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工程教育教师培养体系研究

高等工程教育教师培养体系研究

论文摘要

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是高等工程教育的本质要求和根本使命。高等工程教育教师是实现高等工程教育培养目的最重要的资源,高等工程教育教师培养是提高高等工程教育质量的最关键环节。论文界定了高等工程教育、教师培养和校企产学研合作三个概念,以三重螺旋模型理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和心理契约理论为基础,运用文献研究和比较研究法,研究了德国、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高等工程教育教师培养的做法和我国的同济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和沈阳理工大学等多所不同层次的高校培养高等工程教育教师的途径,分析了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教师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依据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目的,确立了由多维知识结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社会责任感、社会适应能力、道德品质及身心素质等组成的高等工程教育教师的双重特征规格。构建了以校企产学研合作为主要培养途径、由高等工程教育教师遴选、专业知识培养、教学基本功历练、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等四个方面组成的高等工程教育教师培养体系。最后从体制机制运行的层面探索校企产学研合作协同培养高等工程教育教师的有效途径。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提出了从遴选—培养—实践—运行的全过程的高等工程教育教师培养体系。它是以提高工程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高等工程教育教师教学基本功培养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线,以校企产学研合作为主要培养途径,丰富了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教师培养的理论与实践。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1.1 课题研究的来源
  • 1.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1.3 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 1.2 基本概念的界定
  • 1.2.1 高等工程教育
  • 1.2.2 校企产学研合作
  • 1.2.3 教师培养体系
  • 1.3 理论基础
  • 1.3.1 三重螺旋模型理论
  • 1.3.2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
  • 1.3.3 实用主义教育理论
  • 1.3.4 心理契约理论
  • 1.4 文献综述
  • 1.4.1 国外高等工程教育教师培养体系的研究
  • 1.4.2 国内高等工程教育教师培养体系的研究
  • 第2章 国内外高等工程教育教师的培养现状
  • 2.1 国外高等工程教育教师的培养现状
  • 2.1.1 德国高等工程教育教师的培养方法
  • 2.1.2 美国高等工程教育教师的培养方法
  • 2.1.3 加拿大高等工程教育教师的培养方法
  • 2.1.4 俄罗斯高等工程教育教师的培养方法
  • 2.1.5 英国皇家工程学院“访问教授计划”
  • 2.1.6 日本的教师资格许可证制度
  • 2.2 国内高等工程教育教师的培养现状
  • 第3章 高等工程教育教师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3.1 高等工程教育教师及培养存在的问题
  • 3.1.1 知识结构不完整
  • 3.1.2 工程实践能力欠缺
  • 3.1.3 创新能力不足
  • 3.1.4 社会适应能力弱
  • 3.1.5 师德有待加强
  • 3.2 高等工程教育教师培养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3.2.1 高等工程教育教师的特征规格界定不清
  • 3.2.2 高等工程教育教师来源渠道单一
  • 3.2.3 高等工程教育教师培养机构不健全
  • 3.2.4 高等工程教育教师校企产学研合作培养机制不灵活
  • 3.2.5 高等工程教育教师培养质量评价体系不完善
  • 第4章 高等工程教育教师的特征规格
  • 4.1 多维知识结构
  • 4.1.1 专业知识
  • 4.1.2 人文社会科学
  • 4.1.3 工具性知识
  • 4.1.4 教育科学理论知识
  • 4.1.5 教学实践知识
  • 4.2 工程实践能力
  • 4.2.1 理论应用的实践能力
  • 4.2.2 设计操作能力
  • 4.2.3 专业运用能力
  • 4.2.4 工程综合能力
  • 4.3 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 4.3.1 知识创新能力
  • 4.3.2 教学创新能力
  • 4.4 社会责任感
  • 4.5 社会适应能力
  • 4.5.1 终身学习能力
  • 4.5.2 职业规划意识
  • 4.5.3 团队协作精神
  • 4.5.4 时间管理能力
  • 4.5.5 表达和沟通能力
  • 4.6 道德品质与身心素质
  • 4.6.1 道德品质
  • 4.6.2 身心素质
  • 第5章 高等工程教育教师培养体系构架
  • 5.1 高等工程教育教师多元化的遴选体系
  • 5.1.1 遴选原则
  • 5.1.2 遴选形式
  • 5.1.3 遴选标准
  • 5.1.4 试用期及考核
  • 5.2 高等工程教育教师专业知识的培养
  • 5.2.1 培养目标
  • 5.2.2 培养场所
  • 5.2.3 培养途径
  • 5.3 高等工程教育教师教学基本功的培养
  • 5.3.1 培养目标
  • 5.3.2 培养场所
  • 5.3.3 培养途径
  • 5.4 高等工程教育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
  • 5.4.1 培养目标
  • 5.4.2 培养场所
  • 5.4.3 培养途径
  • 第6章 高等工程教育教师培养体系的运行与实施
  • 6.1 国家引导高等工程教育教师培养
  • 6.1.1 建立合理的高等工程教育评价机制
  • 6.1.2 成立专门的高等工程教育教师资格鉴定组织
  • 6.1.3 设立专门的教师培养指导委员会
  • 6.1.4 实施激励政策
  • 6.2 高校主导高等工程教育教师培养
  • 6.2.1 组织保障
  • 6.2.2 制定引进人才的待遇标准
  • 6.2.3 建立教师评聘与考核制度
  • 6.2.4 建立教师激励制度
  • 6.2.5 经费保障
  • 6.3 社会积极参与校企合作培养教师
  • 6.3.1 积极参与校企合作
  • 6.3.2 完善企业考核和激励制度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高等工程教育教师培养体系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