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种酶抑制剂复方制剂对超广谱产酶菌株的抑菌活性

五种酶抑制剂复方制剂对超广谱产酶菌株的抑菌活性

一、五种酶抑制剂复合制剂对产超广谱酶菌株的抗菌活性(论文文献综述)

周永林[1](2021)在《齐墩果酸抑制β-内酰胺酶和细菌性溶血素活性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抗菌药物在畜牧养殖过程中的广泛应用与细菌耐药性形成已成恶性循环,同时诱导和加速多种耐药菌如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出现和流行,导致抗生素治疗日趋无效。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兽医临床上重要的病原菌,可导致乳房炎和肺炎等多种疾病,严重威胁畜禽养殖业的发展。金黄色葡萄球菌可通过分泌β-内酰胺酶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产生抗性,舒巴坦等竞争性酶抑制剂对B类金属β-内酰胺酶抑制作用差,而MRSA如USA300携带多种金属β-内酰胺酶,这使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防控难度加大。此外,在NDM-1耐药酶未报道之前,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一直被用于治疗临床上严重耐药肠杆菌的感染。然而,随着NDMs和KPCs等碳青霉烯酶的出现和广泛传播,导致所有β-内酰胺类抗生素在碳青霉烯酶阳性菌感染后治疗无效。而且临床上已经出现同时携带ndm和mcr基因的大肠杆菌等革兰氏阴性菌。因此,临床上迫切需要研发广谱β-内酰胺酶抑制剂协同抗菌药物以控制携带β-内酰胺酶耐药菌尤其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感染。细菌性溶血素是细菌在致病过程中所分泌的一类重要毒力蛋白,常见的细菌性溶血素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素Hla,李斯特菌溶血素LLO、肺炎链球菌溶血素PLY和猪链球菌溶血素SLY等。细菌性溶血素可裂解组织细胞和协助细菌逃避机体免疫攻击和获取营养,在细菌感染建立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素敲除菌株在细菌性肺炎、乳房炎和肾炎等模型中毒力显着减弱,甚至缺失。因此,以细菌性溶血素为药物靶点进行抑制剂筛选是抑制细菌致病性的一种有效策略。综上,筛选获得一种可同时抑制耐药酶和毒力因子的天然化合物,这将可能极大的提高耐药致病菌感染的治疗效果,同时减少开发药物的成本。本研究最初的目标是通过酶活性抑制试验从天然化合物中筛选出一种可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携带的β-内酰胺酶活性的抑制剂。经筛选发现,齐墩果酸可显着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携带的β-内酰胺酶的水解活性,同时对主要碳青霉烯酶如NDM-1、KPC-2和VIM-1也有显着的抑制作用,而对头孢菌素酶Amp C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抑制作用不显着。此外,加入不同金属离子进行酶活性抑制试验发现,齐墩果酸仅在锌离子存在的缓冲液中对NDM-1的抑制作用受到影响,在其它金属离子存在的缓冲液中无显着影响,提示齐墩果酸并非特异性金属离子螯合剂。本研究进一步通过棋盘法最小抑菌浓度试验、生长曲线试验、时间-杀菌曲线试验和细菌染色试验等验证了齐墩果酸及其类似物可显着增强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对β-内酰胺酶阳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碳青霉烯酶阳性肠杆菌的抗菌作用(FIC≤0.33±0.07),而舒巴坦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具有显着的协同效果,而与美罗培南联合对NDM-1阳性大肠杆菌无显着的协同效果。齐墩果酸在远大于32μg/m L浓度条件下对受试菌株的生长无显着影响。此外,本研究结果显示,齐墩果酸单独使用不会诱导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USA300和NDM-1阳性大肠杆菌ZJ487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产生耐药性,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USA300在β-内酰胺类抗生素压力下可产生严重的耐药性。为确定齐墩果酸联合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体内协同效果,本研究建立了小鼠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肺炎模型,通过小鼠存活率、肺组织菌落定殖、肺组织β-内酰胺酶活性检测、靶器官病理变化和炎症反应等指标评价齐墩果酸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体内协同效果。与单独青霉素G钠治疗相比,齐墩果酸联合青霉素G钠治疗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小鼠的存活率提高50.0%,而舒巴坦联合青霉素G钠治疗后的存活率提高37.5%,略差于齐墩果酸联合组。此外,单独齐墩果酸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小鼠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这提示齐墩果酸在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过程还具有其它药理学作用,我们推测其可能抑制了金黄色葡萄球菌致病相关毒力因子。为验证上述推测,本研究通过溶血试验和细胞保护试验等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齐墩果酸及其类似物在4μg/m L浓度条件下可显着抑制多种不同的细菌性溶血素的溶红细胞活性,齐墩果酸可显着降低MH-S细胞和A549细胞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素Hla介导的损伤。这一结果进一步证实了齐墩果酸单独使用可降低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致病性从而发挥保护作用。本研究通过酶活性抑制试验、溶血试验、荧光定量PCR试验、蛋白免疫印迹试验、分子动力学模拟、氨基酸定点突变和荧光淬灭等试验确定了齐墩果酸不影响金黄色葡萄球菌携带的β-内酰胺酶和金属β-内酰胺酶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素Hla蛋白的分泌和表达,而是与NDM-1蛋白和Hla蛋白通过范德华力直接结合发挥抑制作用。进一步通过对突变子蛋白进行酶活性抑制试验、溶血试验和突变子菌株最小抑菌浓度检测试验确证了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的可靠性。综上所述,作为β-内酰胺酶和细菌性溶血素双靶标抑制剂,齐墩果酸可显着降低由细菌性溶血素对机体造成的损伤和显着恢复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体内外抗菌活性。为基于抑制细菌致病性和耐药性的双靶标抗耐药致病菌感染新药研发奠定了良好的前期试验基础和提供了先导化合物。

