污水混合垃圾渗滤液脱氮试验研究[J]. 科技传播 2016(11)
    • [29].垃圾渗滤液中有机污染物成分特征的研究进展[J]. 现代农业科技 2016(06)
    • [30].国内外垃圾渗滤液研究现状及未来展望[J]. 辽宁化工 2016(07)

    标签:;  ;  ;  

    黄土类土壤对垃圾渗滤液的净化作用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