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陶渊明对话的议论文

与陶渊明对话的议论文

问:作文 我与陶渊明共度一天
  1. 答:写作思路:要把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交代清楚。
    正文内容:
    一次难得的机会,我得以拜访陶渊明。
    几经周折,我才找到他的住处。他的房屋建在热闹的街市旁,周围一些达官显贵的宅邸富丽堂皇,门庭若市。反观陶渊明,他不仅宅子简陋,门前更是空无一人。轻敲几下,门就开了,身着粗布衣的陶渊明伫立门后。听说我是来拜访的,他便将我领了进去。
    屋内陈设简单古朴,雅致自然。我观察四周时,陶渊明浇了浇自己种的几棵菜,随即拿出了一壶酒 与我对饮。
    见他这样怡然自得,我忍不住问道:“您为何在如此喧闹的地方 也这样心如止水、自得其乐呢?”“我认为 ,只要心志高远,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况且这里没有官场的勾心斗角,确实很清静”, 他的回答几乎脱口而出。
    我们开始聊天饮酒,酒本是浊酒,但与陶渊明睿智的话语相融,便成了佳酿。
    谈至黄昏,我们的谈话才在陶渊明“观景”的邀请中结束。
    我随着他漫步到东篱之下,路旁野菊怒放,他采下一朵捧在手中。旋即起身抬头,极目远眺,我也随他的目光望去。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傍晚时分,夕阳下的南山景致分外秀美,山峰间薄雾缭绕,飞鸟结伴而还。
    许久,我收回视线,却见陶渊明仍在凝望,沉醉其中。 似思考着这之中蕴含的人生的真意,又似在赏景,我们默默无言。
    最后,我不敢再打扰他,微一人欠身,悄然离去。
  2. 答:39、泊船瓜洲 王安石
问:关于陶渊明的800字议论文
  1. 答:我眼中的陶渊明,他像一泓清泉,静静地流淌在山林之间,清澈的泉水恰似他纯净的心灵。
    我眼中的陶渊明,它像一袭微风,他的田园诗,永远那么清新脱俗,拂去尘埃世俗,所及之所,虽只有枝叶轻舞,殊不知唤醒的是久久沉睡的心灵。
    我眼中的陶渊明,他像一朵淡菊,高傲地绽放在山间,散发独特的幽香,哪怕一辈子无人知晓,也要远离市嚣,追寻恬淡闲适的生活。
    我眼中的陶渊明,永远的白衣胜雪,衣袂飘飘,就像周敦颐笔下的莲花,郑燮笔下的青竹。他不在乎名利,而是用自己的笔描绘令人神往的桃花源来寄托自己的理想。写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样的千古佳句抒写归隐生活的闲适。有时,我甚至觉得他就是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仙人。
    他的文章,不加雕饰,没有精致的修辞,华美的辞藻,一如他的粗茶淡饭,粗布短衣。似无意为诗,却处处流露出对污浊世风的厌恶和对安贫乐道,归因自然的生活的享受。
问:作文 穿越时空的对话
  1. 答:我与陶渊明的一次心灵对话
    3004年的一天,我有幸乘上时间机器,我要穿越时空,去拜见一位我仰慕已久的大诗人陶渊明。
    时间机器在时空中穿行,巨大的速度让我感觉有些晕眩,恍惚进入了梦乡。等我睁开眼,已经在一座草堂前降落了。
    与现代文明相比,眼前的一切是那样落后,但因为草堂里住着一位大诗人,我还是油然而生敬意。只见,在青山绿水的怀抱里是三间草屋,屋后是青翠欲滴的竹子,屋前是用篱笆围成的一个小院落。院中栽种着各种花草,最多的是菊花,花丛中鸡子在悠闲地觅食。在院落的前面还有一条小河,河水清澈见底。我被眼前充满田园风光的景色迷住了。
    走进院子,推开虚掩的竹门,我走进虽不是很宽敞明亮但却整洁雅致的草堂,一位手里拿着书精神矍铄的老者从椅子里站起来,向我施礼:
    “贵客前来,老夫有失远迎,还望恕罪!”
    我也深深施礼,说:
    “您千万别客气,冒昧地打搅您,还望见谅!”
与陶渊明对话的议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