黄军祉[2](2020)在《mCIM和eCIM对CRE鉴定应用价值评估及不同基因型CRE耐药特点》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评估改良碳青霉烯失活试验(Modified carbapenem inactivation method,mCIM)和EDTA碳青霉烯失活试验(EDTA-carbapenem inactivation method,eCIM)对不同碳青霉烯酶基因型的检测能力及其临床应用价值,分析携带不同碳青霉烯酶基因的肠杆菌科细菌的体外药敏特点及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分布情况,便于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方法1收集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期间临床标本分离的非重复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的肠杆菌科细菌(Carbapenem resistant Enterobacteriaceae,CRE)80株。应用VITEK 2 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系统进行菌株鉴定及药敏试验。用mCIM和eCIM试验联合改良Hodge试验(The modified Hodge test,MHT)对CRE菌株进行表型筛选及确认。2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碳青霉烯类耐药基因(blaKPC、blaNDM、blaIMP、blaVIM、blaOXA-48)、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β-lactamase,ESBLs)基因(SHV、TEM、CTX、OXA-1)、Amp C酶基因(DHA、FOX)及膜孔蛋白Omp K35、Omp K36基因;3以PCR检测碳青霉烯酶基因的结果为金标准,对mCIM、eCIM及改良Hodge试验进行一致性检验分析4用E-test法进一步复核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替加环素、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复方新诺明、多黏菌素的MIC值;5分析CRE的体外药敏及携带不同碳青霉烯酶基因的CRE菌株的MIC分布情况。结果1菌株分布情况80株CRE中,以肺炎克雷伯菌最为多见,为60株(75%,60/80),其次为大肠埃希菌17株(21.3%,17/80);主要来自重症医学科38株(47.5%,38/80)及神经内科重症病房23株(28.8%,23/80),以呼吸道标本为主58株(72.5%,58/80)。2基因型检测结果80株CRE中有78株(97.5%,78/80)携带碳青霉烯酶基因,其中54株(69.2%,54/78)单纯携带blaKPC-2,7株(9.0%,7/78)单纯携带blaNDM-5;17株(21.8%,17/78)同时携带KPC+NDM型的菌株中,12株(15.4%,12/78)同时携带blaKPC-2+blaNDM-5,5株(6.4%,5/78)同时携带blaKPC-2+blaNDM-1;另外,2株碳青霉烯酶基因检测阴性的菌株,存在膜孔蛋白缺失合并ESBLs和Amp C酶基因阳性。3表型筛选试验结果改良Hodge试验对单纯携带KPC型及KPC+NDM型的菌株阳性率均为100%(54/54,17/17),对NDM型菌株无检出能力(0%);mCIM试验对KPC型、NDM型、KPC+NDM型碳青霉烯酶基因检出率为100%(78/78)。eCIM试验在单纯携带KPC型碳青霉烯酶的菌株中检出1株(1.9%,1/54)阳性;对7株单纯携带NDM型的菌株均表现为阳性(100%,7/7);对17株KPC+NDM型的菌株均表现为阴性。一致性检验结果显示,mCIM试验对KPC型、NDM型及KPC+NDM型碳青霉烯酶的总体检出率高于改良Hodge试验(Kappa:1.000 vs0.101)。改良Hodge试验对单纯携带KPC型碳青霉烯酶的菌株具有良好的检出能力(Kappa:1.000,P=1.000),对单纯携带NDM型的菌株无检出能力(Kappa:-0.255,P=0.000);eCIM试验对单纯携带NDM型的菌株具有良好的检出能力(Kappa:0.924,P=1.000)。4不同基因型耐药特点80株CRE菌株对替加环素及多黏菌素的耐药率均为0%。携带blaKPC的菌株对复方新诺明和阿米卡星的耐药率较低,分别为48.1%(26/54)和46.3%(25/54);携带blaNDM的菌株对阿米卡星和氨曲南的耐药率较低分别为28.6%(2/7)和42.9%(3/7);同时携带blaKPC和blaNDM的菌株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最低,为47.1%(8/17)。2株膜孔蛋白缺失合并ESBLs和Amp C酶基因阳性的菌株,均对左氧氟沙星和复方新诺明敏感。5不同基因型体外药敏MIC50/90分布情况KPC型CRE菌株对复方新诺明的MIC50/90最低,为1/16μg/m L;NDM型的菌株对阿米卡星的MIC50/90及氨曲南的MIC50最低,分别为1/8μg/m L和0.5μg/m L。结论1 mCIM试验对KPC型、NDM型及KPC+NDM型碳青霉烯酶均具有良好的检出能力,而改良Hodge试验对NDM型碳青霉烯酶无检出能力。2 eCIM试验对NDM型碳青霉烯酶敏感性较高,但对同时携带KPC和NDM基因型的CRE菌株则失去了检出能力。3在mCIM试验基础上,进一步进行eCIM试验,可以对不同基因型的CRE菌株进行表型确认。4 mCIM、eCIM试验和改良Hodge试验对于2株膜孔蛋白缺失合并产ESBLs或Amp C酶耐药机制的菌株均无检出能力。5不同基因型的CRE菌株耐药情况不同,建议针对不同耐药表型的CRE感染,合理选择抗菌药物。图8幅;表11个;参202篇。

刘超[3](2020)在《多耐药序列11型肺炎克雷伯菌的临床特征及基于全基因组测序的宿主间传播和进化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ST11型肺炎克雷伯菌(Kp)是我国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肺炎克雷伯菌(CRKP)的主要流行克隆株,本研究拟明确本院ST11型Kp的临床特征(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和预后)、耐药表型以及毒力基因型;明晰ST11型别Kp在院内宿主间传播和进化过程中的基因组学(耐药、毒力和质粒分型)和毒力表型特征;明确多耐药高毒力ST11型肺炎克雷伯菌(MDR-ST11-hvKp)的临床特征和毒力基因谱,并进一步明晰MDR-ST11-hvKp中关键毒力基因的定位及其基因外环境的特征,为防控该菌的传播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方法:(1)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3月至2018年6月间104例感染Kp患者的临床特征、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应用聚合式酶链反应完善Kp菌株的多位点序列分型、荚膜分型(K1,K2,K5,K20,K54,K57)、毒力基因(peg-344,peg-589,rmpA,rmpA2,iucA,iroB)并完善拉丝试验。以rmpA,rmpA2,iucA,iroB和peg-344中单基因或成组基因的出现定义为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hvKp)。应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明确本院ST11型Kp的临床及其毒力基因和耐药、毒力表型(拉丝试验)的特征。(2)选取33株ST11型Kp进行全基因组和毒力表型试验。在基因组学层面,依托ResFinder、Virulence Factor Database和PlasmidFinder等数据库,应用下一代测序技术分析我院主要克隆流行株ST11的耐药基因、毒力基因和质粒分型;以HS11286(ST11型Kp)为参考序列,构建本院ST11型Kp的进化树分析其亲缘关系;进一步应用大蜡螟、生物被膜、血清杀伤相关表型试验明确菌株的毒力表型。基于ST11型Kp的单核苷酸基因多态性(SNP)差异,结合临床信息,绘制ST11型Kp在我院宿主间的传播和进化路线。(3)基于上述hvKp菌株定义,应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探讨我院MDR-ST11-hvKp的临床特征;选取12株MDR-ST11-hvKp菌株应用下一代测序与单分子测序技术相结合的方式,绘制MDR-ST11-hvKp的精细基因组图谱,应用BRIG软件分别对MDR-ST11-hvKp菌株染色体和携带毒力基因的质粒进行比较分析;以公共数据库中的ST11型耐碳青霉烯hvKp(CR-hvKp)基因组为参考序列,明晰本院MDR-ST11-hvKp与已发表ST11型CR-hvKp的亲缘关系;明确ST11型Kp中不同克隆亚型之间的重要毒力基因的定位及其外环境特征。结果:(1)104例感染Kp的病人中平均年龄65.65±17.99岁,男性62例(59.6%)。40例为ST11型别,是本研究中的主要流行克隆型。其中,hvKp65株,占比62.5%。ST11组中,35例(87.5%)属于医院获得性感染,27例(67.5%)为ICU内检出;肺炎是ST11型Kp所致感染的主要类型(P=0.017),仅有2例(5.0%)为菌血症;37例(92.5%)为置入导管状态,39例(97.5%)病人在90天内出现抗菌药物暴露史。ST11组中,30天不良预后发生率达42.5%,显着高于对照组。多因素分析显示置管状态(OR,6.094)和90天内住院2天以上(OR,5.517)是感染ST11型Kp的独立危险因素。在耐药方面,所有ST11菌株均为多耐药表型(MDR);仅有5株(12.5%)菌株对替加环素耐药。在毒力方面,所有ST11菌株均无K1、K2、K5、K20、K54和K57荚膜血清分型。15 株(37.5%)ST11 型 Kp 为高黏液表型;17 株(42.5%)为 MDR-ST11-hvKp 菌株,且其主要的毒力基因型为iucA+rmpA2组合(13/40,32.5%)。(2)选取33株MDR ST11型Kp(13株为MDR-ST11-hvKp)进行下一代全基因组测序和毒力表型研究。13株MDR-ST11-hvKp中,84.6%(11/13)来自医院获得性感染,2例(15.4%)为社区获得性感染病例。所有MDR-ST11-hvKp均可产生生物被膜但在血清杀伤试验中均为阴性。所有MDR-ST11-hvKp中呈现两个独特的毒力基因组合:11株Kp同时携带rmpA2+iucA,2株Kp 携带peg-344+rmpA+rmpA2+iucA。但仅有 8 株 hvKp 菌株(61.5%,8/13)在侵袭大蜡螟实验中表现出高毒力表型。所有MDR-ST11型Kp均携带fosA耐药基因,31株(31/33,93.9%)携带blaKPC-2耐药基因,21株携带tetA耐药基因。此外,在25株Kp中均同时检测出rmtB和blaTEM。在全基因组测序中,总共发现1313个高质量SNP(hqSNP)。由749 hqSNPs支持将这些菌株的进化关系分为两个分支(共9个克隆亚型),其中包括372个独特hqSNP的分支1(Clade 1)和377个独特hqSNP的分支2(Clade 2)。Clade 1中包括6株Kp,其中5株为hvKp;Clade 2中包含27株Kp,共分为两个基因簇:Clade 2a(包含5株hvKp)和Clade 2b(包含3株hvKp)。9个ST11型Kp克隆亚型中有6个克隆亚型为hvKp。所有ST11型Kp均含有IncFⅡ质粒复制子。81.8%(27/33)的Kp中存在超过三种类型的质粒复制子,表明Kp菌株内携带有多个质粒。有趣的是,Clade 1分支中的hvKp携带IncHI1B质粒复制子,Clade 2中的hvKp菌株均未携带IncHI1B,提示MDRST11型Kp在宿主间传播中获取了毒力基因/毒力质粒,继而进化为MDR-ST11-hvKp。(3)多因素分析显示脑血管疾病(OR,4.706)和转移性感染(OR,3.495)为MDR-ST11-hvKp的独立危险因素。选取12株MDR-ST11-hvKp进行单分子测序后发现,Clade 1的菌株中有3株hvKp携带pVir-CR-hvKp4-like 质粒,其余 2 株 hvKp 携带 pLVPK-like 毒力质粒;Clade 2a 中的 4株hvKp菌株携带毒力基因的质粒与WCHKP020030 plasmid pOXA1020030相似,但Z29菌株中定位毒力基因的毒力质粒与WCHKP020030 plasmid pOXA 1020030仅部分相似,为新发现的携带关键毒力基因的质粒;Clade2b中的hvKp菌株的关键毒力基因定位于染色体上。结论:(1)在本研究中,hvKp占比已超过cKp可能成为本院主要的Kp类型,并发现MDR-ST11-hvKp已在我院出现;ST11型Kp常发生于医院获得性感染,尤其是ICU内;其所致疾病严重程度较重,在积极的抗感染和其他生命支持治疗下预后仍较差;感染ST11型Kp的独立危险因素为90天内住院大于2天和置管状态;(2)MDR ST11型Kp在宿主间的进化和传播过程中已进化成为多个克隆亚型,同时获得了不同的关键毒力基因簇或相关可移动遗传元件继而形成MDR-ST1 1-hvKp菌株,并在大蜡螟实验中表现出毒力表型的异质性,进而在不同的病房间传播;高产生物被膜的MDR-ST11-hvKp菌株已经在我院出现且可能已经传向社区;(3)感染MDR-ST11-hvKp的独立危险因素为脑血管疾病和转移性感染;基于MDR-ST1 1-hvKp的精细基因组图谱,精准发现关键毒力基因组合iucA+rmpA2可以在可移动遗传元件的作用下移动至MDR ST11不同克隆亚型菌株中的染色体、耐药质粒中进行基因重组,不仅可形成稳定遗传的MDR-ST1 1-hvKp菌株,还揭示了 Kp中重要毒力基因的外环境在宿主间进化过程中呈现多态性。

