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现代住宅建筑给水排水设计张雪亮

浅谈现代住宅建筑给水排水设计张雪亮

关键词:给水排水设计;现代住宅;优化分析;发展态势;新工艺

1、现代住宅给水排水工程的特点

现代住宅建筑与传统建筑相比较而言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层数多、高度大,振动源较多且用水量较大。而这些特点对住宅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设计、施工等各方面都提出了相对较高的要求。而现代住宅建筑的给排水系统与传统低层建筑相比较而言其工程特点则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现代住宅建筑给排水系统所需要的静水压相对较大。如果现代住宅建筑采用的是一区供水方式的话,那么不仅会导致水资源浪费现象的出现,同时也增加了设备消耗的速度。因此,现代住宅建筑必须采用竖向分区供水的设计,通过降低静水压的方式,以确保整个给排水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2)由于现代住宅建筑的火灾隐患相对较大,一旦发生火灾的话,不仅火势蔓延速度快,同时造成的损失也相对较大。当前由于我国还没有建立完善的消防安全体系,因此一旦现代住宅建筑发生火灾的话,其扑救的难度也相对较大。(3)由于现代住宅建筑的建筑标准相对较高,给排水设备的数量相对较多,因此其对给水与排水量的瞬时量也就相对要求较大,假如给排水系统出现了停水或者管道堵塞情况的话,那么必然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因此,高层住宅建筑在给排水系统设计时,必须尽可能的采用新技术和新设备,才能确保整个给排水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4)由于现代住宅建筑内的动力设备相对较多,其在使用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震动或者噪音。因此,在进行现代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时,必须采取防噪声、防震动等相关的技术,才能有效的降低设备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噪声和震动。

2、建筑给水排水的优化设计措施探究

2.1管径和流速的确定要合理

现代住宅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过程中必须确保给排水管道的经济实用,才能实现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的目的。由于给排水管道的流速与其所采用的管道直径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而在流量相同的情况下,流速则与管道直径成反比,也就是说假如管道直径较大,但是其流速较小,那么工程的造价同样也就相对较高。因此为了有效的降低给排水系统的造价,必须尽可能的选用管径较小的管道,但是如果管径过小的话,一旦出现破损现象,那么就会导致电能消耗的增加,而且也会导致运行成本的增加。因此,设计人员在实际设计的过程中,必须严格的按照建筑工程的施工情况,科学合理的计算给排水管道的管径和流速,才能实现平衡质量与造价之间关系的目的。

2.2树立节能减排的建筑管网设计理念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理念中,应格外重视节能减排效果。遵照相应的设计标准要求时限对雨水收集,设计合理收集雨水的利用标准,从而实际消防管道生活用水和日常用水的管理工作。在实际建筑应用中,这些设计理念往往还需要具有一定的试验过程,根据实际的试验过程标准进行改良,提出适合给水排水的实际节能减排效果,确保给水排水节能减排效果的实现。

2.3进一步减少管道噪音污染

在给排水施工中,应按照一定的规范标准,通过合理的工作实施方案,对给水排水展开相应分析,进一步解决管道内的水流噪音问题。按照给水排水实际效果进行分析,采用竖管排水可以有效的降低管道内部的水流噪音。因此,在建筑材料的选择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相应标准要求,以及实际考虑的建筑实际情况,择选适应的建筑材料,从而进一步减少管道的噪音污染。

2.4对给排水中的相关细节进行优化

噪声处理以及饮用水安全是现代住宅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时必须予以充分重视的问题。而针对这一问题的解决则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措施:(1)管道噪音的处理。随着双卫设计方式在现代住宅建筑中的大量应用,对于设计人员在给排水系统设计过程中的管道噪声处理也就提出了相对较高的要求。(2)加大高质量给水管道应用的力度。与以往的金属管道相比较而言,由于塑料管道具有质量轻、使用便捷等各方面的优点,因此现代住宅建筑在给排水系统设计时必须加大塑料管道的使用量。(3)给排水管道的安装。就目前而言给排水管道的安装主要有明装与暗装两种。一般情况下为了提升室内的美观以及避免对管道造成损坏大多采取暗装方式。而明装方式最大的优点就是不仅安装便捷,维修方便,同时其所花费的维修成本也相对较低。不管选择哪种给排水管道安装方式,设计人员都必须以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为基础而合理的选择最佳的安装方式,并在给排水管道安装完成后,做好相应的标记,才能有效的避免用户在装修过程中对管道造成的破坏。(4)由于给排水系统最主要的功能就是满足正常的饮用水供给。因此设计人员在设计的过程中必须为给排水系统的卫生保护工作予以充分的重视,在设计的过程中,必须在管道连接处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才能避免其它物质进入管道中,以确保饮用水的干净卫生。

