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时期下密切党群关系的必要性及其措施

浅谈新时期下密切党群关系的必要性及其措施

广东台山沿海高速公路有限公司529231

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党坚强有力,党同人民保持血肉联系,国家就繁荣稳定,人民就幸福安康。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历史。本文就如何密切党群关系必要性及其措施作出简单的讨论。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人民群众;党群关系

引言

党群关系关乎政党生存和发展,是决定执政党地位的关键问题。其本质是在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党和人民群众之间的紧密联系和能够形成的力量大小。党群关系能够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是保证国家和谐发展和人民生活幸福的重要条件。

1新时期密切党群关系的作用

1.1有利于改善党内作风

新时期以来,党延续着原有的优良作风,在人民群众的信任和依靠中坚持奋斗。而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经济增加迅速,社会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一些党员干部却开始在安逸舒适的环境中逐渐形成了奢靡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形式主义等作风问题。因此,加强党群建设不仅能够改善党内作风问题,杜绝四风问题在党内的盛行,为国家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政治环境,积极发展党的事业,还能让更多人民群众时刻监督着党员干部的工作情况,增进党群关系。

1.2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自十八大以来,党内反腐力度加强,对于党内出现的作风问题更是深恶痛绝,为了保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我党多次开展为民务实和反腐倡廉主题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党坚持从人民的角度出发,集中治理人民群众反映出的各类作风问题,引导党内干部树立清廉务实的价值观和政治观,以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将务实廉洁等优良作风传统融入日常工作,坚持维护和巩固党群利益。这种联系群众的教育路线,使得群众反映的作风问题得到及时整治,恢复了党内部的纯洁性,并且完善了原本的作风问题整治制度体系,增加了制度的约束力,使得群众利益与党的利益趋于一致,使我党执政基础更为坚固。

1.3密切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是党做好工作的前提

中国共产党的一切工作是为了人民,为人民服务。“人民满意不满意、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拥护不拥护”应该成为党一切工作的指针。1945年,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又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党的十八大报告反复强调要“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任何时候都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因此,党的工作必须要深入到人民群众当中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绝不能拍脑袋做决策,绝不能一言堂搞建设。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只有时时刻刻都心系人民群众,才能够减少失误,做好工作。

保持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历史的宝贵经验,也是现实的急迫需求。党只有与人民站在一起,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样,党才能够带领中国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1.4群众工作生活得到制度保障

人民群众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的工作生活中受到多重制约,也可能面对各类问题,党作为群众工作生活的组织者,作为法律法规的维护者,通过密切党和群众之间的联系,积极听取人民群众的诉求,完善和保证法律制度的实施,能够很大程度上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使群众的生活和工作得到有效保障。随着依法治国工作的持续推进和改革开发的深入发展,党在处理群众之间矛盾的同时,将党的意志传达到人民群众基层,既可以使得党内领导干部受到法律法规的约束,端正党内作风,又能够巩固群众基础,强有力地保护人民群众。

2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保持良好的党群关系

2.1切实加强思想教育,不断提高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自觉性

密切党群关系,必须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摆正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是密切联系群众、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前提。只有始终牢记党的宗旨,坚持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坚持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才能从根本上做到密切联系群众。

2.2坚持以人为本,严抓党建

群众是整个社会构成的基础,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保证人民当家做主地位,坚持以人文本,是体现党的党性与本质的做法,也是新时期缓解党群矛盾,加强党内干部执政为民意识的必要条件。同时必须严抓党建,严肃党纪,严惩贪污腐败,从严治党。要加强党内监督检查力度,规定检查的内容与检查的标准,强化检查主体的责任意识,杜绝包庇、徇私舞弊现象;要重视积极分子和预备党员考察,每个党支部要对新进党员进行严格的思想审查和党性审查,务必保持党员队伍的纯洁性与进步性;要完善党内民主制度,充分调动党员的能动性,抵制党内独断专上访的直接管理体系。同时,要强化党员责任意识,可以利用微博直播、微信公众号等模式创新党群加强党内学习与党内教育,使党真正亲近民众,深入百姓生活各个角落。

2.3诚心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是国家的主人,理应亲身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但由于社会分工和经济文化条件的限制,还不可能实现人人直接参与管理,人民“就把权力委托给能够代表他们的、能够忠实地为他们办事的人,这就是我们共产党人”。于是,对党员、干部实行民主监督,成为人民当家做主最有效、最广泛的途径。党的执政地位既为党员干部运用手中的权力为人民服务提供了许多便利条件,也有可能为少数党员干部谋取私利提供了机会。权力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监督,就会被滥用而产生腐败。因此,党员干部必须摆正位置,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把群众的批评和监督当作一种警诫、一面镜子,经常想一想、照一照,不断提高自己、改进工作。通过这样的方式密切党群关系,使人民真正可以“做主”,有利于构建良好的党群关系,促进党的事业发展。

2.4热心服务人民群众的需要

毛泽东同志说过,“要联系群众,就要按照群众的需要和自愿。一切为群众的工作都要从群众的需要出发,而不是从任何良好的个人愿望出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由此看来,坚持问需于民,实际上就是坚持问政于民。在距离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越来越近的今天,我国人民的需要呈现多样性、全面性、高层次性等特点,不仅有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的需要,而且有自由发展和优美环境的需要。密切党群关系,领导干部就要深入到群众中去,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上,维护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解决群众的穿衣问题,吃饭问题,住房问题,柴米油盐问题,疾病卫生问题,婚姻问题等等,努力为群众办实事,为群众排忧解难。

3结束语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一切行动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党区别于其他一切政党的根本标志。在全面从严治党新征程中,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参考文献:

[1]张建.增强群众路线意识是新时期密切党群关系的基础[J].理论导刊,2015(2):47-49+56.

[2]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标签:;  ;  ;  

浅谈新时期下密切党群关系的必要性及其措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