葛颖[4](2019)在《金属β-内酰胺酶及其耐药菌的实时活性监测与抑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抗生素的过度及不规范使用造成的细菌耐药性已经严重威胁公共健康安全,是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密切关注的问题。细菌耐药的主要机理之一是生产金属β-内酰胺酶(Metallo-β-lactamases,MβLs)。因此对MβLs的实时监测与抑制具有极其重要的应用价值。本论文从MβLs活性监测、活性抑制、结构解析等方面进行了以下四部分工作:1、发展了一种简单且无损的UV-Vis方法,用于耐药细菌活菌体内MβLs的实时活性监测与抑制,并通过多种抗生素和临床菌证明该方法的广泛应用性。通过UV-Vis法,测得EDTA和ATAA抑制耐药菌L1-E.coli水解头孢唑啉的IC50值分别为1.6和18.9μM。用UV-Vis实时监测获得的抑制数据更符合其在天然环境中真实的生物学功能。2、通过对ImiS水解亚胺培南的实时监测,发现其水解产物对ImiS具有抑制作用,分离该水解产物获得两个组分P1和P2。动力学评价表明,P1对ImiS、L1、NDM-1和VIM-2呈现广谱抑制活性,其IC50值在8-32μM范围;但P2无抑制活性。同时,P1对产ImiS、L1、NDM-1或VIM-2的E.coli有良好的协同抗菌活性,能够分别恢复亚胺培南和头孢唑林的药效16-32和32-128倍。我们的研究揭示了亚胺培南水解产物对ImiS的抑制是由于P1引起的。该工作为研究抗生素的水解机理及MβLs的抑制提供了新思路。3、为避免天然MβLs中Zn(Ⅱ)离子的抗磁性和无色性影响光谱学表征,使用Co(Ⅱ)离子替代型MβLs进行光谱学研究已经有多年基础,但对apo-MβLs制备过程中EDTA是否除尽却不能确定,对于后续研究结果存在很大影响。我们发展了ITC法监测apo-MβLs制备过程中EDTA的含量。利用Zn(Ⅱ)离子与EDTA和apo-MβLs的反应亲和力不同(优先与EDTA结合)来区分热力学信号,分别对NDM-1、ImiS、L1三个蛋白进行了apo-MβLs制备过程的监测。ITC法能够准确的辨别EDTA是否完全去除。这一方法中样品测量范围广,灵敏度和精确度高等优点,能够为MβLs性质和机理研究提供更准确的热力学信息。4、核磁共振波谱技术作为大分子结构表征技术中唯一能够在原子分辨率下测定溶液中生物大分子三维结构的方法被广泛应用。通过对蛋白进行13C、15N标记的方式来评价其与小分子作用的途径是重要的结构表征手段。这部分工作中表达纯化获得了纯净的13C、15N双标记ImiS和L1。对不同浓度的抑制剂YSK-1a与ImiS作用后HSQC谱图的变化进行对比,确定了YSK-1a与ImiS之间是浓度依赖型的不可逆结合结合。

