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化活性氧化镧化学除磷及其真空再生研究

固定化活性氧化镧化学除磷及其真空再生研究

论文摘要

磷是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控制性因子之一。论文从如何降低污水除磷成本、再生循环利用高效除磷剂、回收水体中磷的角度着手,利用电解实现镧的固定,运用真空原理,实现氧化镧的再生和磷的回收。镧的电解固定化实验选用电流强度、电解时间、电解温度、电解液pH值、电解液浓度五因素进行了单因子实验和正交实验,正交实验选用L16(45)正交表进行试验。实验得出:镧电解固定化的最佳反应条件为pH值为3.0,电流强度为23mA,时间为40min,电解液浓度为1mol/L,温度为57℃,pH和电解电流为影响镀层的主要因素。氧化镧对磷的最大化学吸收量实验通过改变吸收液中CO32-浓度和OH-浓度,来研究不同CO32-浓度和OH-浓度对氧化镧化学吸收磷的影响,并以无杂质离子影响的磷酸溶液做参比实验。氧化镧对磷的最大化学吸收量为:在没有其他离子干扰的情况下,单位质量氧化镧对磷的最大化学吸收量为198mg磷/g氧化镧;在不同CO32-浓度的干扰下,当CO32-浓度与磷浓度之比大于10时,化学吸收量从195 mg磷/g氧化镧降低到70 mg磷/g氧化镧;在不同OH-浓度的干扰下,当OH-浓度与磷浓度之比大于5时,pH值为10-14,氧化镧对磷的化学吸收量有影响,化学吸收量从192mg磷/g氧化镧降低到38mg磷/g氧化镧。氧化镧再生、磷回收实验在真空炉中完成,实验条件为温度:1800度;压力:1千帕:反应时间:10小时。实验证明特定条件下真空蒸馏后的氧化镧固定载体,能够得到再生,氧化镧电极吸收的磷能够得到回收。氧化镧的再生率约为35.9%,再生后的氧化镧化学吸磷量为57.9mg磷/g氧化镧,磷回收率为42.4%,回收量为68.2mg磷/g氧化镧。另外,本文论证了1000t镧除磷剂生产规模的固定化活性氧化镧化学吸收除磷技术的技术经济可行性。得出:通过氧化镧的再生重复利用和磷的回收利用,大大降低了含磷污水的处理成本,含磷0.5mg/L的污水处理成本费仅为0.072元/十吨,比其他除磷方法除磷费用降低了十几倍。另外回收的氧化镧可创造0.5万元的年利润,回收的磷可创造164.9万元的年利润。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水体富营养化及污染现状
  • 1.3 除磷方法的发展及机理及应用
  • 1.3.1 化学沉淀除磷法发展及机理
  • 1.3.2 生物除磷法发展及机理
  • 1.3.3 化学除磷的新进展
  • 1.4 一般的除磷方法的应用
  • 1.4.1 化学沉淀法除磷
  • 1.4.2 生物法除磷
  • 1.4.3 一般的污水除磷方法的局限性
  • 1.5 除磷新方法——固定化活性氧化镧化学吸收除磷及其真空再生技术可行性
  • 1.5.1 固定化活性氧化镧化学吸收除磷及其真空再生原理
  • 1.5.2 固定化活性氧化镧化学吸收除磷及其真空再生法的技术可行性
  • 1.5.3 固定化活性氧化镧化学吸收法除磷的优势
  • 1.5.4 固定化活性氧化镧化学吸收法除磷的研究方向
  • 第二章 真空可再生性固定化活性氧化镧的化学除磷技术的研究背景和前期实验
  • 2.1 研究背景
  • 2.1.1 镧除磷剂简介
  • 2.1.2 镧除磷剂——Phoslock除磷机理
  • 2.1.3 镧除磷剂——Phoslock除磷实际应用实例
  • 2.2 前期实验
  • 2.2.1 实验方法
  • 2.2.2 实验结论
  • 2.3 后续实验方向
  • 第三章 实验条件与内容
  • 3.1 实验条件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仪器、设备
  • 3.2 标准曲线的制定
  • 3.2.1 溶液制备
  • 3.2.2 标准曲线的绘制
  • 3.2.3 水样测定与计算
  • 3.2.4 注意事项
  • 3.3 实验内容
  • 3.3.1 镧的固定
  • 32-、OH-与PO43-对镧离子的竞争吸收'>3.3.2 CO32-、OH-与PO43-对镧离子的竞争吸收
  • 3.3.3 氧化镧的再生和五氧化二磷的回收
  • 第四章 单因素实验条件对镀层除磷率的影响研究
  • 4.1 不同电流强度条件下镀层除磷率的变化情况
  • 4.2 不同电解时间条件下镀层除磷率的变化情况
  • 4.3 不同温度条件下镀层除磷率的变化情况
  • 4.4 不同PH值条件下镀层除磷率的变化情况
  • 4.5 不同电解液浓度条件下镀层除磷率的变化情况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镀层除磷率的正交实验研究
  • 5.1 实验方法
  • 5.1.1 实验的因子、水平与考核指标的确定
  • 5.1.2 水平表和正交表的选择
  • 5.1.3 正交实验结果的直观分析
  • 5.2 因子和水平与平均值k之间的关系
  • 5.3 最优实验方案
  • 5.4 本章小结
  • 32-、OH-影响下镧对PO43-的吸收研究'>第六章 CO32-、OH-影响下镧对PO43-的吸收研究
  • 43-的吸收'>6.1 镧对PO43-的吸收
  • 32-浓度对镧吸收PO43-的影响'>6.2 不同CO32-浓度对镧吸收PO43-的影响
  • -浓度对镧吸收PO43-的影响'>6.3 不同OH-浓度对镧吸收PO43-的影响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氧化镧的再生和五氧化二磷的回收利用
  • 7.1 真空蒸馏技术再生氧化镧和回收五氧化二磷的原理
  • 7.1.1 蒸馏概念及提取方法的确定
  • 7.1.2 蒸馏的分类及采用的蒸馏类型确定
  • 7.1.3 再生氧化镧和回收五氧化二磷的原理
  • 7.2 实验条件
  • 7.3 实验结果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固定化氧化镧化学吸收除磷技术应用前景展望及技术经济分析
  • 8.1 固定化氧化镧化学吸收除磷技术的应用或产业化前景
  • 8.2 固定化氧化镧化学吸收除磷技术应用市场分析
  • 8.3 技术分析
  • 8.4 经济分析
  • 8.4.1 编制依据
  • 8.4.2 施工所用材料基本价格的确定
  • 8.4.3 各单体设备概算
  • 8.4.4 项目建设费用汇总
  • 8.4.5 运行费用
  • 8.5 经济损益分析
  • 8.6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论
  • 9.1 镧的电解固定化
  • 9.1.1 单因子实验
  • 9.1.2 正交实验
  • 9.2 氧化镧对磷的化学吸收量
  • 9.3 氧化镧的再生和磷的回收
  • 9.4 其他
  • 第十章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相关论文文献

