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社区管理模式研究

中国城市社区管理模式研究

论文摘要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全面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一体,积极构建和谐社会。要把加强作为社会细胞的社区管理和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内容。从社区建设提出至今,我国城市社区管理组织已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突出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制度上的保证。1998年7月,配合国家政治体制改革与政府机构调整,国务院正式赋予新组建的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指导社区管理工作,推动社区建设”的职能,从而在制度上保证了我国社区建设的健康发展。二是将原有的市、区、街纵向城市管理体制引入社区,初步形成了以“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落实”为主要特征,兼具各地特色的社区建设管理组织方式。三是确立了街道办事处在社区管理中的主导地位。四是各地区都在积极探索基层社区组织的制度创新。我国城市社区管理组织的基本架构已经初步形成。本文认为按照现代政府职能转换与市民组织发展关系理论的基本原则,政府在城市社区建设和管理中仍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政府在社区建设和管理中的角色,所起作用的大小,这是关键问题。本文提出在现有的国内有关社区管理理论研究成果上,结合当前我国国情,回顾了城市社区管理模式的发展演变,以及影响因素,通过对国内典型社区管理模式进行利弊分析,建议构建党政导引,社区自治,党政分开、政社分开、议事分开的城市社区管理模式,为改进和完善我国社区管理工作提供经验借鉴和路径选择,为构建中国特色的社区管理理论基础提供现实参考。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1.1.1 选题目的
  • 1.1.2 选题意义
  • 1.1.3 理论价值
  • 1.2 概念界定
  • 1.2.1 社区
  • 1.2.2 城市社区
  • 1.2.3 社区管理
  • 1.2.4 社区管理体制
  • 1.2.5 社区管理模式
  • 1.3 研究现状综述
  • 1.4 创新点
  • 1.5 研究思路及框架
  • 1.5.1 研究思路
  • 1.5.2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城市社区管理模式的理论基础
  • 2.1 马克思主义理论
  • 2.1.1 科学发展观
  • 2.1.2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
  • 2.2 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
  • 2.3 西方社会学理论
  • 2.3.1 社会整合理论
  • 2.3.2 社会冲突理论
  • 2.3.3 社会福利理论
  • 2.4 新公共管理理论
  • 第三章 影响城市社区管理模式的主要因素
  • 3.1 政府因素
  • 3.1.1 政府是城市社区管理的主体
  • 3.1.2 政府的角色影响城市社区管理模式
  • 3.2 经济因素
  • 3.2.1 社区管理和建设需要政府投入
  • 3.2.2 政府的投入依靠经济基础
  • 3.3 民主化进程
  • 3.3.1 社区管理和建设需要主动性社会化参与
  • 3.3.2 社会化参与的程度需要民主政治做保障
  • 3.4 城市化进程
  • 3.4.1 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 3.4.2 城市化进程影响城市社区管理模式
  • 第四章 城市社区管理模式的发展及其演变
  • 4.1 形成期
  • 4.1.1 “亚社区”社区管理模式
  • 4.1.2 “单位人管理”模式
  • 4.1.3 “地区管理”模式
  • 4.2 成长期
  • 4.2.1 打破行政全能主义旧体制
  • 4.2.2 完整意义上的城市社区管理模式出现
  • 4.3 发展期
  • 4.3.1 多种形式并存的城市社区管理模式
  • 4.3.2 积极探索新模式
  • 第五章 当前国内城市社区管理模式及分析
  • 5.1 国内现有城市社区管理模式的分析
  • 5.1.1 行政主导型模式
  • 5.1.2 单位主导型模式
  • 5.1.3 半行政半自治型模式
  • 5.1.4 自治型模式
  • 5.2 模式利弊分析
  • 第六章 建设我国城市社区管理新模式
  • 6.1 建设社区管理新模式必须遵循的原则
  • 6.2 建设社区管理模式必须处理好的三个关系
  • 6.2.1 社区居委会与街道办事处之间的关系
  • 6.2.2 社区居委会与社区党组织之间的关系
  • 6.2.3 社区居委会与业主委员会和物业公司的关系
  • 6.3 构筑强政府与大社会相结合的社区管理体制
  • 6.4 城市社区管理创新模式的基本框架
  • 6.4.1 社区工作指导委员会
  • 6.4.2 社区居民代表大会、社区管理委员会
  • 6.4.3 社区工作站、社区服务中心、居民大会及居民委员会
  • 6.4.4 加强社区党建工作