杨倩[5](2019)在《我院肠杆菌属、克雷伯菌属的耐药性分析》文中提出目的:由于目前肠杆菌属及克雷伯菌属细菌在我院检出率逐年增多,其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是菌株产生耐药性的最主要原因,产酶菌株对多数抗菌药物都具有不同的耐药性,且耐药率逐渐上升,为我院的抗感染治疗带来困难,故研究我院肠杆菌属及克雷伯菌属细菌的主要耐药情况、临床分布及感染趋势,可为临床抗感染治疗和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提供依据,从而达到减少或减缓耐药菌株产生及节约医疗资源等目的,另外还能对流行病学的调查提供理论数据支持等。方法:1、标本选择:选择2015年至2018年承德市中心医院所有检出的有临床意义的肠杆菌属及克雷伯菌属细菌,包括痰液、尿液、血液、分泌物、胆汁等各种标本来源,且剔除来自同一患者同一部位的相同菌株。2、检测方法:使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VITEK2-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及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推荐的药敏纸片法(K-B法)等方法对菌株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3、数据结果分析:使用WHONET5.6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各菌属逐年的耐药变化情况,以及科室分布及标本来源等。结果:1、2015-2018年我院检出的1047株克雷伯菌属细菌中主要为肺炎克雷伯菌,占92%(963株),其中产ESBLs克雷伯菌属共检出251株;2015-2018年共检出肠杆菌属共184株,其中主要为阴沟肠杆菌(占72%)和产气肠杆菌(占25%),其中产ESBLs肠杆菌属细菌有70株。另外我院两菌属中抗碳青霉烯类肠杆菌(CRE)也逐渐增多。2、我院肠杆菌属及克雷伯菌属细菌标本都主要来源于痰、尿液、血液、分泌物以及其他类型标本等。3、我院检出的克雷伯菌属主要分布于神经外科(19.0%)、重症医学科(14.4%)、呼吸内科(11.0%)、老年病科(10.5%)、神经内科(8.2%)等科室,而产ESBLs克雷伯菌属菌株主要分布于神经外科(34.2%)、重症医学科(31.0%)、泌尿外科(11.6%)、呼吸内科(6.8%)、老年病科(3.6%)等科室;肠杆菌属菌株主要分布于神经外科(18.0%)、重症医学科(12.6%)、泌尿外科(12.0%)、老年病科(11.4%)、普外科(7.2%)等科室,而产ESBLs肠杆菌属菌株主要分布于神经外科(20.0%)、泌尿外科(15.7%)、重症医学科(12.8%)、老年病科(8.5%)等科室。4、产ESBLs肠杆菌属及克雷伯菌属细菌对青霉素类(如哌拉西林、替卡西林)、头孢菌素类(如头孢呋辛、头孢哌酮、头孢曲松、头孢噻肟等)等含β-内酰胺环的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几乎都达到100%,而对四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率在40%-50%左右,产ESBLs肠杆菌属及克雷伯菌属菌株对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率分别大约为4.0%、5.5%;产ESBLs肠杆菌属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在46.2%-66.7%,对头孢西丁的耐药率为90%左右,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为15%左右;产ESBLs克雷伯菌属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在17.2-29.4%,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为10%左右。结论:1、我院产ESBLs肠杆菌属及克雷伯菌属的检出率逐年增加且耐药性逐渐增强,另外两菌属中CRE菌株检出率也在增加。2、我院产ESBLs肠杆菌属及克雷伯菌属在不同时期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是不同的,要综合多方面因素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3、我院产ESBLs肠杆菌属及克雷伯菌属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存在差异性,考虑它们还存在着其他耐药机制。

王群[6](2019)在《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的分子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1.探讨本地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Carbapenem-resistant Klebsiella pneumoniae,CRKP)的碳青霉烯酶表型与碳青霉烯酶基因型特征,及其与抗菌药物敏感性的相互关系;2.探讨本地肺炎克雷伯菌毒力表型、高毒力荚膜血清型和毒力基因的分布特征及相互关系,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Hypervirulent Klebsiella Pneumoniae,HvKP)感染与临床预后的关系,以及毒力对耐药性的影响;3.分析CRKP菌株同源性及主要流行克隆型;4.分析CRKP感染者的预后影响因素,为临床制定合理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1.对2016年1月至2018年9月期间在成都收集到的CRKP和碳青霉烯敏感肺炎克雷伯菌(Carbapenem-sensitive Klebsiella pneumoniae,CSKP)临床菌株,采用Vitek 2 Compact仪器及配套药敏卡进行鉴定及药物敏感性检测,并使用K-B法进行确认;2.收集感染者的性别、年龄、科室、住院时间、分离部位、基础疾病、抗生素治疗情况、开创性操作和预后情况等临床资料;3.对CRKP临床菌株,采用改良Hodge试验(MHT)、carbaNP试验、mCIM试验和eCIM试验进行碳青霉烯酶表型检测;4.对CRKP临床菌株,应用PCR技术进行碳青霉烯酶基因(A组:blaKPC、blaGES、blaSME、bla IMI、blaNMC,B组:blaNDM、blaVIM、blaIMP、blaSPM、blaGIM、blaSIM,D组:blaOXA)检测,对PCR扩增阳性产物测序,将序列提交GenBank数据库比对,确定碳青霉烯酶基因型;5.对CRKP和CSKP临床菌株,采用黏液丝试验进行毒力表型检测,PCR扩增检测高毒力荚膜血清型(K1、K2、K3、K5、K20、K54、K57)和毒力基因(rmpA、magA、aerobactin、fim H);6.应用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技术对CRKP菌株进行基因分型和同源性分析,结合患者临床资料探讨本地CRKP分子流行特征。结果:1.2016年1月-2018年9月期间在成都共收集到756株肺炎克雷伯菌,包括124株CRKP和632株CSKP。剔除临床资料不详及保种失败菌株,收集到供试验用的CRKP菌株74株,同时收集了71株CSKP菌株作为对照组,CRKP和CSKP菌株均已剔除来自同一病人同一部位的重复株;2.CRKP菌株对临床常用的大多数抗生素呈高水平耐药,对头孢菌素类和β-内酰胺酶抑制剂类耐药率接近100%,对氨曲南和喹诺酮类耐药率≥80%,对氨基糖苷类耐药率较低,但呈逐年增长趋势,其中阿米卡星2016年耐药率仅为12.5%,2018年达到74.1%,增长幅度达6倍,庆大霉素2016年耐药率为13.0%,2018年增长至59.3%,增长了4.5倍;3.74株CRKP菌株中,71株改良Hodge试验阳性,73株carba NP试验阳性,73株mCIM试验阳性,8株eCIM试验阳性;4.73株Carba NP和mCIM试验阳性的CRKP菌株,PCR扩增结果均为阳性,经序列比对,有61株携带blaKPC-2基因,4株携带blaKPC-19基因,8株携带blaNDM-1基因,未检出同时携带两种耐药基因的CRKP菌株。8株eCIM试验阳性的CRKP菌株均携带blaNDM-1基因;71株改良Hodge试验阳性的CRKP均检出blaKPC或blaNDM基因,3株改良Hodge试验阴性CRKP中,2株为blaNDM阳性,1株未检出耐药基因;5.74株CRKP菌株中,4株黏液丝试验阳性,但均未检出高毒力荚膜血清型及毒力基因;6.71株CSKP菌株中,15株黏液丝试验阳性,主要的荚膜血清型是K57型(6株),其次是K1和K2型。毒力基因magA阳性3株,rmpA阳性9株,aerobactin阳性13株,未检出fim-H基因;7.MLST结果显示,CRKP菌株主要为ST11型(43/74),其次为ST147型(20/74),ST307型有8株,ST20型和ST1197型各1株;8.CRKP感染者临床预后差,死亡率明显高于CSKP感染者,开创性操作对预后有影响。结论:CRKP菌株对临床常用的抗生素包括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以及β内酰胺及其酶抑制剂类耐药率高,对氨基糖苷类耐药率相对较低,但呈逐年增长趋势。MHT试验检测NDM型碳青霉烯酶易产生假阴性;carba NP试验、mCIM试验检测碳青霉烯酶的敏感性高,与PCR检测基因结果一致;mCIM与eCIM联合检测能初步确定产A或B类酶。CRKP菌株有多种耐药机制,产碳青霉烯酶是最主要的耐药机制之一,本地CRKP菌株主要携带blaKPC-2、blaKPC-19和blaNDM-1碳青霉烯酶基因。主要流行菌株为ST11型及ST147型,临床科室及院感部门应高度重视,避免发生暴发性流行。

