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EIT效应的慢光波混频及慢光时空孤子

基于EIT效应的慢光波混频及慢光时空孤子

论文摘要

随着相关技术的发展,慢光光学从一个只具备一定科学猜想的领域迅速发展为有很多潜在应用前景的领域。慢光光学在21世纪前沿科学技术中将会有很大的应用,已经成为光学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这篇论文首先介绍了慢光光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形成方法和研究现状。同时介绍了孤子的相关概念以及光折变孤子和超慢光孤子的研究现状。接着论文讨论了能否在型,V型和级联型三种三能级原子模型中实现EIT效应从而形成慢光。同时,我们还用量子力学的相关理论对之所以产生这样的结果的物理本质进行了探讨,给出了理论上的解释。然后我们在论文中讨论了利用慢光群速度小和EIT效应超色散的特点来实现一些特殊的三波混频和四波混频现象。在研究四波混频时,利用了三种不同的模型:双Λ型,V—Λ型,级联—Λ型来实现预期中的四波混频并求出信号光的强度。最后我们试图构建一种无论是在时域还是空域传播时都能够保持形状不变的光孤子。我们首先在双光子光折变材料中利用双光子光折变效应和二波耦合效应在空域上形成刚性光伏空间孤子并数值模拟光伏空间孤子的轮廓。然后我们在Λ型三能级原子模型中利用EIT效应,应用多重尺度法在时域上得到了超慢光孤子并对超慢光孤子的轮廓进行数值模拟。综上所述,我们会在本篇论文中首先利用EIT产生慢光,然后利用慢光的特性实现一些非线性现象,最后利用慢光效应和双光子光折变效应使一束光同时在时域和空域形成孤子。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慢光光学的研究进展
  • 1.2.1 不同的介质中慢光光学的研究进展
  • 1.2.2 周期光子结构中的慢光的研究进展
  • 1.2.3 与慢光相关的非线性现象的研究进展
  • 1.2.4 利用动态结构来存储慢光
  • 1.3 光孤子的概念和研究进展
  • 1.3.1 孤子概念的提出
  • 1.3.2 光折变刚性空间孤子
  • 1.3.3 慢光孤子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在不同类型的原子模型中形成慢光
  • 2.1 基本理论
  • 2.1.1 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基本理论
  • 2.1.2 二能级原子和光场的相互作用
  • 2.2 讨论在不同的原子模型实现中实现EIT,从而实现慢光
  • 2.2.1 讨论利用Λ型三能级原子模型实现EIT,从而实现慢光
  • 2.2.2 讨论利用V型三能级原子模型实现EIT,从而实现慢光
  • 2.2.3 讨论利用级联型三能级原子模型实现EIT,从而实现慢光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利用慢光的特性实现非线性波混频
  • 3.1 理论基础
  • 3.1.1 三波混频的基本概念
  • 3.1.2 四波混频的基本概念
  • 3.2 利用慢光的特性来实现三波混频
  • 3.3 利用慢光的特性来实现四波混频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空域时域都保持稳定传播的慢光孤子
  • 4.1 在空域上利用双光子光折变效应形成光孤子
  • 4.1.1 双光子光折变材料中的光伏空间孤子的演化方程
  • 4.1.2 演化方程的解析孤子解
  • 4.2 在时域上形成慢光孤子
  • 4.2.1 模型和线性解
  • 4.2.2 用多重尺度法得到NLS方程
  • 4.2.3 超慢光孤子的形成
  • 4.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采用神经网络提高EIT成像质量的方法研究[J]. 天津科技大学学报 2016(04)
    • [2].太赫兹超材料类EIT谐振无标记生物传感[J]. 光学学报 2016(03)
    • [3].调控EIT气体折射率实现对布儒斯特角的控制[J]. 浙江科技学院学报 2012(01)
    • [4].基于EIT技术的微区薄层电阻测试系统研究[J]. 半导体技术 2009(10)
    • [5].肺部三维EIT模型构建与图像重建研究[J].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2017(05)
    • [6].光子晶体特性在EIT介质中的实验实现[J]. 量子光学学报 2014(02)
    • [7].实用化EIT条件下不同激励模式成像效果仿真研究[J].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2015(04)
    • [8].基于EIT技术监测体姿改变对肺通气影响的实验研究[J]. 医疗卫生装备 2018(04)
    • [9].信噪比对不同EIT图像重建算法的影响研究及评价[J].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2012(06)
    • [10].双曲正弦平方高斯光束通过EIT介质的传输特性[J]. 浙江科技学院学报 2017(03)
    • [11].基于微分进化的EIT图像重建控制参数研究[J]. 中国计量大学学报 2017(03)
    • [12].EIT激励电流切换用模拟多路开关的选择[J].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2013(10)
    • [13].基于EIT摩阻模型与随机摩阻模型的水击随机分析[J].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 2009(02)
    • [14].一种颅脑EIT中多路电极/头皮接触阻抗的同步测量方法研究[J]. 医疗卫生装备 2018(04)
    • [15].余弦高斯光束通过EIT介质的传输特性研究[J]. 浙江科技学院学报 2014(01)
    • [16].冷原子EIT介质中光存储效率与再泵浦光强的关系[J]. 量子光学学报 2013(04)
    • [17].胃排空三层电极模型的EIT仿真研究[J]. 电子世界 2018(05)
    • [18].~(87)Rb冷原子EIT介质中光学信号存储与释放的实验研究[J]. 量子光学学报 2010(03)
    • [19].临床颅脑EIT原始电压测量信号干扰预处理[J]. 中国医疗设备 2019(01)
    • [20].基于表面等离子双矩形腔结构的可调微流控类EIT系统的研究[J]. 量子光学学报 2017(01)
    • [21].基于对称型齿波导及纳米盘的类EIT和慢光效应[J]. 量子电子学报 2017(01)
    • [22].非对称波导四微环耦合系统类EIT谱特性分析[J].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2)
    • [23].脑EIT中边界电压随颅内电阻率扰动变化情况的仿真研究[J].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2008(05)
    • [24].基于BioOcular~(TM)角膜上皮模型EIT法对眼用制剂包装材料眼刺激性的再研究[J]. 中国药品标准 2019(06)
    • [25].基于EIT的CFRP层合板缺陷可视化检测[J]. 传感器与微系统 2020(02)
    • [26].欧洲EIT原材料组织支持的成立全球稀土行业协会可行性研究项目启动会在布鲁塞尔举行[J]. 金属功能材料 2018(03)
    • [27].离散化误差对二维EIT影响的初步定量研究[J].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2013(03)
    • [28].EIT双光子失谐情况下恢复信号与存储时间的关系研究[J]. 量子光学学报 2015(04)
    • [29].3D-EIT系统电极优化设计[J].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2014(02)
    • [30].多能级EIT系统中能级简化的合理性分析[J]. 量子光学学报 2010(04)

    标签:;  ;  ;  ;  

    基于EIT效应的慢光波混频及慢光时空孤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