    • [1].氧化镧为何持续上涨[J]. 稀土信息 2008(01)
    • [2].氧化镧掺杂对氧化锡粉体特性及气敏性的影响[J]. 人工晶体学报 2015(08)
    • [3].氢氧化镧的热分解动力学[J]. 稀土 2015(04)
    • [4].片状氧化镧粉体的制备及表征[J]. 稀土 2010(04)
    • [5].氢氧化镧增效阻燃聚丙烯的研究[J]. 稀土 2011(05)
    • [6].超亲水抗反射氢氧化镧/二氧化硅纳米涂层的制备及表征[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2(32)
    • [7].电触点银-氧化镧复合滾镀工艺[J]. 表面工程与再制造 2017(06)
    • [8].固相法制备高光学质量氧化镧钇透明陶瓷[J]. 硅酸盐学报 2010(06)
    • [9].氧化镧对HDPE热氧化分解行为的影响[J]. 化学研究与应用 2008(10)
    • [10].氧化镧改性树脂基复合材料摩擦学性能研究[J]. 润滑与密封 2019(01)
    • [11].氧化镧表面反应性对甲烷和氧分子活化的影响[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9(05)
    • [12].氧化镧复合中孔氧化物的合成、表征及催化性能[J].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08(03)
    • [13].小粒度荧光级氧化镧制备工艺研究[J]. 甘肃石油和化工 2010(03)
    • [14].表面包覆氧化镧的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J]. 化工新型材料 2020(03)
    • [15].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氧化镧中14种稀土杂质[J]. 稀有金属 2018(01)
    • [16].氧化镧对锰渣陶瓷孔隙率的影响初探[J]. 硅酸盐通报 2012(06)
    • [17].氢氧化镧改良沉积物对水中磷的吸附特征[J]. 环境化学 2018(11)
    • [18].氢氧化镧对聚丙烯膨胀阻燃体系性能影响[J]. 中国塑料 2012(12)
    • [19].中国自主研制掺镱氧化镧钇透明陶瓷成功实现激光输出[J]. 稀土信息 2008(02)
    • [20].外场辅助制备低氯氧化镧前驱体[J].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2018(05)
    • [21].氧化镧中~(227)Ac的去除[J].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2018(04)
    • [22].氢氧化镧对磷酸根吸附性能的研究[J]. 山东化工 2018(02)
    • [23].氧化镧掺杂Mo-12Si-8.5B合金的强韧化机制研究[J]. 工业加热 2020(09)
    • [24].上海大学掺钕的氧化镧钇激光透明陶瓷成功实现激光输出[J]. 稀土 2010(01)
    • [25].我国掺钕氧化镧钇激光透明陶瓷实现激光输出[J]. 稀土信息 2009(11)
    • [26].氢氧化镧纳米线的水热合成及其表征[J].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2008(S2)
    • [27].电流驰豫法测试氧化镧掺杂的氧化铈中氧离子迁移[J].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2020(02)
    • [28].ICP-AES法测定高纯氧化镧中稀土杂质的不确定度评定[J]. 分析仪器 2017(04)
    • [29].氧化镧对纳米Al_2O_3-13TiO_2等离子喷涂层的摩擦磨损性能影响[J]. 润滑与密封 2013(08)
    • [30].氧化镧对磷酸根的吸附及其机理研究[J]. 化工科技 2014(01)

    标签:;  ;  ;  ;  

    固定化活性氧化镧化学除磷及其真空再生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