宫海燕[7](2016)在《藿香、牛至对产ESBLs大肠杆菌耐药性抑制作用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对人源产ESBLs大肠杆菌的分布情况、耐药性、ESBLs基因分型的研究,明确产ESBLs大肠杆菌的耐药水平,初步形成耐药大肠杆菌临床用药筛选的参考方案。在耐药大肠杆菌防控的基础上,探索藿香、牛至提取物对产ESBLs大肠杆菌的防治作用,切实的将临床耐药问题与中药耐药抑制剂的筛选相结合,旨在阻断或缓解产ESBLs大肠杆菌耐药性的产生及传播,为临床耐药大肠杆菌的防治提供研究基础。方法:①利用微生物学、统计学方法,分析新疆乌鲁木齐市部分医院感染产ESBLs大肠杆菌的分布情况及耐药性:②应用分子生物学、分子流行病学、PCR技术等探索产ESBLs大肠杆菌的ESBLs基因分型特征;③通过GC-MS联用技术、中药化学等试验,分析测定藿香、牛至提取物的化学成分及含量;④应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研究不同产地牛至挥发油的差异,优选品质资源;⑤利用肉汤稀释法和纸片扩散法(改良Kirby-Bauer法)检测藿香、牛至的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产ESBLs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筛选抑菌活性成分;⑥利用PCR技术和96微孔板法,从分子水平和整体水平上,研究藿香、牛至的抑菌活性单品成分对产ESBLs大肠杆菌ESBLs基因的作用和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结果:①新疆乌鲁木齐市产ESBLs大肠杆菌的标本分布以尿、痰、血、阑尾内容物标本为主,在普外科、呼吸科、神经外科、泌尿科、肾病科的感染率较高。②耐药谱统计分析:目前,产ESBLs大肠杆菌对β-内酰胺类药物的耐药率均较高,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尚未产生耐药。③产ESBLs大肠杆菌的ESBLs基因分型主要是以CTX-M-14型为主,该基因型比较保守,突变位点少和突变几率较低。④GC-MS技术鉴定出藿香的挥发油提取物中有21种化学成分,占总挥发油的99.78%,主要化学成分是胡薄荷酮(34.10%)、草蒿脑(29.54%)、p-Menthan-3-one(1R,4R)-(+)(16.70%)、柠檬油精(8.18%)。根据化学成分的分类,藿香的挥发油提取物中含氧单萜类占55.29%,单萜类占8.69%,倍半萜类占3.56%。提取测定藿香中总黄酮的含量为28.52 mg/g。⑤鉴定六个不同产地牛至的挥发油提取物共11-46种化学成分,占总挥发油的98.5%-99.9%,共同的主要成分:香茅醇(72.7%-85.3%)、香茅醇乙酸酯(8.8%-12.2%)、百里香酚(1.5%-42.9%)、石竹烯(0.4%-17.7%)。根据化学成分的分类,六个不同产地牛至挥发油均含有单萜类、含氧单萜类、倍单萜烯类、含氧倍单萜类成分,主要是含氧单萜类成分。⑥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和田昆仑山、巴基斯坦、和田产地的牛至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差异较小,从六个不同产地牛至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中提取出三个主成分:第一主成分是桉树脑和丁香油酚甲醚;第二主成分大根香叶烯和石竹烯氧化物;第三主成分是百里香酚,累计贡献率达99.57%。根据主成分因子得分和加权综合得分,河南商丘、安徽和伊犁这三个产地的牛至具有较好的品质。⑦藿香、牛至挥发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具有一定的抑制和杀菌作用,对产ESBLs大肠杆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藿香中总黄酮的抑菌效果较差。⑧从藿香、牛至挥发油中筛选出胡薄荷酮、香茅醇、桉树脑、百里香酚,作为单品活性成分,除百里香酚外,对产ESBLs大肠杆菌均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⑨单品活性成分胡薄荷酮、香茅醇、桉树脑对产ESBLs大肠杆菌的ESBLs基因序列的影响较小,主要是影响产ESBLs大肠杆菌生物被膜的形成,抑制细菌生长。结论:新疆乌鲁木齐市人源产ESBLs大肠杆菌的分布较广,耐药率在逐年递增,其ESBLs基因分型主要是以CTX-M-14型为主,从中药藿香和牛至挥发油中筛选的单品活性成分胡薄荷酮、香茅醇、桉树脑对产ESBLs大肠杆菌的ESBLs基因序列的影响较小,主要是抑制产ESBLs大肠杆菌生物被膜的形成,是否改变与生物被膜形成的相关调控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与探索,并为高效低毒的中药耐药抑制剂的研究与开发奠定基础。

俞云松,陈佰义,李光辉,倪语星,孙自敏,王明贵,王睿,徐英春,杨青,杨毅,张菁,周华,周建英,周志慧,卓超[8](2016)在《β-内酰胺类抗生素/β-内酰胺酶抑制剂合剂临床应用专家共识》文中认为1概述革兰阴性菌是我国细菌感染性疾病最常见的病原体。近年来,革兰阴性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性不断增加,最重要的耐药机制是细菌产生各种β-内酰胺酶。β-内酰胺酶抑制剂能够抑制大部分β-内酰胺酶,恢复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抗菌活性。因此,β-内酰胺类抗生素/β-内酰胺酶抑制剂合剂在临床抗感染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已成为临床治疗多种耐药细菌感染的重要

俞云松,陈佰义,李光辉,倪语星,孙自敏,王明贵,王睿,徐英春,杨青,杨毅,张菁,周华,周建英,周志慧,卓超[9](2015)在《β-内酰胺类抗生素/β-内酰胺酶抑制剂合剂临床应用专家共识》文中指出一、概述革兰阴性菌是我国细菌感染性疾病最常见的病原体。近年来,革兰阴性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性不断增加,最重要的耐药机制是细菌产生各种β-内酰胺酶。β-内酰胺酶抑制剂能够抑制大部分β-内酰胺酶,恢复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抗菌活性。因此,β-内酰胺类抗生素/β-内酰胺酶抑制剂合

