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喀斯特地区不同石漠化阶段土壤黏土矿物组成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西南喀斯特地区不同石漠化阶段土壤黏土矿物组成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论文摘要

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的石漠化问题已经严重地制约了当地经济与社会的发展,石漠化的本质是土壤质量的下降。土壤矿物是土壤的主要组成成份,构成了土壤的“骨骼”,一般占土壤固相部分重量的95%-98%左右。地壳中矿物的种类很多,大约有3300种。土壤矿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对土壤的理化学性质、土壤养分的保持与释放和土壤形成过程的分析均有极大的影响。因此,研究石漠化过程中土壤矿物的含量和组成对合理利用土壤资源、改善喀斯特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选择了贵州省具有典型石漠化特征的普定县和荔波县为研究区,以不同石漠化阶段的土壤为研究对象,定点采样分析了研究区不同土壤剖面不同土层的黏土矿物组成及其质量分数变异状况、粉粒和砂粒矿物的组成以及黏土矿物质量分数的相关性因素,试图为喀斯特地区土壤退化过程中的生态修复提供科学依据。本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研究了土壤黏土矿物的变异规律,结果表明:①不同石漠化阶段黏土矿物的组成基本相同,均为高岭石、蒙脱石和伊利石;②从未石漠化阶段、轻度石漠化阶段到中度石漠化阶段,蒙脱石在剖面表层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加,分别为:27.82%,29.34%和58.32%;高岭石在剖面表层的质量分数也逐渐增加,分别为:21.39%,31.81%,36.93%;但伊利石在剖面表层的质量分数逐渐减少,分别为:50.79%,38.85%,4.75%。③在西南喀斯特地区,伊利石与蒙脱石和高岭石的质量分数之间存在着高度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703,-0.9456和0.9061,均达到极显著水平。④西南喀斯特地区土壤的成土作用和成土环境是相似的,所以它们具有相同的黏土矿物组成;而黏土矿物质量分数的差异说明各个成土作用进行的程度或阶段是不同的。⑤粉粒中的矿物主要为石英、长石和云母;砂粒中的矿物主要为石英、长石和云母。(2)土壤物理性质与黏土矿物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①土壤孔隙度和蒙脱石质量分数之间呈极显著的线性正相关关系,回归方程为:y=0.6751x-8.1324,相关性系数达到0.8002;②土壤孔隙度与高岭石的质量分数之间呈极显著的线性正相关关系,回归方程为:y=0.4348x+0.8466,相关性系数达到0.8972③土壤孔隙度与伊利石的质量分数呈极显著的线性负相关关系,回归方程为:y=-1.1099x+107.29,相关性系数达到0.9143。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西南喀斯特地区石漠化问题的由来
  • 1.2 喀斯特地区土壤石漠化的本质
  • 1.2.1 喀斯特地区岩土组构特点
  • 1.2.2 喀斯特地区石漠化类型划分
  • 1.3 黏土矿物概述
  • 1.3.1 黏土矿物的形态
  • 1.3.2 黏土矿物的性质
  • 1.3.3 主要的黏土矿物
  • 1.3.4 成土作用与土壤黏土矿物组成的关系
  • 1.3.5 黏粒矿物的用途
  • 1.3.6 我国土壤黏土矿物分布规律
  • 1.4 西南喀斯特石漠化的生态问题
  • 1.4.1 石漠化导致土壤退化和水土流失
  • 1.4.2 石漠化破坏地区生态平衡
  • 1.4.3 石漠化降低区域环境承载力
  • 1.4.4 石漠化影响当地经济发展
  • 1.5 西南喀斯特石漠化形成的原因
  • 1.5.1 自然原因
  • 1.5.2 人为原因
  • 1.5.3 石漠化演变机理
  • 1.6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目的意义
  • 1.6.1 研究内容
  • 1.6.2 研究的目的意义
  • 1.7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不同石漠化阶段土壤黏土矿物组成的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区概况
  • 2.1.2 供试土壤
  • 2.1.3 黏粒的提取和黏土矿物的分析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矿物组成
  • 2.2.2 黏土矿物质量分数研究
  • 2.2.3 各种黏土矿物之间相对质量分数的关系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不同石漠化阶段土壤黏土矿物组成与土壤物理参数的相关性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土壤(见第二章2.1.2)
  • 3.1.2 测定方法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土壤容重与黏土矿物的相关性关系
  • 3.2.2 土壤颗粒组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全文结论
  • 4.1 主要结论
  • 4.2 本文的创新点
  • 4.3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4.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读研期间发表的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 [1].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区杜鹃资源开发策略[J]. 现代园艺 2020(09)
    • [2].西南喀斯特地区贫困成因及对策分析——以贵州为例[J].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2)
    • [3].西南喀斯特地区农业生态环境问题及改善对策[J].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11(05)
    • [4].共建西南喀斯特地区特色数据库的思考——以滇、黔、桂为例[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8(15)
    • [5].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区土壤退化研究进展[J].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09(01)
    • [6].西南喀斯特地区土壤水分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09(23)
    • [7].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区植被变化时空特征及其成因[J]. 生态学报 2018(24)
    • [8].西南喀斯特地区资源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研究[J]. 西部发展评论 2014(00)
    • [9].西南喀斯特地区农户生计模式的历史演变[J].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14(01)
    • [10].新中国成立以来西南喀斯特地区农田水利建设中伤亡抚恤问题[J].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2)
    • [11].西南喀斯特地区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现代园艺 2019(13)
    • [12].西南喀斯特地区耕地破碎与贫困的空间耦合关系研究[J].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1)
    • [13].森林凋落物研究现状及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研究展望[J]. 中国环境管理 2012(06)
    • [14].西南喀斯特地区水土过程与植被恢复重建[J]. 自然杂志 2018(01)
    • [15].冻融循环和长期放置对西南喀斯特地区土壤中多环芳烃解吸行为的影响[J]. 生态学杂志 2019(12)
    • [16].西南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特征研究现状与展望[J]. 水土保持学报 2018(01)
    • [17].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区土壤动物生态学研究进展[J]. 生态学杂志 2019(10)
    • [18].建国以来西南喀斯特地区农田水利建设历史经验研究——以贵州省为例[J].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4)
    • [19].西南喀斯特地区轮作旱地土壤CO_2通量[J]. 生态学报 2013(17)
    • [20].西南喀斯特地区农业规模化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贵州农业科学 2010(07)
    • [21].西南喀斯特地区河流水化学研究综述与展望[J]. 贵州科学 2017(03)
    • [22].西南喀斯特地区农业旱灾脆弱性评价研究[J].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3)
    • [23].农耕驱动西南喀斯特地区坡地石质化的机制[J]. 地球与环境 2010(02)
    • [24].西南喀斯特地区小麦节水灌溉试验研究[J]. 湖南农业科学 2010(15)
    • [25].西南喀斯特地区客土福寿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 农业科技通讯 2010(11)
    • [26].西南喀斯特地区土壤饱和导水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灌溉排水学报 2008(05)
    • [27].西南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研究进展与展望[J]. 地球科学进展 2018(11)
    • [28].厚植科技优势 激发创新活力[J]. 大众科学 2020(09)
    • [29].西南喀斯特地区不同石漠化阶段土壤黏土矿物组成及其含量变异研究[J].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2011(04)
    • [30].西南喀斯特地区地表水热过程研究进展与展望[J]. 地球科学进展 2015(06)

    标签:;  ;  ;  ;  

    西南喀斯特地区不同石漠化阶段土壤黏土矿物组成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