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C低成本测试技术与实现方法研究

SoC低成本测试技术与实现方法研究

论文摘要

测试已经成为系统芯片(SoC)设计过程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且随着芯片集成度和复杂度的不断提高,测试成本也随之增加。如果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测试成本将有可能超过芯片自身的设计和制造成本。为了解决这个日益严重的问题,本文将重点研究如何在不修改SoC内部IP核的基础上降低测试成本。通过分析成本不断攀升的各个影响因素,可以发现测试压缩是一种有效的解决办法。测试压缩在保障测试质量前提下,能有效地减少测试数据量和测试时间,从而降低芯片的测试成本。测试压缩由于其巨大的实用价值,受到了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根据测试数据性质的不同,测试压缩可分为测试激励压缩和测试响应压缩两个方面。本文在激励压缩和响应压缩两方面都展开了研究,提出了多种压缩算法,并使用学术界的基准电路和工业界电路对算法进行了验证分析。在测试激励压缩方面,可以把测试激励数据表示成一个三维立方体结构,其中Z轴方向表示激励数据中测试向量的个数、Y轴方向表示各测试向量中包含子向量的个数、X轴方向表示测试子向量的平均长度。本文根据激励数据的特点提出了两个动态测试精简流程和两种压缩方法,这些压缩技术分别代表激励数据不同维度上的压缩:(1)针对激励数据Z轴方向上的压缩,提出了两种具有动态精简压缩特征的测试序列产生流程。与目前已有的精简压缩方法相比,这两种流程具有以下优点:计算运行耗时短、可以很方便的集成到现有的测试图形产生工具中、测试向量的故障覆盖率高、以及在相同的测试覆盖率要求下可以减少所需测试向量的个数,从而缩短了测试向量的产生时间。(2)针对激励数据的Y轴方向(垂直方向),本文提出了一种采用组合逻辑实现解压缩电路的压缩方法。该方法主要是利用确定性测试向量中存在的大量不关心位,以及采用测试向量的切片划分和兼容赋值的思想,通过公用测试的输入引脚来实现垂直压缩,因此只需少量的输入管脚就可以驱动大量的内部扫描链。相对于传统的广播式垂直压缩方法或者采用异或门网络的逻辑变换压缩方法,该压缩技术不存在解压缩电路的线性相关性,所以不会出现无解的情况。(3)针对激励数据的X轴方向(水平方向),本文给出了一种混合游程编码压缩方法,它具有压缩率高,相应解码电路硬件开销小、以及测试功耗低等突出特点。另外,由于编码算法的压缩率和测试数据中不确定位的填充策略有很大的关系,所以为了进一步提高测试压缩编码效率,我们还考虑了一种不确定位的迭代排序填充算法来对测试数据进行预处理的方法。在测试响应压缩方面,本文给出了一种基于循环码的测试响应压缩技术。由于芯片内部含有多个测试观测点,从这些观测点输出的测试响应流数据非常庞大。可以通过空间和时间压缩技术把响应流的数据压缩成少量的“特征位”来减少测试响应的数据量。本文给出的压缩方法具有空间压缩、时间压缩、以及与设计电路无关的特性,并且由于是单输出,所以总能保证最大的压缩率;另外,可以通过在压缩电路中增加少量的逻辑门就可以实现故障的诊断功能。最后,为了使所研究的算法满足工程上的实际应用需求,以及更全面的评价各压缩算法的性能,设计了一个具有实用价值的压缩网络。同时通过FPGA实现了各种测试压缩电路,并且成功的应用到32位浮点高性能数字信号处理器芯片的低成本测试方案中,进一步验证了各压缩算法的正确性和实用性。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测试的概念和意义
  • 1.2 常用的测试方法与可测性技术
  • 1.2.1 故障模型
  • 1.2.2 自动测试向量生成(ATPG)
  • 1.2.3 可测性设计技术概述
  • 1.3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主要贡献
  • 第二章 SOC系统芯片的测试与成本分析
  • 2.1 SoC的测试挑战
  • 2.1.1 基于IP核的SoC设计
  • 2.1.2 SoC的测试问题
  • 2.1.3 SoC系统级的可测性设计
  • 2.2 SoC测试成本分析
  • 2.2.1 测试的运行成本
  • 2.3 测试压缩技术
  • 2.3.1 测试激励压缩
  • 2.3.2 测试响应压缩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Z轴方向测试数据的精简压缩
  • 3.1 测试数据精简压缩技术的研究现状
  • 3.2 传统的测试向量产生(ATPG)流程
  • 3.3 测试向量精简压缩技术
  • 3.3.1 RVE算法
  • 3.3.2 EFR算法
  • 3.3.3 删除
  • 3.3.4 双向重叠插入法
  • 3.3.5 单向重叠插入法
  • 3.4 含有精简压缩技术的测试向量产生流程
  • 3.4.1 含有精简压缩技术的测试向量产生流程的实现
  • 3.4.2 实验结果和有效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Y轴方向测试数据压缩方法
  • 4.1 广播式压缩方法
  • 4.2 逻辑变换压缩方法
  • 4.3 组合逻辑变换压缩方法
  • 4.3.1 组合逻辑变换压缩的思想
  • 4.3.2 压缩电路性能的理论分析
  • 4.3.3 解压缩电路设计实现
  • 4.3.4 实验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X轴方向测试数据压缩方法
  • 5.1 数据编码压缩的概述
  • 5.2 现有的测试数据的编码压缩算法
  • 5.2.1 测试数据压缩方法分类
  • 5.2.2 测试数据压缩方法的特征要求
  • 5.2.3 现有的编码压缩算法
  • 5.3 基于混合游程的编码算法
  • 5.3.1 测试向量特征分析
  • 5.3.2 混合游程的编码算法
  • 5.3.3 编码算法的理论分析
  • 5.3.4 测试数据的优化