王鹏[10](2012)在《肠杆菌科细菌中超广谱β-内酰胺酶和外膜蛋白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肠杆菌科细菌分布广、种类多、与人类关系密切,是细菌感染的最常见病原菌,并以多重耐药菌株引起的感染为显着特点。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 Spectrum β-Lactamases, ESBLs)是一类主要由肠杆菌科细菌产生,能够水解包括第三和第四代头孢菌素在内的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但可以被克拉维酸抑制的一类酶家族。目前已报道的ESBLs中包括TEM型94种;SHV型44种;CTX-M-型121种;OXA型18种,其他基因型近12种(http://www.lahey.org/studies)。不同的国家、地区或医院因其使用抗菌药物的种类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ESBLs发生率及基因型。SHV型酶是革兰阴性菌中发现最早,也是最常见的β-内酰胺酶之一。目前已经公布的SHV型酶已经超过了140种,且新亚型酶依然在不断被发现。根据水解底物的不同,SHV型酶可以分为广谱酶、超广谱酶和酶抑制剂耐药型酶。SHV型ESBLs在全球广泛分布,但各地流行的基因亚型不尽相同。近几年来,我国有关此酶的报道明显增多,并分离到多种SHV亚型酶。由于ESBL确证试验存在一定的缺陷,CLSI综合评价了第三代和第四代头孢菌素药效学和药动学对临床疗效的影响后,决定在2010年降低肠杆菌科细菌对部分头孢菌素和氨曲南药敏判定的折点,同时不再推荐临床微生物实验室进行ESBL确证试验,仅用于流行病学和感染控制的目的。尽管已经降低了部分抗菌药物的折点,仍有报道称按照修改后的折点无法检测出全部的产ESBLs菌株。除了产生β-内酰胺酶外,细菌外膜蛋白(outer membrane protein,OMP)功能的改变或缺失也是引起耐药性变化的重要原因。外膜孔蛋白常以同三聚体的形式存在,聚集起来形成孔道,允许小分子亲水性物质包括大多数抗菌药物的跨膜扩散。它们具有特定的透过率,而通透性的不同对耐药的产生及耐药程度的高低均起到重要作用。随着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使用的不断增加,临床上已经出现了越来越多对其耐药的肠杆菌科细菌,产碳青霉烯酶是最主要的耐药机制。然而,碳青霉烯酶的检测却十分困难。为了避免漏筛,CLSI在2009年推荐使用改良Hodge试验检测产碳青霉烯酶菌株。虽然该试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超过90%,依然有报道出现一定比率的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基于此,本课题收集了ESBL确证试验阳性菌株共382株。其中,2008年大肠埃希菌158株和肺炎克雷伯菌164株,2007年和2008年奇异变形杆菌共60株。分析了2010年CLSI新折点对产ESBLs菌株药敏判定的影响、SHV新亚型酶SHV-136及SHV-137的特点、氨曲南敏感的产ESBL奇异变形杆菌中外膜孔蛋白OmpF的氨基酸序列改变和产ESBLs合并外膜蛋白缺失对改良Hodge试验假阳性的影响。为针对产ESBLs菌株感染的抗菌药物合理选用提供依据,对临床耐药菌产ESBL全面的了解及碳青霉烯酶的准确检测,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和病死率有重要意义。第一部分2010年CLSI新折点对产ESBLs的肠杆菌科细菌药敏结果判定的影响(一)产ESBL肠杆菌科细菌的基因型分析1.在382株产ESBLs细菌中,有363株经PCR检测确定了ESBLs基因型,有3株大肠埃希菌、14株肺炎克雷伯菌和2株奇异变形杆菌未检测到ESBLs基因。2.单独检出blaCTx-M或合并blaSHV ESBLs的菌株占全部菌株的92.7%,其中有98.1%的大肠埃希菌和96.7%的奇异变形杆菌仅携带CTX-M-基因。3.48.2%的肺炎克雷伯菌中发现有CTX-M-1组ESBLs,明显高于CTX-M-9组的发生率(P<0.01);72.8%的大肠埃希菌和91.7%的奇异变形杆菌中发现有CTX-M-9组ESBL,明显高于CTX-M-1组的发生率(P<0.01)。CTX-M-2组和CTX-M-8组ESBLs未检测到。4.有26.2%的肺炎克雷伯菌检出SHV型ESBLs或同时合并CTX-M型ESBLs,包括29株SHV-12,10株SHV-2,2株SHV-31,1株SHV-136和1株SHV-137;66.5%的肺炎克雷伯菌单独携带CTX-M-基因;4.3%的菌株单独携带SHV ESBLs;22%的菌株同时检出CTX-M-和SHV二种ESBLs基因型。未在大肠埃希菌和奇异变形杆菌中检测到SHV型ESBLs。5.在1株肺炎克雷伯菌中发现了1个TEM新亚型酶基因,经Jacoby G A教授命名为TEM-183(GenBank登录号HQ529916),为广谱酶。(二)产ESBL肠杆菌科细菌对部分头孢菌素类及氨曲南的敏感性1.使用新的CLSI折点,382株产ESBLs的细菌对头孢唑啉、头孢噻肟和头孢曲松均判定为耐药。2.91.7%,85%和96.7%的奇异变形杆菌分别对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和氨曲南判定为敏感。有45.6%和41.8%的大肠埃希菌分别对头孢他啶和头孢吡肟判定为敏感。有20.1%的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吡肟显示敏感。3.总的来看,肺炎克雷伯菌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明显高于大肠埃希菌,而产CTX-M-1组酶菌株比CTX-M-9组酶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更耐药。在290株单独携带CTX-M-1组或CTX-M-9组的菌株中,有41%-68%携带CTX-M-9组酶基因的菌株对氨曲南、头孢吡肟和头孢他啶敏感,而在携带CTX-M-1组酶基因的菌株中,对上述3种抗菌药物的敏感率仅为3%-14%。在99株产CTX-M-9组酶的大肠埃希菌中,有22株对上述三种药都敏感,有11株对头孢他啶和头孢吡肟敏感,对氨曲南耐药。在40株产CTX-M-1组酶的大肠埃希菌中,有20株对上述三种抗菌药物均耐药,有8株对头孢他啶和氨曲南耐药而对头孢吡肟中介耐药。尽管2010年CLSI降低了部分抗菌药物的折点,依然有一定比例的产ESBLs肠杆菌科细菌会被报告对部分头孢菌素类或氨曲南敏感。不同ESBLs基因型或菌种对不同抗菌药物的药敏结果存在很大的差异。CTX-M型ESBLs流行的国家或地区,头孢噻肟的敏感性很好地反映菌株是否产ESBLs。第二部分ESBL新基因亚型SHV-136和SHV-137的发现及其特性研究在两株肺炎克雷伯菌K-83及K-158中发现了2个SHV新亚型酶基因,经美国Jacoby GA教授命名为SHV-136(GenBank登录号HQ661362)及SHV-137(HQ661363)(http://www.lahey.org/studies)。1.SHV-136及SHV-137的氨基酸序列:通过PCR产物的测序、比较,SHV-136是在广谱酶SHV-25氨基酸序列的基础上,第22位的丙氨酸被缬氨酸替代。SHV-137是在广谱酶SHV-1氨基酸序列的基础上,第147位的甘氨酸被丙氨酸替代,同时第254位天冬酰胺被组氨酸替代。2.SHV-136及SHV-137的克隆和ESBL的确定:将SHV-136和SHV-137的全基因序列分别连接入质粒载体pHSG398后转化入感受态细胞Top10,并成功表达。两个克隆株的ESBLs确证试验显示头孢他啶/克拉维酸的MIC较单药头孢他啶的MIC降低了8倍,故SHV-136及SHV-137均被判定为ESBL。3.SHV-137中决定ESBL特性突变位点的确定:将SHV-137较SHV-1突变的两个位点,分别成功恢复成与SHV-1相对应的氨基酸,即SHV-137-M1(A147G)和SHV-137-M2(H254N),并测序验证了序列。通过ESBL双纸片确证试验确定SHV-137中第147位的甘氨酸被丙氨酸替代是导致其成为ESBL的关键位点。4.β-内酰胺酶等电点的分析:SHV-136的等电点是7.5,而SHV-137的等电点是7.6。5.SHV-136和SHV-137克隆株的药敏及酶稳定性:琼脂稀释法药敏试验结果显示,携带SHV-136和SHV-137酶基因的两个克隆株对多种β-内酰胺类及其酶抑制剂合剂的药敏类似。对青霉素类、第一代头孢菌素均表现耐药;对第二代、第三代和第四代头孢菌素表现为敏感但是较感受态细胞TOP10的MIC有明显升高。克拉维酸对两个SHV亚型酶的抑制作用十分明显,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合剂的MIC较阿莫西林单药降低64倍;而舒巴坦和他唑巴坦对两个亚型酶的抑制作用较差,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MIC均超过256μg/ml。特别是对含有他唑巴坦的酶抑制剂合剂的耐药,是很少见的情况。第三部分氨曲南敏感的产ESBLs奇异变形杆菌中外膜孔蛋白OmpF序列的改变在第一部分的研究中我们发现有14株单独产CTX-M-9组ESBL的奇异变形杆菌对氨曲南的MIC仅为0.04或0.06μg/ml,而对头孢噻肟和头孢吡肟依然表现为耐药。我们对这些细菌的外膜蛋白进行了研究。随机选择了单独产CTX-M-9组ESBL的奇异变形杆菌共15株,其中,氨曲南MIC为0.04μg/ml、0.06μg/m、0.5μg/ml、1μg/ml和2μg/ml的细菌各3株。SDS-PAGE蛋白电泳未发现这些细菌外膜蛋白的缺失或明显减少。并且,fadL、ompA、ompF、 ompW和tolC这五种编码奇异变形杆菌主要外膜孔蛋白基因的表达水平均未发现明显差异。我们扩增了39株(包括上述15株菌)氨曲南MIC为0.04μg/m、0.06μg/ml、0.5μg/ml、和2μg/ml的奇异变形杆菌OmpF全基因序列,与奇异变形杆菌标准株ATCC29906比较后发现:在氨曲南MIC为0.04和0.06μg/ml的菌株中,均存在相同的OmpF氨基酸序列的改变,其中突变了30个氨基酸,插入了3个氨基酸,缺失了7个氨基酸,同源性为88.5%,而氨曲南MIC为0.5μg/ml和2μg/ml的菌株OmpF的氨基酸序列与ATCC29906完全相同。全部菌株OmpF的调控子OmpR的氨基酸序列均未发生突变。第四部分产ESBLs合并外膜蛋白缺失对改良Hodge试验检测碳青霉烯酶的影响选择第一部分研究的细菌中对碳青霉烯类敏感的所有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共301株,其中大肠埃希菌153株、肺炎克雷伯菌148株。琼脂稀释法药敏结果显示所有菌株对头孢唑啉和头孢噻肟耐药,62.1%的菌株对头孢他啶耐药,48.2%的菌株对头孢吡肟耐药。受试细菌中均未扩增出碳青霉烯酶基因。其中,有93%的菌株携带CTX-M-型ESBLs,包括135株CTX-M-14,占48.2%,112株CTX-M-15,占40%,2株CTX-M-25,占0.7%,28株同时携带CTX-M-14和CTX-M-15,占10%,3株CTX-M-14和CTX-M-25,占1.1%。有11.3%的菌株同时包含SHV和CTX-M型ESBLs。虽然所有菌株都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敏感并且碳青霉烯酶基因型阴性,改良Hodge试验依然出现了3.3%(10/301)的假阳性结果。除了1株是产SHV-12型ESBL外,其余9株假阳性菌株均是产CTX-M-型ESBLs。提取10株改良Hodge试验假阳性菌株的外膜蛋白,SDS-PAGE电泳发现有9株细菌存在1个或2个外膜蛋白的缺失。提示产ESBLs同时合并外膜蛋白缺失可能是假阳性结果发生的原因。

