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性江南:近现代江南散文的观照视角与审美特质

水性江南:近现代江南散文的观照视角与审美特质

论文摘要

近现代江南散文研究,作为侧重于地域特色的散文研究,基于文学地理学与文学人类学两大体系,将近代与现代两段重要历史时期的散文打通,能够为江南文学与文化的整体研究提供有力支撑,并为我国其它地域的同类研究提供参照。文学与文化意义上的近现代江南位于东海之滨,以太湖平原为中心,向南覆盖浙东,向西包括皖南,向北容纳扬州、泰州和南通局部。地域内河流纵横,湖泊众多,气候温和,雨量丰沛,是我国水体密度最高的“水摇篮”。近现代江南散文是表现江南的“人”、“地”或“人地关系”的散文。在《中国近代文学大系》和《中国新文学大系》的全部2757篇散文中,表现着江南人个性、情趣或生活方式等内容的散文约为583篇。从散文数量与社会状况的联系上看,江南散文依赖于自由的社会风气与和平的社会环境。从江南散文作家的地理分布上看,大量散文家集中于太湖、宁绍二平原,从中心到边缘逐渐减少。近现代江南散文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水性”。其第一层含义在于,江南是诗性的,其根源在水。江南水环境如诗如画,予人以无限美感。其水温和,异于北方之冰,也不同于南方之“火”;其水密集,水秀山柔,生命繁盛。比较而言,闽越之地太热,东北地区太冷,湖南的山太险,西北的地太干。因此,近现代江南散文最引人注目的,即为其中的温和气候与靓丽风光,也就是“水性”江南的外在之美。江南“水性”的第二层含义在于,近现代江南散文表现江南人的自由个性与真实人生,并多少揭示出此地多水环境的孕育之功。江南人常有隐逸之思,不慕荣华,沉潜书史。他们不仅乐于观山玩水、营园赏园,还喜欢栽花弄草,植树添绿。近现代江南散文中既有秀丽的山水、自由的个性,又有赏心的园艺、可爱的生命,还有文士的雅集、艺术的趣味——“水”可以说无处不在——既孕生着自然万物,又影响到江南人的个性;而艺术化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即为亲近自然,同时植根于人的个性。因此,近现代江南散文拥有三种独特的观照视角:个性、自然与艺术,也可以说只有一种,即“水性”。江南“水性”的第三层含义在于,近现代江南散文表现江南人水样的智慧与似水的柔情。江南人深知,人生似“水”,深不可测。他们在困苦面前以顺应为主,同时有所主张。他们强调现在,追求精神的安宁与生活的快乐。他们的情感表达委婉含蓄,如水之无声润物,罕有直抒胸臆之语。情到淡时若无迹.,正如江南之平畴,乍看之下并无水流,而实际上终年含水于地表之下。总之,近现代江南散文展露着江南人的生活智慧,以丰富而淡雅的情感打动人心。智慧与情感相融,化为舒缓的节奏。从审美角度来看,近现代江南散文的独特处即在于此——这种节奏潜隐于一篇篇散文的字里行间,不仅含蕴于秀丽的江南山水中,也融化在江南人的性情与艺术化生活的方方面面。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近现代江南散文展示出一个“水性”的江南,呈现着无尽的诗意。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论
  • 一、近现代江南散文的范围
  • (一) 近现代江南的区域指称
  • (二) 近现代江南散文的作品界定
  • 二、作家印象:江南是水做的
  • (一) 跨地域视阈凸显的"水性江南"
  • (二) 外地作家"眼中"的江南
  • (三) 江南作家"心中"的故乡
  • 三、"水性"与近现代江南散文的观照视角
  • (一) 自由的个性与真实的人生
  • (二) 亲近自然的醉心之乐
  • (三) 艺术化生活的风雅之趣
  • 四、"水性"与近现代江南散文的审美特质
  • (一) "今日之我"的生活智慧
  • (二) 似水的柔情与闲适的格调
  • (三) 细腻的笔触与舒缓的节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浙江省吴方言分区图
  • 附录B 近现代江南散文家分布图
  • 附录C 《近现代江南散文》初选篇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水性江南:近现代江南散文的观照视角与审美特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