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保护过程中地方政府行为及其绩效研究

耕地保护过程中地方政府行为及其绩效研究

论文摘要

耕地资源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维护社会经济稳定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此中国政府制订了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和经济的快速发展,耕地数量加速减少,致使用地紧张、建设用地占用耕地的矛盾日益突出,出现了地方政府过度重视经济发展、忽略耕地保护的现象,地方政府过度出让土地、土地违法查处率低等土地违法现象频出。耕地保护与经济发展是我国政府面临的两项重大任务。我们认为之所以出现这种结果是因为地方政府的耕地保护绩效很大程度上受到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间在耕地保护成果考核偏差和违规处罚过程中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导致的。本文将地方政府的行为目标抽象为通过经济发展和耕地保护二者的绩效来表述,研究两项任务的相关性及耕地保护任务的影响因素,深入研究地方政府在任务执行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目标行为差异、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考核机制分析,给出地方政府耕地保护过程中行为选择的理论解释,并进一步揭示出地方政府任务执行中出现问题的深层次原因——信息不对称因素的影响。通过构建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双重任务委托——代理模型,深入研究地方政府与上级政府间的委托代理关系,验证信息不对称因素对耕地保护任务的影响,并得出协调地方政府两项任务的激励约束条件。在以上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实证分析验证包括信息不对称因素在内的各种因素对耕地保护任务的影响,研究得出人口因素、固定资产投资、地方经济任务、信息不对称因素及政策制度因素都是耕地数量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认为信息不对称因素是耕地数量变化的负面影响因素。从而提出强化耕地占补平衡、建立耕地保护经济激励机制、将耕地保护纳入政绩考核体系、加强对地方政府监督等政策建议,试图为地方政府建立起一个有效率、可持续的耕地保护体制提供有益的思路借鉴。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设计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思路
  • 1.3.4 研究方法
  • 1.3.5 数据来源
  • 1.4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1.4.1 可能的创新
  • 1.4.2 可能的不足
  • 第2章 基本概念与相关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信息经济学理论
  • 2.2.2 委托代理理论
  • 第3章 两难困境:耕地保护与经济发展
  • 3.1 耕地保护的必要性与迫切性
  • 3.1.1 耕地保护的必要性
  • 3.1.2 耕地保护的迫切性
  • 3.2 耕地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相关分析
  • 3.2.1 经济的快速发展与耕地的持续减少
  • 3.2.2 影响耕地数量的社会因素分析
  • 3.3 冲突的地方政府职能:经济发展与耕地保护
  • 3.3.1 地方政府征收土地内在动力
  • 3.3.2 管理体制对耕地保护绩效的削弱
  • 3.3.3 地方政府的行为选择:经济发展优于耕地保护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耕地保护相关主体特征分析
  • 4.1 耕地保护主体分析
  • 4.1.1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
  • 4.1.2 农村集体与农民
  • 4.1.3 其他用地单位
  • 4.2 政府目标研究
  • 4.2.1 中央政府目标研究
  • 4.2.2 地方政府目标研究
  • 4.2.3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目标关系研究
  • 4.3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耕地保护目标研究
  • 4.3.1 中央政府耕地保护目标研究
  • 4.3.2 地方政府耕地保护目标研究
  • 4.4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耕地保护的委托——代理模型分析
  • 4.4.1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信息不对称
  • 4.4.2 信息不对称对耕地保护绩效的影响
  • 4.4.3 委托——代理模型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信息不对称下地方政府绩效实证分析
  • 5.1 测算信息不对称下地方政府绩效模型之构建
  • 5.1.1 一般模型设定及测算思路
  • 5.1.2 实证模型中各变量解释
  • 5.1.3 模型估计结果与讨论
  • 5.2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6.1 主要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精准扶贫与新型地方政府形塑[J].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1)
    • [2].我国地方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政策:历程、困境与创新[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1)
    • [3].地方政府数据开放案例研究[J]. 法制与社会 2020(05)
    • [4].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的法律控制研究[J]. 法制与社会 2020(03)
    • [5].中央—地方政府间职责结构的历史变迁与优化——基于地方政府行动策略的视角[J]. 行政论坛 2020(02)
    • [6].地方政府的财源选择和分权体制改革[J]. 企业观察家 2020(02)
    • [7].我国地方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方式创新与启示[J]. 中国政府采购 2020(09)
    • [8].论地方政府创新的改革缘起与推进机理[J].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5)
    • [9].地方政府安全生产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东方企业文化 2018(S1)
    • [10].增长与创新的耦合:改革开放40年我国地方政府创新演变的趋向[J]. 行政与法 2018(12)
    • [11].关于我国地方政府债定价市场化的分析[J]. 财政科学 2018(12)
    • [12].浅析地方政府在企业创新体系中的职能[J].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19(02)
    • [13].地方政府如何面对安全与增长的两难冲突?——来自煤矿关闭的证据[J].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3)
    • [14].公正程序与公共原则:地方政府边界重划的三项主张[J].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2019(04)
    • [15].甘肃省地方政府推动便民服务及“最多跑一次”改革调查[J]. 发展 2019(07)
    • [16].浅谈税务部门与地方政府的关系协调[J].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9(14)
    • [17].为什么地方政府对放开汽车限购不积极[J]. 汽车纵横 2019(10)
    • [18].地方政府“创新悖论”的机制及警示[J]. 领导科学 2017(31)
    • [19].关于京津冀地方政府债协同监管的建议[J]. 经济与管理 2018(01)
    • [20].根治地方政府数据造假[J]. 新理财(政府理财) 2018(Z1)
    • [21].地方政府在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中的作用探讨[J].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04)
    • [22].如何协调好油田企业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J]. 化工管理 2017(07)
    • [23].地方政府权力“瘦身”的障碍分析与破解对策[J]. 地方治理研究 2017(02)
    • [24].浅析地方政府自主发债的稳步推进[J]. 领导之友 2017(05)
    • [25].低碳试点城市与地方政府应对气候变化的行为——一个初步的分析[J].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7(09)
    • [26].李克强:地方政府要在年内对外公布涉企收费清单[J]. 中国应急管理 2017(05)
    • [27].地方政府督查问题探析[J]. 领导科学 2017(19)
    • [28].市场化、地方政府努力方向与产业结构升级[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02)
    • [29].“有限理性”官员对我国地方政府间竞争的影响研究[J]. 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3)
    • [30].我国地方政府大数据发展规划分析[J]. 通信管理与技术 2017(03)

    标签:;  ;  ;  

    耕地保护过程中地方政府行为及其绩效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