二、五种酶抑制剂复合制剂对产超广谱酶菌株的抗菌活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五种酶抑制剂复合制剂对产超广谱酶菌株的抗菌活性(论文提纲范文)

(1)齐墩果酸抑制β-内酰胺酶和细菌性溶血素活性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篇 文献综述
    第1章 革兰氏阴性菌耐药性研究进展
        1.1 肠杆菌科细菌耐药性研究现状
        1.2 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研究现状
        1.3 不动杆菌耐药性研究现状
    第2章 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研究进展
        2.1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性研究
        2.2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耐药性研究
        2.3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性研究
        2.4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四环素类抗生素耐药性研究
        2.5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磷霉素耐药性研究
        2.6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氯霉素耐药性研究
        2.7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氟喹诺酮类抗生素耐药性研究
        2.8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磺胺类抗生素耐药性研究
        2.9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其它抗生素耐药性研究
    第3章 细菌性溶血素研究进展
        3.1 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素在其致病过程中的作用研究
        3.2 单增李斯特菌溶血素(LLO)
        3.3 肺炎球菌溶血素(PLY)
        3.4 猪链球菌溶血素(SLY)
        3.5 产气荚膜梭菌溶血素(PFO)
        3.6 大肠杆菌溶血素
    第4章 主要五环三萜类化合物的药理学作用研究进展
        4.1 齐墩果酸
        4.2 熊果酸
        4.3 山楂酸
        4.4 科罗索酸
        4.5 其它五环三萜化合物
    第5章 新型抗耐药菌感染药物研究进展
        5.1 现有抗生素的改造和联合使用研究
        5.2 新型抗菌药物的研究
        5.3 天然化合物在抗耐药菌感染中的替代策略研究
第二篇 研究内容
    第1章 广谱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筛选
        1.1 材料
        1.2 方法
        1.3 结果
        1.4 讨论
        1.5 小结
    第2章 齐墩果酸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体外协同作用研究
        2.1 材料
        2.2 方法
        2.3 结果
        2.4 讨论
        2.5 小结
    第3章 齐墩果酸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体内协同作用研究
        3.1 材料
        3.2 方法
        3.3 结果
        3.4 讨论
        3.5 小结
    第4章 齐墩果酸抑制细菌性溶血素活性作用的发现
        4.1 材料
        4.2 方法
        4.3 结果
        4.4 讨论
        4.5 小结
    第5章 齐墩果酸抑制Β-内酰胺酶和细菌性溶血素活性作用机制的确证
        5.1 材料
        5.2 方法
        5.3 结果
        5.4 讨论
        5.5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本硕博连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致谢

