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3-1938年间杭嘉湖地区市镇经济的变迁 ——以浙北桐乡县为例

1843-1938年间杭嘉湖地区市镇经济的变迁 ——以浙北桐乡县为例

论文摘要

明清以来,杭嘉湖地区市镇以丝绸为支柱产业,并因此而驰名中外。桐乡县虽然是该区域内的次发达县,但其市镇的经济发展轨迹同样也代表了这一区域的发展方向。因此,本文以桐乡县市镇为例,考察其在上海开埠前后这一历史时期市镇经济变迁的过程。本文分为五个部分:绪论首先介绍了选题范围的界定和本文主要探讨的问题,其次总结了国内外学者近年来对江南市镇经济史的研究动态。最后在研究思路方面,本文主要采用经济学理论辅之以基础的史学理论来研究探讨问题。第一章主要谈1843以前(主要是明清时期)桐乡县市镇兴盛的原因。这章主要运用了区域经济学中的资源禀赋理论剖析桐乡县市镇丝业生产的兴起。第二章从1843年后谈起,杭嘉湖地区生丝及其产品销售市场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开始由明、前清时期的国内市场为主、国外市场为辅的市场格局,发展到主要行销国外市场的新格局,给桐乡县市镇丝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本章主要运用了施坚雅的关于中国19世纪晚期八个层次的经济等级结构的假设,来分析桐乡县区域内的中心市场、中间市场和基层市场及区域内市场之间的联系。用阿尔弗雷德·韦伯的工业区位论来分析该地区贸易优势生产要素和区位生产选择因素。第三章主要谈及由于世界丝业生产销售格局的变迁和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在本土的进一步渗透,到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桐乡县市镇最终因丝业的生产和经营方式上没有发生根本性的革新,生产工艺落后和品种单一而完全走向衰弱。但同时,又因西方现代工业技术和先进思想的引入,使桐乡县的市镇开始萌发出了一些新的活力。一方面,本章运用瑞典经济学家俄林提出的生产要素禀赋来分析国际市场丝业贸易的变化。另一方面,本章再次运用工业区位论来分析上海正逐步取代该地区的区位生产选择因素。从这两方面来说明桐乡县市镇的衰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经济规律自然选择的结果。结语部分指出通过对桐乡县市镇经济变迁的考察,揭示了一个经济区域发展的内在逻辑、关系、因素及其作用,客观评价了市镇经济变迁的性质、程度和局限,分析制约市镇经济变革的内在和外在因素。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学术前史
  • 三、研究思路
  • 第一章 1843 年以前桐乡县市镇经济概况
  • 一、自然资源的影响
  • 二、政治环境变化的影响
  • 三、经济社会资源变迁的影响
  • (一) 市镇规模
  • (二) 人口规模和结构
  • (三) 资金和技术资源
  • (四) 社会文化环境
  • 第二章 1843 年以后桐乡县市镇联系与经济发展
  • 一、以上海为区域中心的市镇经济一体化
  • (一) 传统中心城市的衰退
  • (二) 新区域中心城市的崛起
  • 二、区域联系的纽带——近代交通体系的形成
  • (一) 桐乡县市镇格局的特点
  • (二) 上海开埠后与桐乡县市镇的联系
  • 三、桐乡县市镇经济体系形成中行业区位格局的整合
  • (一) 桐乡县市镇网络的结构——乌青镇的中间市场效能
  • (二) 桐乡县丝绸生产中心——濮院镇的区位因素
  • 第三章 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冲击下的桐乡县市镇
  • 一、世界丝业市场的国际贸易理论分析
  • (一) 生产要素禀赋说
  • (二) 鸦片战争前后中国对外生丝贸易
  • 二、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冲击下桐乡县市镇衰弱的原因
  • (一) 近代上海丝业工厂的发展
  • (二) 原料来源的扩大
  • (三) 人口的变化
  • 三、桐乡县市镇的近代化变迁
  • (一) 产业格局的变化
  • (二) 社会文化的变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相关论文文献

    • [1].20世纪初杭嘉湖地区抵制美货运动特点研究[J]. 创意城市学刊 2019(04)
    • [2].杭嘉湖地区作物景观现状调查[J]. 吉林农业 2019(10)
    • [3].平原河网地区人类活动对降雨-水位关系的影响——以太湖流域杭嘉湖地区为例[J]. 湖泊科学 2019(03)
    • [4].杭嘉湖地区湿地旅游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研究[J]. 旅游纵览(下半月) 2013(14)
    • [5].祈蚕歌与蚕桑文化——以杭嘉湖地区为例[J].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9(05)
    • [6].制定配套措施 确保条例规定落到实处[J]. 中国水利 2011(21)
    • [7].杭嘉湖地区吸引利用外资现状分析[J]. 新西部(下半月) 2008(07)
    • [8].杭嘉湖地区微污染水源净水集成工艺选择[J]. 中国建设信息(水工业市场) 2010(09)
    • [9].杭嘉湖地区微污染水源净水集成工艺选择[J]. 给水排水 2009(09)
    • [10].改善杭嘉湖河网水环境水利工程总体布局及效果分析[J]. 科技视界 2014(03)
    • [11].杭嘉湖地区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及治理措施[J]. 硅谷 2014(18)
    • [12].杭嘉湖地区大气氮、磷沉降特征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09)
    • [13].杭嘉湖地区京剧的源流及传承研究[J]. 才智 2013(26)
    • [14].杭嘉湖地区饮用水源半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现状[J]. 浙江水利科技 2012(04)
    • [15].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杭嘉湖地区民间舞蹈研究[J]. 艺术教育 2018(23)
    • [16].杭嘉湖地区近现代粮仓建筑遗产研究[J]. 工业建筑 2017(12)
    • [17].杭嘉湖地区城市居民社区卫生服务满意度及知晓情况的调查[J]. 卫生软科学 2008(01)
    • [18].太湖流域杭嘉湖地区水污染的治理对策[J].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05)
    • [19].杭嘉湖地区水化学及同位素特征初步分析[J]. 资源调查与环境 2011(02)
    • [20].双重差分与三重差分模型:一个简明介绍[J]. 经济资料译丛 2019(01)
    • [21].杭嘉湖地区水资源核算试点研究初探[J]. 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学报 2011(02)
    • [22].杭嘉湖地区农家乐人力资源现状分析及其对策研究[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4(02)
    • [23].学《条例》抓落实 让杭嘉湖更光彩[J]. 中国水利 2012(08)
    • [24].丝绸行业习俗的特征与传承——以杭嘉湖地区为例[J]. 丝绸 2011(12)
    • [25].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水利综合规划咨询会、浙江省太湖流域杭嘉湖地区防洪能力调查总体方案和工作大纲评审会顺利召开[J]. 浙江水利科技 2017(04)
    • [26].杭嘉湖地区饮食文化旅游资源与旅游产品开发整合研究[J].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学报 2013(01)
    • [27].蚕桑大户稳定发展的基本经验[J]. 蚕桑通报 2014(01)
    • [28].杭嘉湖地区居民自报急性胃肠炎现况研究[J]. 浙江预防医学 2015(05)
    • [29].试述宋至明清时期杭嘉湖地区人地关系的调适[J]. 东岳论丛 2008(04)
    • [30].文旅融合大背景下文化遗产发展现状与对策——以杭嘉湖地区为例[J].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0(02)

    标签:;  ;  ;  ;  ;  

    1843-1938年间杭嘉湖地区市镇经济的变迁 ——以浙北桐乡县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