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品课合作学习实效性的研究

初中思品课合作学习实效性的研究

论文摘要

合作学习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研究证明这是一种值得倡导的教学策略和学习方式。但笔者通过教育教学实践和调查,发现受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的个性差异等方面的影响,在思品课合作学习的实际操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课前准备不充分;学生参与不均衡;合作重点不明确;学习反馈不到位;合作评价不完善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了思品课合作学习的实效性。如何提高初中思品课合作学习的实效性成为很多教师所关注的课题。笔者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借鉴专家、学者们的理论和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实践研究:1.建设有效的合作学习小组;2.营造良好的合作学习氛围;3.“三自”学生的培养与评价;4.导学案的编制和使用;5.完善合作学习的评价体系。通过研究,力争增强学生学习思品课的兴趣,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促使思品课合作学习更具实效性。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 选题背景和意义
  • (二)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第一章 合作学习实效性的内涵及标准
  • 第一节 合作学习实效性的内涵
  • (一) 合作学习的产生与发展
  • (二) 合作学习的内涵
  • (三) 合作学习实效性的内涵
  • 第二节 合作学习实效性的标准
  • (一) 对课程学习的兴趣
  • (二) 对知识点的掌握
  • (三) 对价值观的认同
  • 第二章 初中思品课合作学习实效性缺失的表现
  • 第一节 课前准备不充分
  • (一) 导学案未完成
  • (二) 小组分工不明确
  • 第二节 学生参与不均衡
  • (一) 学困生参与少
  • (二) 性格内向参与少
  • 第三节 合作重点不明确
  • (一) 合作内容过多
  • (二) 讨论无关问题
  • 第四节 学习反馈不到位
  • (一) 课堂缺乏反馈
  • (二) 反馈内容肤浅
  • 第五节 合作评价不完善
  • (一) 评价主体单一
  • (二) 评价形式简单
  • 第三章 影响初中思品课合作学习实效性的原因
  • 第一节 传统教与学方式的影响
  • (一) 讲授式教学法影响
  • (二) 接受式学习习惯
  • 第二节 学生个体差异的存在
  • (一) 学生性格的差异
  • (二) 合作技巧的差异
  • 第三节 教学设计的不合理
  • (一) 教学重点不明确
  • (二) 教学难点无突破
  • 第四节 课堂调控能力的不足
  • (一) 缺乏调控艺术
  • (二) 缺乏合作规范
  • 第五节 合作评价体系的缺失
  • (一) 学生评价体系不全
  • (二) 小组评价体系不全
  • 第四章 提高初中思品课合作学习实效性的对策研究
  • 第一节 建设有效的合作学习小组
  • (一) 小组规模适中
  • (二) 成员构成均衡
  • (三) 成员职责明确
  • 第二节 营造良好的合作学习氛围
  • (一) 优雅的班级环境
  • (二) 和谐的师生关系
  • (三) 互助的同学关系
  • 第三节 “三自”学生的培养与评价
  • (一) “三自”学生的缘由
  • (二) “三自”学生的培养
  • (三) “三自”学生的评价
  • 第四节 导学案的编制和使用
  • (一) 精当编制导学案
  • (二) 恰当使用导学案
  • (三) 导学案案例分析
  • 第五节 完善合作学习的评价体系
  • (一) 评价原则多元
  • (二) 评价主体多元
  • (三) 评价内容多样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三个后进生的转变[J]. 青年教师 2011(03)
    • [2].如何提高思品课学生的兴趣——读《给教师的建议》有感[J]. 中国农村教育 2018(24)
    • [3].有效引导学生上好思品课[J]. 文学教育(上) 2019(12)
    • [4].关注生命教育,让思品课堂别样精彩——探析“生命教育”在思品课堂的渗透[J]. 华夏教师 2017(22)
    • [5].思品课堂资源同质化问题及其应对[J]. 思想政治课教学 2014(11)
    • [6].注重学生学习过程 提高公民教育实效——我国思品课标和新加坡中学品格与公民教育课标比较研究(中)[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17(17)
    • [7].注重学生学习过程 提高公民教育实效——我国思品课标和新加坡中学品格与公民教育课标比较研究(下)[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17(23)
    • [8].让预设与生成和谐共舞于思品课堂[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08(10)
    • [9].给思品课插上歌声的翅膀[J]. 思想政治课教学 2009(06)
    • [10].思品课教师要在“长、宽、高”上做文章[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10(06)
    • [11].达成高效思品课堂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11(Z2)
    • [12].如何让学生在思品课中“习得有助”[J]. 思想政治课教学 2011(07)
    • [13].思品课课堂提问的困境及其对策[J]. 思想政治课教学 2011(08)
    • [14].思品课堂评价要在乎学生的“参与”[J]. 思想政治课教学 2011(10)
    • [15].思品课生成资源利用不足的思考[J]. 思想政治课教学 2012(01)
    • [16].思品课堂生情“五法”[J]. 思想政治课教学 2012(05)
    • [17].对初中思品课育人功能的几点思考[J]. 思想政治课教学 2013(04)
    • [18].巧用音乐 构建“韵动”思品课堂[J].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16(09)
    • [19].初中思品课信息技术的融合教学[J].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16(08)
    • [20].论农村中学思品课教师角色的困惑与重构[J].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16(12)
    • [21].让学生成为思品课堂的主人——浅谈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17(07)
    • [22].思品课的学习应重在内化[J]. 才智 2017(08)
    • [23].思品课上的幸福方程式——浅析如何在思品教学中渗透幸福教育办学文化[J]. 华夏教师 2016(02)
    • [24].生命教育理念引领初中思品课堂[J]. 华夏教师 2016(01)
    • [25].简述思品课堂“开头”10法[J]. 思想政治课研究 2016(05)
    • [26].让思品课堂“火”起来——浅谈思品课堂教学管理[J]. 赤子(上中旬) 2016(16)
    • [27].网络环境下八年级思品课的导向[J]. 文学教育(下) 2014(11)
    • [28].“定向·自主·指导”教学模式在思品课堂的实践与探究[J].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4)
    • [29].陶行知教育思想对初中思品课改革的启示[J]. 科技展望 2014(21)
    • [30].“生动的重复”——浅谈如何构造生动高效的初中思品课堂[J]. 才智 2015(04)

    标签:;  ;  ;  ;  

    初中思品课合作学习实效性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