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资本市场功能异化的案例分析

内部资本市场功能异化的案例分析

论文摘要

内部资本市场(Internal Capital Market,ICM),是一种存在于多元化、多单位企业或企业集团内部的资本分配机制。通过内部资本市场的运作,拥有多个投资机会的企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放松所面临的融资约束。我国证券市场上出现了“三九系”、“德隆系”和“鸿仪系”等系族企业,这些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的运作非常普遍,形成实质上的内部资本市场。系族企业滥用内部资本市场交易,导致企业集团遭遇严重的资金危机而陷入了困境,增加了公司治理的难度。更突显出了内部资本市场理论研究的方向性以及迫切性。基于以上考虑,本文以规范研究方法为主,结合案例分析的方法,就内部资本市场的理论及公司治理问题展开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在外部资本市场尚不发达、存在信息不对称和代理成本的情况下,内部资本市场提升了投资效率,但是也增加了公司治理的难度,内部资本市场的有效运作需要有合适的治理机制作为保障;在缺乏有效公司治理机制的情况下,内部资本市场的功能部分地被异化为经理人寻租或控股股东进行“利益输送”的渠道,降低了公司绩效。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目录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的意义
  • 1.3 内部资本市场的研究综述
  • 1.4 研究方法、结构及可能的创新
  • 2 内部资本市场的理论分析
  • 2.1 内部资本市场的概念形成背景
  • 2.2 内部资本市场的组织形式与特征
  • 2.3 内部资本市场的金融功能
  • 3 内部资本市场与公司治理研究
  • 3.1 内部资本市场功能异化与公司治理的关系
  • 3.2 内部资本市场的功能异化原因分析
  • 3.3 内部资本市场对公司治理的可能危害
  • 3.4 内部资本市场治理的经验——美国
  • 4 案例分析-以华通天香集团为例
  • 4.1 天香集团基本情况介绍
  • 4.2 天香集团内部资本市场特征分析
  • 4.3 天香集团内部资本市场运作分析
  • 4.4 天香集团内部资本市场面临的困境
  • 4.5 天香集团的困境原因分析
  • 4.6 天香集团的治理建议
  • 5 结论
  • 尾注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清单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内部资本市场功能异化的案例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