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变系统模态参数识别的研究

时变系统模态参数识别的研究

论文摘要

本文主要研究时变系统的模态参数识别问题,重点探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在时变系统模态参数识别中的应用,在对该法的充分研究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改进尝试。从有限元仿真入手,建立了一个悬臂梁模型,令其质量矩阵随时间连续变化,构成一个时变悬臂梁系统。通过有限元法计算得到了该梁在不同时刻点处的固有振动频率作为模拟比较的标准值。对该梁施加白噪声激励,通过有限元法计算得到了该梁在质量时变过程中的响应,为时序模型的建立打下基础。深入研究了时序分析方法中的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ARMA模型)和自回归模型(AR模型),对这两种时序分析的建模理论和模态识别原理进行了实例计算对比和讨论。重点研究了时序模型定阶方法,基于奇异值分解确定AR模型和ARMA模型阶次的方法,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奇异值差值法。总结了时序建模的阶次规律,提出了一种变阶次时序建模方法并将其推广应用于时变系统的分段AR模型和分段ARMA模型算法中。分别使用上述分段AR模型和分段ARMA模型算法对模拟的时变悬臂梁系统进行振动频率识别,与模拟标准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能够准确有效地识别出系统的固有振动频率。在实验室中,对一悬臂梁进行了连续附加质量的振动试验。先用信号分析仪测出梁在多个确定附加质量下的固有振动频率作为标准值。再对梁进行了连续附加质量振动响应数据采集。最后建立时序模型,应用本文所提算法进行了该质量时变梁振动频率识别并与标准值对比,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图表清单
  • 注释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短时时不变假设
  • 1.4 本文主要内容
  • 第二章 时变系统有限元建模
  • 2.1 时不变悬臂梁有限元建模
  • 2.2 时不变悬臂梁的动响应求解
  • 2.2.1 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参数设置
  • 2.2.2 动响应求解基本理论
  • 2.2.3 Wilson-θ法求解动响应
  • 2.2.4 随机振动信号频域处理方法
  • 2.3 构造时变悬臂梁系统
  • 2.4 时变悬臂梁的动响应求解
  • 第三章 时间序列分析方法研究
  • 3.1 时序分析方法简介
  • 3.2 ARMA 模型理论
  • 3.2.1 ARMA 模型算法简介
  • 3.2.2 ARMA 模型识别模态原理
  • 3.2.3 ARMA 模型系数估计
  • 3.3 AR 模型理论
  • 3.3.1 AR 模型算法简介
  • 3.3.2 AR 模型系数估计及识别模态参数
  • 3.4 时序模型算法仿真
  • 3.4.1 AR 模型算法仿真
  • 3.4.2 AR 模型阶次规律
  • 3.4.3 ARMA 模型算法仿真
  • 3.4.4 ARMA 模型建模方法
  • 3.4.5 时序分析算法小结
  • 3.5 时序模型阶次确定方法研究
  • 3.5.1 时序模型定阶方法简介
  • 3.5.2 奇异值分解方法理论
  • 3.5.3 奇异值差值法的介绍
  • 3.5.4 奇异值差值法的分析
  • 3.5.5 奇异值差值法应用于ARMA 模型
  • 3.5.6 奇异值差值法的改进
  • 3.5.7 时序模型定阶方法小结
  • 3.6 改变激励点和响应点
  • 第四章 分段时序模型算法
  • 4.1 分段时序模型算法基本思想
  • 4.2 分段时序模型算法仿真
  • 4.2.1 虚假模态剔除方法
  • 4.2.2 时不变系统仿真试验
  • 4.2.3 变阶次时序建模方法
  • 4.2.4 时变系统仿真试验
  • 4.3 分段时序模型算法小结
  • 第五章 变质量悬臂梁试验
  • 5.1 试验基本思路
  • 5.2 试验具体内容
  • 5.2.1 加铁粉过程
  • 5.2.2 试验参考值的设定
  • 5.2.3 试验结果分析
  • 5.3 噪声影响分析
  • 5.4 变质量悬臂梁试验小结
  • 第六章 算法改进尝试
  • 6.1 降阶次识别低阶频率设想
  • 6.2 引入傅里叶变换的移频特性
  • 6.2.1 移频特性简介
  • 6.2.2 仿真算例验证
  • 6.2.3 引入移频特性小结
  • 6.3 引入带通滤波器
  • 6.3.1 分析频带变窄
  • 6.3.2 试验中加入带通滤波器
  • 6.3.3 引入带通滤波器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主要工作总结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 [1].磨煤机负荷控制系统模型算法控制的实现[J]. 华电技术 2013(11)
    • [2].模型算法控制对大迟延系统的控制效果研究[J]. 仪器仪表用户 2010(04)
    • [3].针对一阶惯性加纯滞后过程的模型算法控制研究[J]. 石油化工自动化 2008(01)
    • [4].基于单步模型算法的PMSM控制策略[J]. 计算机系统应用 2015(05)
    • [5].基于子模型算法的某螺旋桨遥测盘局部强度计算与分析[J]. 现代机械 2015(06)
    • [6].自动排课模型算法分析与研究[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12(02)
    • [7].基于模型算法控制的主动队列管理算法[J]. 控制与决策 2013(10)
    • [8].两种典型模型算法在水利工程中的类比分析[J]. 中国建材科技 2010(06)
    • [9].自适应抑制式模糊C-回归模型算法[J]. 计算机科学 2015(02)
    • [10].基于二维正态云模型算法的红外图像弱小目标检测[J]. 红外技术 2013(10)
    • [11].增量型模型算法控制在PMSM速度控制中的应用[J]. 机电工程 2009(11)
    • [12].基于Matlab模型算法控制工具箱的开发[J]. 电子设计工程 2013(07)
    • [13].某基础数据库数据分布特点及模型算法[J].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2)
    • [14].近区地形直接与间接影响的棱柱模型算法[J]. 测绘学报 2018(11)
    • [15].光照改变预测的自适应码本模型算法[J].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2017(08)
    • [16].改进的交互式当前统计模型算法[J]. 电光与控制 2011(04)
    • [17].基于模型算法预测控制策略的APF的研究[J]. 电力电子技术 2011(11)
    • [18].基于并行计算的天然气动态模型算法[J]. 计算机应用 2016(S2)
    • [19].基于PLC的单值模型算法预测控制器的设计[J]. 硅谷 2011(16)
    • [20].基于公安大数据的人员背景标签应用分析与研究[J].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8(21)
    • [21].非线性系统未知时变参数的模型算法学习辨识[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2011(12)
    • [22].变阶次分段ARMA模型算法研究[J]. 江苏航空 2010(S2)
    • [23].F-T合成蜡油加氢裂化反应器模型算法的研究[J]. 计算机与应用化学 2015(05)
    • [24].电站锅炉一次风压系统模型算法控制仿真研究[J]. 化工自动化及仪表 2012(01)
    • [25].一种分布式用户浏览点击模型算法[J]. 计算机工程 2019(03)
    • [26].基于子空间辨识的模型算法控制器设计[J]. 控制工程 2011(05)
    • [27].桥梁下部结构裂缝提取的改进C-V模型算法(英文)[J].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2012(04)
    • [28].基于改进的LOD模型算法三维场景建模[J]. 科技通报 2012(04)
    • [29].基于R-L模型算法的距离保护研究与PSCAD仿真[J]. 电力学报 2010(02)
    • [30].连续多方向区域查询的空间向量模型算法[J]. 计算机应用 2015(02)

    标签:;  ;  ;  ;  

    时变系统模态参数识别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