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妇女非正规就业现状研究 ——以重庆市某镇为例的探讨

农村妇女非正规就业现状研究 ——以重庆市某镇为例的探讨

论文摘要

当前,中国农村经济正在经历着经济结构的巨大转变。农村工业化的持续发展,非农经营领域不断拓宽,大量农村劳动力转向非农业产业或流入城市寻求就业机会。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大军中,农村妇女的非农业就业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由于自身的文化水平、知识技能水平较低,再加上“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文化的影响和传统的角色规定,导致她们无法进入正规的单位就业,只能退而求其次进入非正规就业部门就业。与男性相比,她们在更大程度上面临着来自家庭、社会和性别因素的制约,造成了其非农转移的差序性、就业层次低、就业途径单一、自身权益不能得到有效保障等问题。当前农村妇女非正规就业存在哪些主要的问题,怎样提高她们非正规就业的水平,更好的保护她们的权益,促进农村经济和农村妇女的和谐发展,正是本文要回答的问题。第一章导论,指出本选题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在归纳相关文献之后提出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二章讨论了我国非正规就业现状和女性的非正规就业。介绍非正规就业概念在我国的出现和发展,非正规就业出现的原因以及现阶段的发展现状和特点。从女性的视角出发,指出非正规就业很好的满足了女性就业的需要。第三章论述当前农村妇女非正规就业的特征,由于自身就业能力存在的不足,和一些外在因素的影响,农村妇女就业存在着低层次化、就业途径单一、传统的角色规定限制了农村的职业流动、权益保护意识薄弱等问题。第四章探讨了农村妇女自身的就业能力问题,从农村妇女个人、企业和社会政策三个层面努力推动她们的非正规就业。第五章结论与思考。从影响农村妇女就业的内外因因素分析得出,解决农村妇女非正规就业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提高就业能力是关键,发展乡镇企业,实现就地就业是根本的出路所在。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研究目的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非正规就业概念的提出及发展
  • 二、有关非正规就业的研究
  • 三、有关农村妇女就业的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其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对象所属社区概况
  • 第二章 我国非正规就业现状及其女性非正规就业
  • 第一节 我国非正规就业现状
  • 一、非正规就业概念在我国的出现和发展
  • 二、我国非正规就业形成的原因分析
  • 三、我国非正规就业发展现状及特点
  • 第二节 我国女性非正规就业
  • 一、非正规就业的特点符合当代女性就业的要求
  • 二、现阶段女性非正规就业的主要方式
  • 第三章 农村妇女非正规就业特征及问题分析
  • 第一节 农村妇女的就业特征
  • 一、就业目的
  • 二、就业途径
  • 第二节 存在的问题分析
  • 一、低层次化—农村妇女就业的基本特征
  • 二、家庭在妇女择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 三、就业途径单一,表现出明显的差序性
  • 四、就业妇女的权益意识薄弱
  • 五、传统的角色规定限制了农村妇女的职业流动
  • 第四章 促进农村妇女非正规就业的对策分析
  • 第一节 农村妇女的就业能力分析
  • 一、就业能力的含义
  • 二、农村妇女的就业能力
  • 三、影响农村妇女就业能力的因素分析
  • 第二节 推动农村妇女非正规就业的对策分析
  • 一、农村妇女个人层面
  • 二、企业层面
  • 三、社会和政策层面
  • 第五章 结语
  • 一、解决农村妇女非正规就业是一项长期的工作
  • 二、提高就业能力是实现就业的关键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推行“1+N”精准扶贫 放大创业品牌带动效应[J]. 科学中国人 2016(33)
    • [2].论农村妇女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保护[J]. 现代商业 2013(36)
    • [3].论农村妇女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保护[J]. 黑河学刊 2010(10)
    • [4].吕梁地区农村妇女家庭暴力调查与研究[J]. 商业文化(学术版) 2010(12)
    • [5].山西省农村妇女科学素质的现状及其对策研究[J].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3(01)
    • [6].农村妇女土地权益保护的法律探讨[J]. 前沿 2012(08)
    • [7].农村妇女职业教育对农村发展的影响及对策[J]. 广东农业科学 2009(11)
    • [8].论农村妇女土地权益的保护[J]. 南方农村 2013(04)
    • [9].河北省农村妇女科技文化素质分析[J]. 商场现代化 2008(02)
    • [10].社会转型期我国农村妇女政治认同态势、弱化倾向及其矫正[J]. 湖北行政学院学报 2013(06)
    • [11].论农村妇女政治参与的制度化安排[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13)
    • [12].关于保定市农村婚后妇女土地承包权益问题的调查[J]. 品牌(理论月刊) 2011(07)
    • [13].中国农村妇女参政制约因素的分析[J]. 商品与质量 2010(S8)
    • [14].农村妇女阴道炎发生原因及预防[J]. 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 2008(04)
    • [15].从生育行为看农村妇女的家庭地位——基于江西X村的研究[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2)
    • [16].农村妇女政治参与的困境与出路[J].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4(02)
    • [17].促进农村妇女参与全民创业[J]. 新西部(下半月) 2009(01)
    • [18].农村年轻妇女“抛夫弃子”问题思考[J]. 法制博览 2016(33)
    • [19].探究如何提升农村妇女参政议政的意识[J]. 内江科技 2012(03)
    • [20].也看农村妇女失地现象[J]. 现代农业科学 2008(01)
    • [21].转型期农村妇女家庭地位探析——基于河北省Y村的调查[J]. 南方论刊 2014(05)
    • [22].农村妇女土地权益受侵害的现状、原因及对策[J]. 管理学刊 2015(04)
    • [23].农村妇女政治参与的天花板效应及对策——以南昌市为例[J]. 山东行政学院学报 2014(08)
    • [24].农村妇女劳动力转移现状及对策建议[J]. 中国农技推广 2008(02)
    • [25].妇女外出务工经历对夫妻关系的影响[J]. 法制与社会 2014(07)
    • [26].农村妇女人力资源开发的柔性激励策略[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08(09)
    • [27].农村妇女参与基层民主管理的调查分析[J]. 改革与开放 2017(13)
    • [28].浅析农村妇女土地权益受侵害的原因与对策[J]. 南方农业 2017(24)
    • [29].当前我国农村妇女政治参与的制约因素及解困措施分析[J].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6(07)
    • [30].农村妇女土地权益保护的法律思考[J]. 黑河学刊 2015(02)

    标签:;  ;  ;  ;  

    农村妇女非正规就业现状研究 ——以重庆市某镇为例的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