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壤小流域木薯花生间作系统的生态功能研究

红壤小流域木薯花生间作系统的生态功能研究

论文摘要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木薯花生间作模式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兼顾土壤其他指标,研究间作模式下作物对光合、土壤、水分等因子的响应,多角度、全方位探讨木薯花生间作系统内部稳定性问题。结果表明:(1)木薯、花生的生长环境因子的日变化均为“单峰”型曲线,其中光合有效辐射(PAR)、田间CO2浓度(Ca)为向下抛物线,大气相对湿度(RH)、大气温度(Ta)的日变化则为向上曲线。(2)受日全食影响,大气温度(Ta)、光合有效辐射(PAR)、田间CO2浓度(Ca)明显降低,大气相对湿度(RH)则有升高现象。日全食发生时,间作措施下花生对环境变化抵抗力要优于单作措施;日全食结束后,单作措施下花生的光合有效速率(Pn)恢复能力则更强。借助叶温模型的构建,创建间作优势度(Intercropping Dominance)这一概念,进而得出木薯花生间作模式的ID为+0.83%,说明木薯花生间作存有间作优势。(3)不同间作措施中,间作窄行并无绝对优势;间作宽行可保证作物产量,但其瞬时水分利用效率(WUE)和气孔限制值(Ls)均最低,不利于在缺水环境下推广间作双行的WUE和CO2利用效率最高,这在严重水分胁迫条件无疑是最优选择。方差分析表明,间作措施下木薯花生间作,距离木薯第1、3、5列的土壤理化性质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因此间作措施下土壤各项理化性质不受距离影响。(4)不同土壤深度,单作措施下线虫数量都要高于间作措施,但差异并不显著;间作措施降低了表层土壤(0-15 cm)和深层土壤(30-45 cm)的微生物量氮水平,但显著提高了中层土壤(15-30 cm)微生物量碳氮水平(p<0.05)。(5)受间作措施影响,土壤碱解氮和速效磷含量均显著降低,而钾的含量则相对稳定;间作模式显著降低了表层和中层土壤中有机质含量(p<0.05),而深层土壤(30-45 cm)有机质含量则受干扰较小(6)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方面,木薯花生间作提高了水分保持效能,但从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红壤的酸化。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间套作与植物光合特性
  • 1.1.1 环境因子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 1.1.2 环境因子对植物蒸腾作用的影响
  • 1.1.3 环境因子对植物气孔导度的影响
  • 1.1.4 间套作对作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 1.2 间套作对土壤理化及生物学性状的影响
  • 1.2.1 间套作对土壤酸化的影响
  • 1.2.2 间套作对土壤营养成分的影响
  • 1.2.3 间套作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 1.2.4 间套作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 1.2.5 间套作对土壤线虫种类和数量的影响
  • 1.3 间套作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 1.4 间套作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 第二章 试验地概况及研究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测定指标及方法
  • 2.3 测量内容及测量方法
  • 2.3.1 光合及相关测定
  • 2.2.2 土壤指标测定
  • 2.3.3 产量测定
  • 2.4 数据分析
  • 第三章 木薯花生间作系统的光合效率比较
  • 3.1 测量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木薯花生生长环境因子的日变化规律
  • 3.2.2 木薯花生光合速率Pn日变化规律
  • 3.2.3 木薯花生蒸腾速率Tr的日变化特征
  • 3.2.4 木薯花生水分利用效率WUE的日变化特征
  • 3.2.5 木薯花生净光合速率Pn及气孔限制值Ls对生理生态因子的响应
  • 3.3 讨论与结论
  • 3.3.1 木薯花生的光抑制与"午休"现象
  • 3.3.2 不同处理下木薯花生的间作优势
  • 3.3.3 气孔限制值Ls的变化规律
  • 第四章 木薯花生间作系统的生态稳定性研究
  • 4.1 测量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日全食对木薯花生生长环境因子的影响
  • 4.2.2 日全食对花生光合有效速率Pn的影响
  • 4.2.3 木薯花生光合速率Pn的多重方差分析
  • 4.2.4 花生叶片自降温系统和间作优势模型的构建
  • 4.3 讨论与结论
  • 4.3.1 日全食下作物生长环境因子日变化规律
  • 4.3.2 日全食下作物的抵抗力和恢复力
  • 第五章 木薯花生间作系统中土壤生物学性质的动态变化
  • 5.1 试验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土壤线虫数量的动态变化规律
  • 5.2.2 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动态变化规律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间作对土壤线虫的影响
  • 5.3.2 间作对土壤微生物碳氮的影响
  • 第六章 木薯花生间作系统下土壤理化性质的动态变化
  • 6.1 测量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木薯花生间作对红壤酸化的影响
  • 6.2.2 木薯花生间作与红壤的水分保持
  • 6.2.3 木薯花生间作对红壤N/P/K等营养元素的影响
  • 6.2.4 木薯花生间作对红壤有机质的影响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间作模式与红壤酸化
  • 6.3.2 间作模式对红壤水土保持的影响
  • 6.3.3 间作模式对红壤营养元素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全文结论与研究展望
  • 致谢
  • 在校期间发表的相关论文目录
  • 相关论文文献