(2)mCIM和eCIM对CRE鉴定应用价值评估及不同基因型CRE耐药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引言
第1章 研究方案
    1.1 研究目标
    1.2 材料与方法
        1.2.1 材料
        1.2.2 方法与步骤
    1.3 技术路线图
第2章 实验结果与讨论
    2.1 结果
        2.1.1 菌株分布情况
        2.1.2 80株CRE基因检测结果
        2.1.3 不同基因型CRE菌株表型筛选试验结果
        2.1.4 80株CRE菌株体外药敏结果
        2.1.5 不同基因型CRE体外药敏MIC分布情况
    2.2 讨论
        2.2.1 CRE菌株分布及基因型检出情况分析
        2.2.2 mCIM和eCIM以及改良Hodge试验对不同基因型CRE菌株检测结果分析
        2.2.3 CRE的体外药敏及MIC50/90分布情况分析
    2.3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第3章 综述 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研究进展
    3.1 碳青霉烯酶检测方法
        3.1.1 改良Hodge试验(Modified Hodge test,MHT)
        3.1.2 Carba NP试验(Carbapenemase Nordmann-Poirel,CNPt)
        3.1.3 纸片协同试验(Disk Potentiation Tests,DPT)
        3.1.4 碳青霉烯酶失活试验(Carbapenem Inactivation Method,CIM)
        3.1.5 其他检测方法
    3.2 CRE的治疗进展
        3.2.1 替加环素
        3.2.2 多粘菌素
        3.2.3 碳青霉烯类
        3.2.4 新的治疗药物
        3.2.5 其他的治疗药物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3)多耐药序列11型肺炎克雷伯菌的临床特征及基于全基因组测序的宿主间传播和进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多耐药ST11型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及微生物学特征(耐药、毒力)的分析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第二部分 基于下一代测序技术的多耐药ST11型肺炎克雷伯菌的毒力特征及其在院内传播路线的研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第三部分 高毒力多耐药ST11型肺炎克雷伯菌所致感染的临床及基于单分子测序的精细基因组进化特征的研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论文综述 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金属β-内酰胺酶及其耐药菌的实时活性监测与抑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抗生素
        1.1.1 抗生素的发现与发展历程
        1.1.2 抗生素的分类
        1.1.3 抗生素的研发现状
    1.2 细菌耐药
        1.2.1 细菌的耐药性
        1.2.2 细菌耐药的主要方式
        1.2.3 β-内酰胺酶
    1.3 金属β-内酰胺酶
        1.3.1 金属β-内酰胺酶的分类
        1.3.2 金属β-内酰胺酶的作用机制
        1.3.3 金属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研发现状
    1.4 等温滴定微量热技术
        1.4.1 微量热技术的原理和特点
        1.4.2 ITC技术在生物领域的应用
    1.5 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活菌体内β-内酰胺酶的实时活性监测与抑制性研究
    2.1 研究背景
    2.2 设计思路
    2.3 仪器与试剂
        2.3.1 主要仪器
        2.3.2 主要试剂
    2.4 实验方法
        2.4.1 试剂及溶液制备
        2.4.2 质粒导入
        2.4.3 L1的在E.coli BL21中的表达与纯化
        2.4.4 SDS-PAGE分析L1
        2.4.5 活体细菌溶液的制备
        2.4.6 紫外可见光谱的测定与分析
        2.4.7 体外IC50值的测定
        2.4.8 平板菌落试验检测水解实验前后细菌的生长活力
    2.5 结果与讨论
        2.5.1 大肠杆菌体内金属β-内酰胺酶L1的活性监测
        2.5.2 大肠杆菌体内金属β-内酰胺酶L1的活性抑制评价
        2.5.3 临床菌水解抗生素的实时监测与评价
        2.5.4 克拉维酸钾对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杆菌的抑制评价
    2.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亚胺培南水解产物对金属β-内酰胺酶的抑制研究
    3.1 研究背景
    3.2 设计思路
    3.3 仪器和试剂
        3.3.1 主要仪器
        3.3.2 主要试剂
    3.4 实验方法
        3.4.1 试剂及溶液制备
        3.4.2 菌液的制备
        3.4.3 紫外监测分析
        3.4.4 亚胺培南水解产物的制备
        3.4.5 亚胺培南水解产物的分离
        3.4.6 金属β-内酰胺酶的表达与纯化
        3.4.7 IC_(50)值的测定
        3.4.8 巯基的检测
        3.4.9 分子对接(Docking)研究
        3.4.10 MIC值测定
    3.5 结果与讨论
        3.5.1 ImiS水解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紫外光谱表征
        3.5.2 亚胺培南水解产物的分离及其对MβLs的抑制活性评价
        3.5.3 亚胺培南水解产物的结构表征
        3.5.4 亚胺培南水解产物的分子对接研究
        3.5.5 亚胺培南水解产物协同抗生素的抗菌活性评价
        3.5.6 亚胺培南水解产物的细胞毒性评价
    3.6 本章小结
    附录
    参考文献
第四章 Apo-MβLs中EDTA含量的实时热力学监测
    4.1 研究背景
    4.2 设计思路
    4.3 仪器和试剂
        4.3.1 主要仪器
        4.3.2 主要试剂
    4.4 实验方法
        4.4.1 试剂及溶液制备
        4.4.2 Apo-MβLs的制备
        4.4.3 Apo-MβLs中EDTA含量的ITC监测
    4.5 结果与讨论
        4.5.1 Apo-NDM-1制备过程中EDTA含量的监测
        4.5.2 Apo-ImiS制备过程中EDTA含量的监测
        4.5.3 Apo-L1制备过程中EDTA含量的监测
    4.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13)C、~(15)N双同位素标记MβLs与抑制剂作用的HSQC表征
    5.1 研究背景及思路
    5.2 仪器和试剂
        5.2.1 主要仪器
        5.2.2 主要仪器
    5.3 实验方法
        5.3.1 溶液的配制
        5.3.2 标记L1蛋白在M9培养基中表达纯化
        5.3.3 标记ImiS蛋白在M9培养基中表达纯化
        5.3.4 标记ImiS与抑制剂结合的NMR表征
    5.4 结果与讨论
        5.4.1 L1 蛋白的表达与纯化
        5.4.2 ~(13)C、~(15)N双标记L1 的表达与纯化
        5.4.3 ImiS蛋白的表达与纯化
        5.4.4 ~(13)C、~(15)N双标记ImiS的表达与纯化
        5.4.5 ~(13)C、~(15)N双标记ImiS与抑制剂作用的HSQC表征
    5.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5)我院肠杆菌属、克雷伯菌属的耐药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6)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的分子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引言
第一章 肺炎克雷伯菌药物敏感性及感染者临床特征分析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第二章 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碳青霉烯酶表型及其基因型分析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第三章 肺炎克雷伯菌毒力分析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第四章 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基因多位点序列分型分析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研究总结
参考文献
综述 碳青霉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机制及治疗措施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7)藿香、牛至对产ESBLs大肠杆菌耐药性抑制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产ESBLs大肠杆菌的ESBLs测定、分布和耐药性分析
    1.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内容与方法
        1.3 质量控制
        1.4 统计方法
    2.结果
    3.讨论
    4.小结
第二部分: 产ESBLs大肠杆菌的ESBLs基因分型的研究
    1.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内容与方法
        1.3 质量控制
        1.4 统计方法
    2.结果
    3.讨论
    4.小结
第三部分: 藿香、牛至对产ESBLs大肠杆菌耐药性的作用研究
    一 藿香、牛至的成分提取及鉴定
        1.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内容与方法
        1.3 质量控制
        1.4 统计方法
        2.结果
    二 藿香、牛至提取物的体外抑菌作用研究
        1.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内容与方法
        1.3 质量控制
        1.4 统计方法
        2.结果
    三 藿香、牛至活性成分对产ESBLs大肠杆菌耐药性的抑制作用
        1.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内容与方法
        1.3 质量控制
        1.4 统计方法
        2.结果
        3.讨论
        4.小结
技术路线图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个人简历
导师评阅表

(10)肠杆菌科细菌中超广谱β-内酰胺酶和外膜蛋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本文缩略词
引言
本研究技术路线图
第一部分 2010年CLSI新折点对产ESBLs的肠杆菌科细菌药敏结果判定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二部分 ESBL新基因亚型SHV-136和SHV-137的发现及其特性研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三部分 氨曲南敏感的产ESBLs奇异变形杆菌中外膜孔蛋白OmpF序列的改变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第四部分 产ESBLs合并外膜蛋白缺失对改良Hodge试验检测碳青霉烯酶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全文小结
创新点和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四、五种酶抑制剂复合制剂对产超广谱酶菌株的抗菌活性(论文参考文献)

  • [1]齐墩果酸抑制β-内酰胺酶和细菌性溶血素活性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 周永林. 吉林大学, 2021(01)
  • [2]mCIM和eCIM对CRE鉴定应用价值评估及不同基因型CRE耐药特点[D]. 黄军祉. 华北理工大学, 2020(02)
  • [3]多耐药序列11型肺炎克雷伯菌的临床特征及基于全基因组测序的宿主间传播和进化的研究[D]. 刘超.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0(05)
  • [4]金属β-内酰胺酶及其耐药菌的实时活性监测与抑制研究[D]. 葛颖. 西北大学, 2019(06)
  • [5]我院肠杆菌属、克雷伯菌属的耐药性分析[D]. 杨倩. 承德医学院, 2019(03)
  • [6]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的分子特征研究[D]. 王群.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9(04)
  • [7]藿香、牛至对产ESBLs大肠杆菌耐药性抑制作用的研究[D]. 宫海燕. 新疆医科大学, 2016(05)
  • [8]β-内酰胺类抗生素/β-内酰胺酶抑制剂合剂临床应用专家共识[J]. 俞云松,陈佰义,李光辉,倪语星,孙自敏,王明贵,王睿,徐英春,杨青,杨毅,张菁,周华,周建英,周志慧,卓超. 浙江医学, 2016(01)
  • [9]β-内酰胺类抗生素/β-内酰胺酶抑制剂合剂临床应用专家共识[J]. 俞云松,陈佰义,李光辉,倪语星,孙自敏,王明贵,王睿,徐英春,杨青,杨毅,张菁,周华,周建英,周志慧,卓超. 中华医学杂志, 2015(48)
  • [10]肠杆菌科细菌中超广谱β-内酰胺酶和外膜蛋白的研究[D]. 王鹏. 复旦大学, 2012(02)

标签:;  ;  ;  ;  ;  

五种酶抑制剂复方制剂对超广谱产酶菌株的抑菌活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