3、建筑给排水设计发展态势

建筑给排水主要是对城市居民生活用水进行合理规划和设计,在建筑产业不断发展的同时,建筑给排水设计也得到新的发展。同时,在新形势下,建筑给排水也迎来了新的挑战,面对新的发展态势,建筑给排水设计也应该注重新思想、新理念与新工艺的引进。我国建筑给排水设计发展历程悠久,总结具体经历过三个阶段:即兴起、反思和发展。在早期建筑给排水逐渐被人们重视,在现代建筑中逐渐被推广和试行,其兴起的主要标志是建筑物中开始设置给排水系统,房屋卫生技术设备逐渐被人们认识并青睐,建筑给排水设计队伍也逐步形成。然后随着建筑给排水设计的发展,人们发现设计工作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必须形成自身的体系和理论,才能更好的指导实践。但是,由于建筑设计起步和发展还比较慢,实践经验方面还不够丰富,在先进技术方面还存在缺失,制约着给排水设计的发展,此时,给排水设计工作进入反思阶段。后来,在人们实践不断深入下,建筑给排水设计取得了重大突破,并且在操作技术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一直到今天,建筑给排水设施推广和应用,已经越来越专业,且实践经验也越来越丰富,建筑给排水设计体系逐渐形成,也逐渐完善。直到今天,该产业发展仍然处于不断探索和发展的形势下,用户的体验和反馈,不断督促给排水设计发展,使得不断满足用户的需求。

4、建筑给排水设计发展方向

4.1给水系统

建筑给水系统设计是设计单独的给水系统,采用蓄水池-水泵-水箱-减压阀-用水点供水方式。这种方式更加节能,节约占地空间,还能利于后期管理。不仅能满足市政工程对基础设施设计的基本要求,还能避免对市政给水管网造成冲击,解决了消防供水问题,也实现了单元供水的目标,单栋供水设立单独的水泵,整个给排水系统是独立的、灵活的,也便于管理。

4.2热水系统

热水系统在居民住宅楼设计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是整个公共建筑热水集中供应的重要设施。公共建筑加热设备的选择是热水供应系统的重要考虑内容。有些热源充足采用半即热式汽水热交换器,这种设备的占地面积小,自控精准度高,并且能自动除尘和清垢,自动过冷。这种热水供应系统是通过压力、温度等实现热交换,能通过热水循环泵控制。并且还具有报警功能,当热水温度过高时,循环泵将进行动态监测,发现问题和故障,立即报警。热水系统循环泵能定期开列进行保养和清洗。建筑给排水在整个建筑系统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影响整个建筑结构的质量和水平,也影响着用户的用水情况,不仅要考虑供水,还要考虑排水,必须冷热水供给,两者并重,并注意设计的均衡和务实,才能保证满足用户需求。

4.3消防给水

消防供水是现代建筑安全的保障,也是必要措施。建筑密度和规模不同,火灾发生率也不相同,因此,消防给水是不容忽视的一个方面。在设计中,不仅要保证消防供水路线合理性,还要保证水压能满足现代高层建筑的需求,必须要配备增压设备,保证高层的消防给水。高层增压设计时,应该采用新型的材料,例如,变频调速泵机组的推广和使用,效果更佳优于气压罐。电机设备设计方面,也应该结合建筑结构,使用给水泵尽量以轻便、小型为主,设计趋向管道化,这样的设计更加符合时代的发展需求。

4.4节水工艺

节水工艺方面是现代水资源循环利用,节约水资源的重要要求。从实际给排水情况来看,节约用水就需要引进绿色、节约理念,将现代节约理念引进到设计中,坚持水循环和可持续理念。此外,还应该结合实际细节情况,考虑到给排水的具体使用,合理设计水流量。例如,马桶冲水量,在居民生活用水中占据很大的用量,应该对马桶用水进行节约设计,减少马桶用水。例如,推广节水型马桶,在酒店、住宅及办公大楼等地方,设定公共厕所,减少单元区间的马桶冲水量。对于洗手间、厨房、盥洗室等地方用水设计,可以采用充气水嘴,控制水流量,避免水资源浪费,减少大量用水。这样设计不仅能节约用水,也不影响居民正常使用。或者使用真空节水技术,提高给排水系统的整体工作效率,减少给排水的耗水量。

5、结束语:

总之,由于现代住宅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设计非常的复杂,其不仅对设计人员的设计水平提出了相对较高的要求,同时要求设计人员必须在充分借鉴以往设计经验的基础上,根据现代住宅建筑对给排水系统的要求,进行设计方案的深度优化和改造,才能确保现代住宅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质量与效率的有效提升。另外,在进行现代住宅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时,设计人员必须严格的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科学合理的进行给排水系统的设计,才能在有效解决环保问题的基础上,满足人们对现代住宅建筑给排水系统日益提高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高小青.现代住宅建筑给水排水设计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7,No.22107:185.

[2]周俭清.浅谈现代住宅建筑给水排水设计[J].湖南农机,2017,No.17101:140-141.

[3]王士明.谈现代住宅建筑给水排水设计[J].中国城市经济,2017,No.16702:263.

[4]姚海峰.浅谈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节水思路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8):203-204.

[5]王鹏.建筑给水排水设计的发展及设计思路[J].低碳地产,2016,2(10):213-214.

作者简介:

张雪亮,男,1973年10月14日出生于黑龙江省望奎县,汉族,硕士学位,多年从事于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并关注新材料、新工艺及新技术,主要研究方向为:给水排水工程。

标签:;  ;  ;  

浅谈现代住宅建筑给水排水设计张雪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