  • 6.5 城市社区管理创新模式的实现
  • 6.5.1 加强政府对城市社区公共事务管理的指导作用
  • 6.5.2 转变政府职能,合理进行分权、放权,改革社区自治体系
  • 6.5.3 适当引入市场机制
  • 6.5.4 提高社区居民民主参与意识和能力
  • 6.5.5 转变思想,更新观念,加强社区管理工作的服务理念
  • 6.5.6 加快我国城市社区管理体制的改革
  • 6.5.7 构建城市社区和谐的人际关系
  • 6.5.8 提供必要的法制、政策和队伍保障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国外典型社区管理模式比较及经验借鉴[J].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8(08)
    • [2].城市居民自治下“政社互动”运用研究——以大连市“365社区管理模式”为例[J]. 改革与开放 2017(12)
    • [3].社区管理模式对老年抑郁应用效果评价[J].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 2016(02)
    • [4].公民参与社区管理模式研究[J]. 新疆财经大学学报 2015(04)
    • [5].浅析国内城市社区管理模式[J]. 科技创业月刊 2016(06)
    • [6].退休党员社区管理模式的适应性探讨[J]. 长江丛刊 2018(13)
    • [7].我国社区管理模式研究[J]. 技术与创新管理 2012(05)
    • [8].新农村建设中社区管理模式的现状及对策——以黑龙江省大庆市X村为例[J]. 生产力研究 2010(07)
    • [9].社区管理模式之比较选择[J]. 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8(03)
    • [10].社区管理模式的“时间银行”探究——以重庆小正街时间银行为例[J]. 经贸实践 2018(05)
    • [11].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首诊社区管理模式临床获益的探讨[J].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4(18)
    • [12].高血压社区管理模式的国内外研究进展[J]. 护理研究 2015(19)
    • [13].“和谐社会”视角下的社区管理模式综合研究[J]. 河南科技 2013(09)
    • [14].基于协同论的我国社区管理模式创新[J]. 商业时代 2012(13)
    • [15].高校学生社区管理模式的创新研究[J]. 高校后勤研究 2009(02)
    • [16].济南市社区管理模式分析与定位[J]. 科技信息(科学教研) 2008(10)
    • [17].多元管理:我国社区管理模式的必然选择[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2)
    • [18].基于北京社区管理模式发展趋势下的社区人才队伍建设[J].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02)
    • [19].新型城镇化中的农村社区管理模式创新研究[J].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 2017(03)
    • [20].统筹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宝山区镇管社区管理模式研究[J]. 学理论 2013(34)
    • [21].“三位一体”创新社区管理模式[J]. 北京观察 2016(01)
    • [22].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社区管理模式及效果观察[J]. 中外医学研究 2016(17)
    • [23].美国社区管理模式对深圳的启示[J]. 特区实践与理论 2013(06)
    • [24].乌鲁木齐城市社区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实践[J]. 中共乌鲁木齐市委党校学报 2013(04)
    • [25].建立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创新河北省城市社区管理模式[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2(06)
    • [26].对我国城市社区管理模式的思考[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 2009(S1)
    • [27].论经济欠发达地区城市社区管理模式的构建[J]. 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 2008(20)
    • [28].基于社会安全地图的社区管理模式研究——以西部旅游城市L市为例[J]. 小城镇建设 2018(03)
    • [29].和谐社区管理模式选择的实证研究——基于昆山平巷社区的实证分析[J]. 经济界 2014(02)
    • [30].创新社区管理模式[J]. 党建研究 2011(12)

    标签:;  ;  ;  

    中国城市社区管理模式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