    • [1].10个木薯品种(系)在广西兴业县的适应性比较研究[J]. 南方农业 2019(27)
    • [2].木薯全粉对木薯抹茶夹心蛋糕食用品质的影响[J]. 轻工科技 2020(01)
    • [3].外源硒对食用木薯品质的影响研究[J]. 作物杂志 2020(01)
    • [4].木薯叶芽和花芽的转录组差异分析[J]. 分子植物育种 2020(07)
    • [5].木薯金属硫蛋白基因的克隆和表达分析[J]. 分子植物育种 2020(08)
    • [6].木薯间作穿心莲高效栽培技术[J]. 农村新技术 2020(05)
    • [7].木薯化肥农药减施增效生产技术模式[J]. 中国农技推广 2020(06)
    • [8].基于SWOT分析的新型环保木薯袋营销策略研究[J]. 商场现代化 2020(11)
    • [9].食用木薯饮料加工工艺优化[J]. 保鲜与加工 2020(04)
    • [10].木薯残渣对肉牛生长性能及胴体特性的影响[J]. 中国饲料 2020(12)
    • [11].中泰木薯全粉的理化和质构特性比较及其食品开发[J].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4)
    • [12].木薯全粉添加量及储藏条件对木薯薄饼食用品质的影响[J].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0(18)
    • [13].朱砂叶螨为害前后抗、感木薯品种叶组织营养物质含量差异分析[J]. 热带作物学报 2020(09)
    • [14].木薯品种西选07的选育与栽培技术[J]. 耕作与栽培 2020(04)
    • [15].松土铲—土壤—木薯三维动力学仿真模型的建立方法[J]. 广西农业机械化 2020(04)
    • [16].详解非洲木薯市场[J].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18(09)
    • [17].柬埔寨拜灵木薯喜获大丰收,市场价格保持稳定[J].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18(11)
    • [18].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农机所木薯生产机械化团队赴广西扶绥开展木薯机械化收获技术试验[J].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18(12)
    • [19].柬埔寨木薯加工业即将迎来“曙光”[J].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19(01)
    • [20].木薯栽培技术[J]. 农村新技术 2019(06)
    • [21].近年柬埔寨木薯丰产销售价格上扬[J].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19(04)
    • [22].2018年柬埔寨木薯产量小幅下滑[J].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19(04)
    • [23].改良木薯 养活世界[J]. 区域治理 2019(14)
    • [24].15个木薯品种(材料)比较试验研究[J]. 江西农业学报 2017(12)
    • [25].几种食用木薯品种生长发育及产量性状分析[J]. 西南农业学报 2017(12)
    • [26].木薯叶综合利用技术研究进展(英文)[J].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7(12)
    • [27].热科院新研发食用华南12号木薯[J].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17(Z2)
    • [28].泰国库存木薯外销比例调整为1.5:1[J].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17(Z2)
    • [29].木薯颗粒淀粉取代木薯干趋势分析[J]. 粮食与油脂 2018(07)
    • [30].木薯去皮加工技术研究进展[J]. 现代农业装备 2018(04)

    标签:;  ;  ;  ;  ;  ;  

    红壤小流域木薯花生间作系统的生态功能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