  • 5.3.5 硬件解码单元实现
  • 5.3.6 实验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测试响应数据压缩算法和实现
  • 6.1 测试响应的概述
  • 6.1.1 测试响应压缩分类
  • 6.1.2 测试响应压缩的混淆
  • 6.2 测试响应的时间和空间压缩技术
  • 6.2.1 零混淆的测试响应压缩技术
  • 6.3 基于循环码的无混淆压缩技术
  • 6.3.1 应用于响应压缩的循环码设计规则
  • 6.3.2 循环码分析
  • 6.3.3 循环码的生成多项式和生成矩阵
  • 6.3.4 循环码的监督矩阵和伴随式
  • 6.3.5 测试响应压缩电路的实现
  • 6.3.6 实验结果
  • 6.4 本章总结
  • 第七章 压缩算法的FPGA实现与实际应用
  • 7.1 压缩网络的结构设计
  • 7.2 压缩电路的FPGA实现
  • 7.3 压缩电路的实际测试应用
  • 7.4 本章小节
  • 第八章 结束语
  • 8.1 本文的主要贡献
  • 8.2 后续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研究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基于测试系统的测试向量工具设计研究[J]. 电子测量技术 2019(06)
    • [2].基于人工蜂群的硬件木马测试向量生成方法[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19(10)
    • [3].基于极小碰集求解算法的测试向量集约简[J].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2019(11)
    • [4].最大近似相容的分组测试向量相容压缩方法[J].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2016(12)
    • [5].基于失败向量信息的难测固定故障测试向量生成[J].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2017(04)
    • [6].一种基于海明排序进行无关位填充的低功耗测试向量优化方法[J]. 计算机科学 2018(02)
    • [7].一种面向故障隔离的测试向量优化方法[J]. 电子技术应用 2018(09)
    • [8].可测性设计测试向量低功耗设计方法[J]. 电子测量技术 2016(11)
    • [9].基于内建自测试的测试向量生成方法[J]. 电脑与电信 2014(06)
    • [10].低功耗测试向量产生技术的研究[J].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2009(01)
    • [11].基于FPGA的数据域边界扫描测试向量发生器的设计与实现[J]. 电子技术应用 2011(09)
    • [12].基于马尔可夫决策模型的测试向量排序新方法[J]. 计算机科学 2010(05)
    • [13].基于蚁群和遗传算法的测试向量生成方法[J]. 微计算机信息 2009(27)
    • [14].基于探索式分区和测试向量生成的硬件木马检测方法[J]. 电子学报 2016(05)
    • [15].无关位在增加测试向量分组长度上的应用[J]. 计算机工程 2011(02)
    • [16].基于分治策略的加法器测试向量生成技术[J]. 仪器仪表学报 2016(05)
    • [17].一种引导测试向量自动生成广义折叠集的方法[J].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2)
    • [18].最小权点覆盖的扫描测试向量生成算法[J]. 计算机仿真 2019(07)
    • [19].基于节点活性的硬件木马检测方法[J].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2017(01)
    • [20].一种基于电路自反馈的测试向量产生算法[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8(23)
    • [21].无回溯并行多路径搜索测试向量生成算法[J]. 计算机应用 2010(05)
    • [22].DDR器件关键测试向量的设计[J]. 计算机与数字工程 2019(01)
    • [23].一种新的小时延测试向量筛选方法[J].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2012(03)
    • [24].VLSI测试向量转换过程实现[J].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8(17)
    • [25].基于STILLink平台的测试向量转换研究[J]. 计算机与数字工程 2016(09)
    • [26].基于SAT的组合电路自动测试向量生成[J]. 微电子学 2011(02)
    • [27].基于TDS系统的超大型测试向量生成技术研究[J]. 微处理机 2016(05)
    • [28].一种基于TRC-LFSR结构的二维测试向量压缩设计[J].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9(05)
    • [29].基于GPU的最大化1~n倍检测的测试向量选择方法[J].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2014(01)
    • [30].基于区域分割技术的硬件木马检测方法[J]. 半导体技术 2017(07)

    标签:;  ;  ;  ;  

    SoC低成本测试技术与实现方法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